近期四川发生了一起初中老师与学生互殴事件,起因是老师因为学生数学只考了十分用教条抽打了学生的手掌,学生因此与老师产生肢体冲突和语言,最后演变为两人互殴。这种关于师生矛盾问题的事件屡见不鲜,或大或小地发生在每一时刻每一所学校里。
师生矛盾一直是社会上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我们似乎一直在试错中摸索着师生关系的平衡点。在我看来师生双方应该是互相成就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走得更好是对其最大回馈和对其教学成效的最好体现;学生尊师重道认真修习,从老师手中接过知识发展自己。双方互相成就,这应该是师生相处的最好模式,而需要达到这一平衡与和谐,双方尤其是老师这方在传授与接纳的这个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责任。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他们的行为不失为一个促进师生和谐的好办法。作为师长,阅历和想法比起学生都会更为丰富和成熟,而且是学生时期的过来人,也更容易了解到学生心理想法。所以若是这个事件中的老师能够思考到初中的学生不听话有可能是其青春期逆反心理作祟,便能够与他们产生共情,以至于更好理解他们的行为,从而采取更温和更有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法解决学生学习问题,同时也能遏制矛盾的发生。
恩威并施、平易近人也更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使得他们更加容易接受你的教导和建议。青春期的学生最有逆反心理,越是生人勿近越是严厉地与他们相处,非但很难在他们心理树立好的形象,反而会对使得他们对老师和学习产生厌恶心理。我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与学生成为朋友,平时与学生多说说笑,即可以使得他们对于师长这一角色产生亲切感,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想法,也便更为有效地对他们进行管理和引导。若是像这个事件中的老师一样,对学生进行体罚且在发生冲突时非但没有劝阻学生反而与学生互殴,那么便是纯属站在了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去管教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学生,那么就算这次冲突不爆发,未来也会积攒更大的矛盾冲突,而且这也无益于老师管教学生最初的目的——希望学生成绩变好。青春期的学生是逆反的,逼迫反而会适得其反。
最后,其实师生关系的和谐最关键的是相互的尊重,尤其是对于年长一方的主导者来说,更应该主动而有效地维持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平衡。为人师者,心中有大爱,那么自然会去思考摸索对孩子更好的教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