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平凡的星期六,我像往常一样坐公交车去补习,车上发生了一件让我难以忘怀的事情。
一个小男孩一边啃着面包,一边跟着他妈妈念唐诗。阿姨轻声细语:“锄禾日当午……”每念完一句,小男孩摇头晃脑,奶声奶气地跟着念一句:“锄禾日当午……”小男孩看起来只有三四岁,但是把唐诗念得有模有样,车上的大人们对他投去赞许又慈爱的眼光。
大概是马路有些颠簸,公交车也随着晃了一下。小男孩手里的面包不小心掉在了衣服上,洁白的布料上沾了些许黄黄的油渍,阿姨带着一点责备的口吻道:“怎么这么不小心呀!"说完立马把面包拿起来,“吃饱了没?吃饱了就扔掉,拿着占地方!”“哐当”面包在空中留下了美丽的抛物线。接着,阿姨继续让小男孩背唐诗给她听,“锄禾日当午,汗滴,汗滴,汗滴……”小男孩的声音结结巴巴,脸涨得通红。阿姨指责道:“是汗滴禾下土,意思是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是用辛勤的汗水收获的,记住没有?”小男孩点点头,继续背“汗滴下土。谁知盐中餐?粒粒……粒粒……”正当大功告成时,又卡壳了,阿姨这会儿可真生气了,点着小男孩的太阳穴说:“怎么老记不住?粒粒解心宽呀!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你脑袋怎么总记不进去?”小男孩委屈地留下了眼泪,车上的人都对阿姨投去异样的眼光,她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让人尴尬的氛围,收敛神色,正襟危坐,只当无事发生。
车子微微摇晃,垃圾桶里的面包稍微露出了点头,阿姨的耳朵忽然变红了!然后她轻轻拍打着小男孩的后背,仿佛是在安慰他。
看着阿姨的举动,我感觉自己的脸也有些发烫,“光说不做,假把戏。”《悯农》这首诗,我能倒背如流,可是没有真正做到“厉行节约,拒绝浪费。”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踏实地贯彻下去。从这以后,我决定要严格地要求自己,并且还要带动我的亲人、同学,因为一个人的力量远远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