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没有秋虫的地方

2021-09-16 02:11:03
仿写没有秋虫的地方(精选4篇)

篇一:仿写没有秋虫的地方

没有寒冷的地方

汪子涵

阶前不见一层积雪,窗外只剩灰蒙蒙一片,鹁鸽箱里的生活还在继续。

冬天的脚步近了,记忆里一个声音悠长的回响:“雪花,该飘飘洒洒地下来了罢!”而现实却狠狠地打了我一记耳光。邻舍儿啼人闹琴瑟交错的深夜,街上车水马龙俗曲震天的白昼,不管你在哪里寻找,哪怕瞪着天瞅急了眼,趴下来努力盯着暖气片旁暗灰的阳台,都看不见半丝寒冷的气息。啊!不容寒冷的地方!寒冷不屑降临的城市!

若是在乡间鄙野,刺骨的北风席卷,漫漫一片湮没过所有,风呼呼地能把人的鼻涕冻成冰凌。这样的寒冷下,棉裤厚得能够立在地上,一盆热水泼洒即成冰花。白天,我全副武装与小伙伴们拾雪对砸,深夜我蜷缩在厚厚的被窝里仍然瑟瑟发抖。虽然会被折磨得不成人样,但经历了这样的寒冷,我会变得更加坚强和乐观。

寒冷的味道如一杯普洱,猛啜一口,先是令人难以下咽的苦涩,而后便是一阵阵回味无穷、余韵悠长的清冽。在文学故事中,寒冷常作为悲伤的载体,它让人们感受痛苦、悲愤和压迫,反衬出人类脆弱的一面。但寒冷的考验,反而会激发人类巨大而奇异的潜能,培养人们坚韧不拔、不惧苦难的积极品质。和那冰冻三尺的寒冷相比,我所经历的寒冷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

而今的小朋友,天天泡在带有暖气片的“鸽子笼”里,吃着雪糕,解着“1/2X-4/5=1/3X”,好不容易完成任务便嚷着要玩一会“和平精英”“王者荣耀”,不让玩便又哭又闹。这,哪有忍受过寒冷的样子呢?

今年所谓“拉尼娜”现象又意义何在呢?其实只不过是地球回归了它原本的样貌。人们口口声声说着这现象那现象,不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破坏环境的事实,由着内心的空虚丑恶,而编织出来的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谎言吗?

如今,寒冬已成为一个足以令人尊敬和留恋的老人了,当这个冬天降临时,谁又能记起它年轻时曾经教导过那一代代人呢?

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般的书桌,铅色灰白的天空,无休止轰鸣的暖气声,汽车声,只有我仍坚守在这里。戏谑的是,我依然在这井底般的书桌上,为这从来没有过寒冷的小城写上一句:

“甬城的冷啊,刺得人们瑟瑟作颤。”

篇二:仿写没有秋虫的地方

没有村庄的地方

金安妮

窗外望不见一片低矮的屋檐,附近没有一块金黄的稻田。村庄早已在城中灰飞烟灭,哪怕地名中有个“村”字,却也没了乡村的气息。藕池村里,藕没有了,池没有了,只有高楼和商场。在这没有村庄的地方,庄稼进了花盆,被放在了阳台上细心照料;猪变成了宠物,猫亦成了贵妇人,狗不再流浪,一切事物都属于城市,消失了它们往日的本色。

在偏远的郊区,也许还能寻到村庄的影子。屋外是庄稼地,地里竖着稻草人,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小孩儿在田边快乐玩耍。在那儿,狗是捡来看门的,而非抱在怀里;猫是来寄宿的,而非花大价钱买来;孩子是放在外面玩的,而非被推来推去上补习班的……

虽然这样的地方可能是你心目中原始的,甚至是落后的,但是那里的人一定是简单的,最重要的那里是“原生态”的。

秋天来了,我却无缘欣赏丰收的景象,只能在教室里静静地听,听老师给我们讲解这课文里的“丰收”。

渐渐的,一种新的村子出现了——旅游村。那里有各式各样的游乐设施,有琳琅满目的纪念品;有稻田,有花海,有摇着尾巴朝你跑来的土狗,有在墙头走来走去的小猫……可我总觉得少点儿什么,不知是什么。

我总希望能回到原配的世界,生活在村庄里,过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门前有个小院,屋后有片稻田,家里养只抓鼠的猫,生活自得其乐。

可村庄已经消失了,退出了我的视野。它走失在霓虹灯下,消失在高楼边,迷失在马路上。它离开了这里,离开了它不屑停留的地方。

在楼上儿啼人闹跑来跑去的夜晚,在街上车水马龙杂声并起的清晨,我希望找回它,把村庄找回来。

篇三:仿写没有秋虫的地方

没有夜晚的地方

蒋昊宸

夜至三更,窗前不曾有一丝暗意,星星也不再闪现。我活在一座不夜城里,一幅永远没有黑色的繁华布景中。很久以前,每到黄昏,我总会听到脑海中响起一种亲切的声音——那是夜晚到来的脚步声。现在,这个声音依旧响着,我也依然热切地盼望着黑夜。可无论我站在窗前,站在路上,还是站在不愿意离去的夕阳前,都无法感受到一点夜的气息。这怪不得老阳儿,他还是照岗下班了,只不过,是对光异常憧憬的人们,将时间定格在了暮霭之前罢了。这是一群容不得阴影的人,这是一座逃避黑夜的城。

没有地方不是亮闪闪的,寻不到一丝黑色。我到过乡村原野,跨过山川大河,确定——夜,确实走了。

我只能到记忆中去寻找夜。

记忆中,我搬着小椅子,坐在庭前。夜晚是安静的,没有聒噪的车,工厂和飞机。只有宁静又坦荡的人,与我一样的坦荡的夜。夜黑得彻底,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但它有皎月与繁星为衬啊。星光再冷,月光再寒,但它们确实在我心中不断闪烁,给我等待明天太阳的勇气。它们每一个,都是夜空中的宝藏,是时间绝妙的珍品。

我感叹着星,不愿长现,如黑夜中那真正为人需要的小灯,终究是被喜新厌旧的人罩上了;我望穿了月,白得发寒的月,如同嘴硬心软的年迈慈父,还有千言万语未说,就被那差来的乌云给打发了。

而今,舞台没了原汁原味的背景板,换上了更大更亮的聚光灯。因为人们对暗的恐惧,他们永远只能活在聚光灯笼罩的圆形区域,也只配活在井底般渺小的地方。人们只想看到夜里的大灯,用灯来照亮自己,来麻醉自己。

谁还有勇气经受夜的考验,走向真实的、不来自灯的光亮呢?没有人。因为离开了灯,他们就会弱小到连常年出现的黑夜都抵抗不了,被吞没在自作自受的洪流之中。所以,是谁做了这场美梦,这场逃避黑暗的美梦,醒不过来了,见不了真正的黑了!人类啊,他们宁愿蹚浑水而不涉清溪,在梦中假笑而不愿意去接受痛苦,就因为清水中暗流四伏,大笑后埋藏伤痛?

黑夜是值得回忆的东西,我从来没有忘记在经历过黑夜后重获光明的快乐。我感谢给予我新生的太阳,更难以忘怀不断磨炼我的黑夜。

人们终将活在夜里的大灯下,死在那儿,也葬在那儿。而我则在灯光外,融入黑夜,无比戏谑地看着他们自寻死路。

我相信,在他们自己的恐惧下,下一个消逝的就是风和雨。

篇四:仿写没有秋虫的地方

没有月光的地方

张宁濛

檐前看不见一丝绿草,窗外嗅不到一丝花香。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着:“玉轮又要圆了,一家子人又要欢聚一堂了。”可是玉轮碎了,又怎能重圆呢?邻舍桌动椅碰麻将声杂的深夜,楼下狗吠猫啼不止的三更,无论你趴在窗前看,蹲在门前望,甚至跑到楼顶带上望远镜,总是听不到月光落在地上叮当作响的声音。并不是被什么嘈杂声霓虹灯吞没了,乃是这里根本没有月光的栖身之地。

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听到的早是月光奏成的小夜曲了。夜耕的人儿一锄一锄把月光耙进士地,赏月的人儿一丝一丝把月光泡进茶盅;夜游的小儿把月光连着一声一声的小鸣虫捉进瓶里;还有赋诗的人儿把月光、星子,夜色和多愁善感的情绪全融入了那浓浓的墨香中去了……月光跃动时,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他们的演奏无可挑剔。其实每一缕月光都是神妙的琴弦,经过夜的揉合,完美地合在了一起。

虽然这些月光会引起劳人的感慨,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唱,愁妇的低泣,但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它是隽永的,它是跳跃在时光之外的,但在城里,它从不轻易现身。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片明月光。在秋士的心中,它是诗,是歌;在独客的心中,它是一轮破了又圆的乡思;在愁妇的心中,它是远方那生死未卜的爱人;甚至在孩童的心中也有——它是一只小小的、飞舞在夜梦里低吟的虫儿。

是啊,孩子的心中也有这样的月光。然而,总有一群人的心似乎是被迷雾掩盖住的。他们好像是一群梦游者,穿梭在迷雾森林中,踏着泥泞的沼泽,身边有乌鸦哀啼,蝙蝠扑翅,他们没有前进的方向,依靠着一缕烟雾,一杯迷酒,又或是一叠文案,一台电脑,一齐向着黑暗深处走去,深陷不出……

所以说,心中总是要有一片月光啊,避开沼泽,向着明亮的远方!月光不是永远明澈的,但是心中的月光啊,足以照耀我们的一生。

它是诗,是茶,是新生的禾苗,是念想,是梦——

还是那只小小的,飞舞在月下的虫儿。

那么你呢?你的心中,也有那片明澈的月光吗?

《仿写没有秋虫的地方(精选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