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游记作文

2021-10-18 15:27:41
园林游记作文三篇

园林游记作文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园林游记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园林游记作文 篇1

江南美景美不胜收,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苏州园林了。暑假里,我参加了夏令营,去了苏州,游览了苏州园林。

一进园林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怪石嶙峋的假山。有的假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这使我想起了武侠片里面的倚天剑;有的像张开的手掌,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似的……真是姿态万千啊!我迫不及待地爬上山顶,园林的景色尽收眼底。我顿时感到心情格外舒畅。

假山的后面是一座池塘。透明的池水里,一群群红的、白的、花的金鱼游戏水中。有的悠闲地吐着水泡,有的快乐地在和伙伴追逐,有的则躲在荷叶下,好像很害羞似的。看到它们可爱的样子,我真想也变成一条金鱼,在水里同它们一起嬉戏玩耍。

池塘的旁边有一棵古柏树,这棵古柏树主干粗壮,没有一点儿弯曲,枝叶茂密、严实,尖尖的树顶直插云霄。它真像一位老爷爷忠诚地守护着这座园林啊,我不禁佩服起它来。

池塘地前面有一座凉亭,这亭子是灰瓦盖的,它有三个尖尖的顶,八根粗大的柱子,远看好似清朝官员戴的帽子一样。

愉快而难忘的苏州之行即将结束,但我还沉浸在苏州园林的美景之中,我爱苏州园林,我爱苏州,我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园林游记作文 篇2

春伴着细雨清风并忽地一声惊雷,将蛰伏的动物和植物们惊醒,七音旋律在地上、在枝头骤然多了起来,花、叶也从枝蔓处绽放出来,清香飘飞在空中。在这诱人的春花季节,激起人们游山玩水的兴致。江南的春、江南水乡的春,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诗中描绘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如诗如画、如梦如烟,让人痴梦如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春的天堂自然是美中之美,因而,今年春的旅游我们选定位于长江三角洲、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穿流而过的苏州,去那里看水乡仙境搭春的仙气;主要游览街景、拙政园、留园、虎丘、寒山寺。

2月25日上午11时21分,我和妻子从武昌乘坐d3048次列车去苏州。列车出武汉后,途径红安、麻城、金寨、六安、合肥南站、肥东、全椒、南京南站、常州、无锡,于下午17时14分到达苏州站,晚点13分钟。这趟列车应该是旅游线路车了。

下车后,我们直接去地铁2号线坐了2站便在石路站下车,步行300来米去到留园路苏州火车站锦江之星入住。入住登记后,便向服务员打听景点的具体位置,服务员细致的一一作了解答,并介绍我们晚上可以就近去七里山塘街观夜景,说是距宾馆只有400米远近。到房间放好行李,和妻子步行到山塘街。这时正值华灯初上,街两旁导引的灯笼亮着红红的光鲜亮入目,不几步便有一面旗幡挑出,彰示着店子的名号。

山塘街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上任不久坐轿子去虎丘,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决定在虎丘山环山开河筑路,并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这条河在阊门与运河相接,在河塘旁筑堤,即山塘街。苏州本是个河汊纵横的城市,白居易疏河筑路,逐渐使山塘街成为商贸、文化繁荣的街市,到了明清时期便成为苏州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古街”。现今的山塘老街全长360米,虽仅有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却是山塘的精华所在,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山塘河并不宽,也就10来米样子,河里有木船行走于阊门处进入运河。河的两边古建筑错落有致,黑瓦飞檐,一边后墙紧靠河沿而建,后门开处有石梯通向河面;一边正门朝向河边,门前留有青石铺就的人行通道,并排也就能行2到3人。灯火映在河面现出清亮的倒影在水波的轻漾下如仙境般迷人,难怪是时街上的游人挨肩擦背,往来如织!

山塘街虽然不长,但却显出繁华的景象,夜的山塘街在霓虹灯的辉映下,那古色古香鳞次栉比的建筑户户大门敞开,展示着苏州老字号采芝斋、五芳斋、乾生元等特色小吃、吴韵茶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紫檀木雕、石雕、刺绣,油纸伞等非物质遗产,并不时传来苏州评弹清婉之音,让游客似梦非梦般擦肩挨背漫步在青石路上,拥在店里面兴致盎然的品味、挑选。我和妻子走进大阿二生煎店,看店堂内座位爆满,由于耐不住诱惑,点了一碗馄饨、一份生煎包和两个蟹壳酥,不久找了两个座位坐下来慢慢品尝。馄饨大而肉多微甜鲜香,生煎包底部微黄略酥肉心似甜似咸有回味,蟹壳酥酥软可口,确实值得品尝。

走出山塘街绕过运河,隔河相望山塘街的夜景,更是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归。第二天的行程是游览留园、虎丘、寒山寺,一早吃过早餐看天时还早我们又去到山塘街。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街上偶尔有一人走过,河面木船静静地横靠岸边显得十分的幽静。看那飞檐黑瓦旗幡飞挑、暗红的船舫,置身其中真有一种回到唐朝的感觉。这里处处保留着完整的古建筑,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我想它应该让许多地方的领导感到汗颜。

早8点左右,我们折转身去到留园。留园路不宽,街两边的建筑都不是很高,新建筑与间隔间的老建筑相得益彰,协调可人。早上,街上的人不多,偶尔见到一两家卖早点的,也就是烧饼、油条、蒸包子馒头、豆浆、稀饭什么的,我想可能因为这个地方比较僻静的原因,因而少了特色的早点。街道虽然不宽,人行道却干净整洁,树干、墙面基本未见广告招贴,因而让人感觉爽眼的很,让人的心情也感觉特别的舒坦。

留园位于苏州古城阊门外留园路338号,它实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在此修建私家园林,至清乾隆时吴县东山刘恕将它买下进行改建,并植下白皮松、悟竹,更名为“寒碧山庄”。刘恕喜好书画,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园中廊壁,后代园主也继承了他的风格。留园占地虽然只有2.33万平米,却让人不得不感慨历代园主的园艺匠心和苏州市政府对古建筑精心保护使其古风新韵俱现。

留园基本是个正方形园林,主要分为东西中三块,东区为建筑区,中区为山为水,西区主要为山,为典型的南厅北水格局。沿围墙修廊道曲折迂回,园中假山以黄石为主兼有土石,山体嶙峋奇俊。东区的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绿荫轩、曲溪楼、濠濮亭、清风池馆等据保存完好。我们去的早,里面人不多,走在里面感觉幽心清骨,静坐在廊庭处看那池水静静,微风吹来好不惬意!渐渐地游人多了起来,喧嚣之声扰动着幽情的山水、穿过别致的圆门,飘飞过围墙去了那园外的世界,传递着欢情喜愉。

出留园在大门不远处,便是公汽站,我们在公汽站等了不一会,便有去虎丘的“游1”公汽,原来苏州有许多的公汽旅游线路,比如“游”字号、“苏州好行”号均通往旅游景点。我们上了车,不几站便到了虎丘,算来离 ……此处隐藏677个字……通潭中一块平石上。

这里的景观除山顶云岩寺塔应该就是虎丘重要景区了,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和协而秀美,生出了许多的耐人品味的传说。那巨大的斜面石是当年孙武用来练兵的场所。竖有陈抟、吕洞宾二仙亭,相传一天两人在此下棋,一樵夫路过便上前于旁看棋,看完一盘棋等他回到家中,谁也不认识他了,人们从他的衣作揣想他是几千年前的人,因而有了“仙人一盘棋、世上一千年”的说法。在亭的两根立柱上有一副对联:“昔日岳阳曾显,今朝虎丘再留踪迹”,说的是吕洞宾在岳阳楼显灵,又在这里显了灵;另一侧的两根立柱上又一副对联:“梦中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说是陈抟在此一睡多年,醒来问一位樵夫,得知已过去好几代,陈抟不相信,便把樵夫当着梦中人。这里的传说太多,我们的行程不允许去全面细细的考究了,只有让一些景观的传说留在那里给我有再去一次的机会。你想,宋代大诗人苏轼有了护球之后,留下了“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真的!身临其境确实让人感怀不已、恋而不舍。

那亭的左侧镌刻颜真卿书写红体“虎丘剑池”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四字的旁边有一圆门进见一道裂壑,底部为一潭绿水,壑的右边岩石上书米芾“风壑云泉”四个字。在其左上方上几步石梯又见一小潭也就2平米大小,一面岩石上横书绿体“铁华岩”三字,竖书“第三泉”,上有四方通亭一座。

上得山顶,一块平平的'院落中央高耸着云崖寺塔,看上去有些歪斜却雄浑伟岸,他是中国的第一斜塔呢!在世界上除比萨外就是它了!塔身外延处有损坏的痕迹,是否十年内乱期间人为破坏不得而知,因没有看到记录。走到院落的围墙处极目远眺,苏州城尽在眼底,未见其大海的踪影,今人立于其上是不会想到此处原为海洋小礁岛,涨潮就会淹掉的小礁,真的是世事沧桑历尽波,翻云覆雨道蹉跎。

虎丘,这一沧海桑田的缩影,这一历史文化的积淀,这千人坐的历史文化融的是帝王文化和士大夫文化,我想不应该把它讲的太明白,这是要游客到此细细品味的,身临其境才有苍劲的回味和仙临的感觉,不是吗?!

园林游记作文 篇3

从寒山寺到拙政园,坐车去很快就到了。

苏州园林是每个到苏州的人必看的,可因为苏州城内的园林很多,再加上行程时间安排得紧,只能选择去名气最大的拙政园了。

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苏州的园林应该都各有特点,为什么拙政园的名气大些,我搞不清楚,但如果只能选择去一个地方的话,我还是选择去拙政园。道理很简单,借用葛优先生的一句话就是说,这跟找饭馆一样,哪儿家人多我去哪儿家。

也许就因为游客多吧,这可把拙政园的人乐坏了,门票飙到70块一张,贵得要命。我低声问了一声自己,花70多块钱看一园子,值不值?

这时想起上初二时学习叶圣陶先生《苏州园林》一文的情景。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十三课,《苏州园林》……”

“同学们看投影机放出来的拙政园的照片,里面是不是很美……”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叶圣陶先生在游过拙政园后,写下了这篇令我陶醉至今的文章,倘若不游拙政园,岂不是太对不住自己?于是我把心一横,依然走向售票厅……

不见富丽堂皇的建筑,但见四处绿意盎然,典雅而不失高贵,这就是我进入园内的第一印象。一条水沟嵌在花圃中央,小水车在鲜花簇拥下飞快地转着,欢迎着每位游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夹杂着泥腥的荷香,炎炎夏日下给人们心里笼上阵阵愉快的清凉。

此时不禁放眼四周。呵,好大的园子!园内的景物像是围绕着中央的巨大池塘——不,是小湖而展开的,而每处又相互自然地衔接着。有细水处,总有玲珑的石拱桥跳跃其上,有假山处,总有种种奇花异草活跃在其身旁。每当各株翠绿的大树一齐随风摇曳,远处白墙黑瓦的园林建筑随即若隐若现。此时发现,湖边的每座建筑之间总有长廊相连,有时距离一长,就能看见长廊顺着起伏的小坡,九曲十八弯地从一座小房通到另一座。长廊最尽头处的那座建筑虽不高,但方正而宽大,房脊向下分出两条而后微微上翘,好似两条须……

是了!我猛然惊醒。仔细看园中的建筑群,便觉宛然像一条伏在林中的巨龙。长廊是龙身,尽头处的那座建筑是龙头,而黑瓦便是龙鳞。倘若没有仔细观察,绝发现不了园中竟还能有这般风景,这种含蓄的建筑风格,实在令人不得不拍手叫绝。

当然,由精致凝聚成的美,在这里绝对是经典的。

随意转进一间小厅房,便不禁差异起它的精细传神。这精细传神,一点也没有夸张之意。不难发觉,每一扇窗,都是一件精美的木制手工雕塑品,上面刻着的树木花鸟,都透发着油亮的黄棕色。像这样的艺术窗在园子里不下百扇,不知得花掉工匠们多少工夫。这算是相当奢侈了。

厅内的摆设我没太下工夫观察,想必是比起从前多少有改动更替,味道变了样。只是那些灰透了的残旧地砖,还带来一种古典神韵,久久没散去。

厅门口挤满了拍照的游客,弄得我雅兴全失,不愿再到屋内作停留。

这厅外的门窗墙瓦,不易改动,还不算怎么失真。门窗被做成艺术品,嵌合在墙瓦之间,构成了精致的艺术美,这样的建筑,也只有古时江南工匠的巧手才能造得出来。

放眼园内尽是花木假山,亭桥绿水。神奇的是,如此多景物放在一起,丝毫没有零乱之感,反而感到华美精致,是莫大的享受。这种巧妙的搭配方式,正是苏州园林的精髓。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美的享受,将建筑与自然植物融合成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其手法令人叹服。

然而这精致的美,不仅仅表现在景色上,语言文化上也透发着这样的光彩。单从凉亭的名字上就感受到了:绿漪亭、云蔚亭、待霜亭、倚虹亭、绣绮亭、宜两亭……另外还有浮翠阁、留听阁、鸳鸯厅、芙蓉榭等等。名字起得比建筑本身都要美了,光是听着就觉得优雅,心神立马被醉倒了大半。立足园中,觉得仿佛自己的文化突然高了,马上就能作出诗来。

由于建筑较多,哪个是哪个我也记不得了,可对“听雨轩”却印象深刻。一个封闭的房间,一对桌椅,一大扇窗户,窗外是个小院子,里面种着细竹和芭蕉。等雨水一落,打在了不同大小的叶子上,发出了不同的泠泠脆响,奏成了一段美妙音乐,人就在窗前静静聆听着。这是何等高尚的闲情雅致!想必这园林的主人是在追求着明澈的心境吧。

在这占地78亩的拙政园里,有木必有花,有屋必有诗,有假山必有盆景,有绿水必有石桥,无处不诗情画意,无处不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古人的超高智慧和对美的深刻理解,以及心境上的洒脱,才造就了这艺术瑰宝,让后人为其钦服,为其自豪。

苏州园林在历史上绵延了两千余年,如今成为了世界遗产。它让到过那里的人深切感受到:在江南的画卷里,充满了智慧。

发出感慨的同时,也不免为此行的瑕疵感到一些遗憾。一是行程紧,上午游寒山寺拙政园,中午就要坐车离开苏州了,在园中不少地方难免走马观花,没能认真领悟到什么。二是人太多,到处人山人海,要没把心境放开,还真不能用心欣赏。

苏州园林还有好多值得留恋,以后应该再去,只是前提要避开旅游旺季。

《园林游记作文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