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游记作文汇总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记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游记作文 篇1周六的早上,我缠着爸爸、妈妈带我去白马洞玩。经不住我的一番死缠烂打,百忙之中的他们终于答应了我的请求,我们一家三口又一次来到了水镜庄。
经过水镜广场后我们上了铁索桥,一家人象喝醉了酒一样歪歪歪扭扭地走在木板桥上。我和妈妈笑得直打咯。过了桥,抬头就能看见呈现在眼前的玉溪山壁。海拔不过千米的玉溪山林木葱茏,层峦迭翠。入门约20米,清风瘦骨的司马徽束古装、佩长剑的高大塑像便跃然眼前,让人肃然起敬。往左边的一间亭阁式建筑内可以看见司马徽、庞德公和学生诸葛亮、徐庶、庞统的玉石塑像,维妙维肖,风采飘逸。水镜祠为两层阁楼,祠前石洞前厅明亮、幽静,壁刻有“洞天福地”4字。据传水镜先生常在此弈棋、弹琴。水镜先生塑像东侧是司马徽隐居的草庐。这是一个四合小院,古朴庄重。院前小亭有一个古碑,上面写着“汉水镜栖隐处”几个大字,字体雄健。爸爸说,这碑是乾隆年重建水镜庄时所立,距今已有260多年。正厅是荐贤堂,相传水镜先生就是在这里与刘备剪烛夜话的。走进荐贤堂,挥手论势的'水镜先生、手按剑柄洗耳恭听的刘皇叔塑像栩栩如生。折回来我们顺着门楼沿头天门拾级而上,过石拱桥再登台阶就到了二天门,沿石壁向右穿过窄窄的横道,就到了白马洞。洞口有一匹塑雕的白马,作“奋蹄欲飞”状。洞前有个门楼,上面题有“水镜庄”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左右两侧有“彝水环绕、明镜高悬”石刻对联,暗嵌“水镜”二字,爸爸说这是对水镜先生司马徽的高度褒扬。进了洞,就感觉一股冷气向我们袭来。相传有白马常出入于此洞中,故名白马洞,也叫圣马洞。洞内风雨不至,冬暖夏凉。洞中有石桌、石凳、石床,我想在这里避暑应该是个不错的地方,可以不用空调。当年,水镜先生应该常在洞内抚琴吧?悠悠的琴声借着岩壁的回声,传响于山林水壑之间,多么美妙的音乐啊!
下了山,沿着山边的蜿蜒小路,我们一口气直登上了玉溪山顶。站在山巅向下往去,只见南漳城内高楼林立,人车如织;田园风光一览无余,山下蛮河如银带绵延,令人心旷神怡!
游记作文 篇2五一节,我们全家人游览了风景如画的汾河二库。
一路上只见山清水秀,不知名的小野花五颜六色,争奇斗艳,一簇接着一簇,一朵比一朵美,一朵比一朵娇艳。
下车后,大家二话没说,就走了四个小时的路,把我累得气喘吁吁,我心想:一会儿就能坐竹筏了,走这点路算什么。可是大家怕有危险都不同意我去坐,我说破了嘴皮子才换到了半个小时的`划竹筏时间。
跳上竹筏后,竹筏在动,我的心也在动,生怕自己掉下去。我闭上眼睛,那晃晃悠悠的感觉就象在过铁索桥,一摇一摆真有趣。
忽然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我循声望去,原来是岸上那奇形怪状的岩石。那岩石一层一层的,好象一页页书画,记载了大山几千年经历过的沧海桑田。山上不仅有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有迷人的景色呢!只见碧草青青,山花烂漫,微风徐徐,鸟儿婉转,柳枝随风舞动,好象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时间就像奔跑的小马车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虽然累得汗流浃背,脸上却挂满了笑容,大家在夕阳的陪伴下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游记作文 篇3在一次旅行中我们到了贵州的赤水,是红军四渡赤水的地方。赤水河是红色的,土也是红色的,所以叫赤水。我们参观了这里的大同瀑布,在那里我们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植物——桫椤。
桫椤在地球生活了大约一亿多万年,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与恐龙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可是恐龙灭绝了,桫椤却幸存了下来,所以它成为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赤水这片红色的土壤养育了桫椤,因为它喜欢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的阳光充足的地方。桫椤桫椤树形美观,树冠犹如巨伞,虽历经沧桑却万劫余生,依然茎苍叶秀,高大挺拔,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园艺观赏价值极高。桫椤树形奇特,树干似笔筒,树叶似孔雀尾巴散开,又像一把巨型雨伞,是唯一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即使有的树干虽仅高几十厘米,却充满生机。
导致桫椤濒临灭绝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能制止的,比如人为直接砍伐,使生长数年的或几十年的桫椤毁于一旦,近年来,不法分子盗挖盗卖桫椤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我们要做桫椤的小卫士,让它千百年以后仍然是有研究价值的活化石。
游记作文 篇4今年的3月20日,与数位朋友、同事一道,走冯村、七勘岭、金岭洞、玉水源。这条路线,虽排不上皖南古道十甲之列,但其文化底蕴、自然风景则算得上笔者所走古道之上乘:你想,1100余年古村落,虽经岁月风雨侵蚀,风韵依然;千亩油花如海如洋;穿越1500余米大山的人工隧洞,深深烙印着一个时代的印记,如今纵深穿入,伸手不见五指,却有惊无险;高耸云天的高山水库大坝,紧锁一方碧如翡翠般的琼浆玉液……
这样的线路,近在咫尺,对于我们这些好驴一族,怎能不往一游?!
冯村——一个具有浑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村落
早上8点乘绩溪车到浩寨,徒步冯村,游览古村落。
感悟冯村历史人文的厚重美。冯村,绩溪岭北四大古村落之一,尤其对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慕名已久。资料显示:冯村始建于唐朝末年,距今已有1150多年历史。相传公元865年,歙州刺史冯子华长子冯延普路过这里,爱其山明水秀,遂筑室定居,以姓冠村。建村后,人丁兴旺,名人辈出。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有冯硅、冯云龙登科及第。明代,冯村更是名人迭出。据清嘉庆《绩溪县志》载:“有明一代,冯村列入科第行列的有5人,而列入仕宦行列的有14人之多。”清代,又有冯端光、冯朝元、冯端本、冯汝骐、冯熔等人荣登进士……
冯村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崇德尚礼。 如冯熔,考取明成化戊戌科(1478)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神州府推官,在职期间为政有声,又被朝廷提升为兵部车驾司主事。一次,他奉命前往陕西主持交换马匹,由于精打细算,为朝廷节省了不少银两。冯熔奉公廉洁,将所剩的银两如数退还国库,深得好评。后来,冯熔告老还乡,其子冯馆为了孝敬父母,亦乞求朝廷准予回乡尽孝。他在冯村居家30多年,期间官方多次举荐,请他出山,他都婉言辞谢再也没有走进官府一步。冯熔父子的一举一动,为冯氏家族树立了榜样。此后的冯德望、冯尚志、冯科、冯哲等人身居官宦,都能克己奉公,政绩名传,为冯氏家族争得了荣誉。冯氏族人为激励后人效仿学习,于是便将冯氏父子居住的租屋冠名为“临清堂”,并规定以后重要宅第都应临溪而建,寓意为盼族中后人不论为民、为官,皆以溪流之清彻,清清白白行事,端端正正做人。兄弟应友爱相尊,妯娌要和睦相处,邻里要互敬互爱……
临赏冯村水口文化之气韵美。我们从浩寨逆槐溪水西上约1公里左右,到达冯村水口处。 ……此处隐藏3979个字……有一座塔,塔的四周芦苇茂密,空气清新,野鸟翔集。塔的前方有一座九曲桥,九曲桥上还有一个水上观音正端坐在莲花宝座上。
过了九曲桥便来到了塔下,听老师说这叫兴湖塔。兴湖塔真高呀,我数了数,呀,有七层呢。我们几个同学兴奋地顺着楼梯爬上了塔顶。透过窗子往下看。只见底下一大片曲曲折折的芦荡迷宫尽收眼底。听说这个芦荡迷宫有33个岔口,66条水道,称为迷宫真是名不虚传。
最后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大纵湖,这次大纵湖之游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星期日天气晴朗,我和同学们一起去了大纵湖旅游。
大纵湖可真美,我们先在老师的带领下浏览了一圈。四处绿草幽深,鸟语声声。古芦船、五麻子酒坊、书香门弟、渔耕人家、乡村电影院、小牛豆腐坊、柳堡村让人感觉新鲜有趣,充满了乡土乐趣。
其中柳堡村还曾是电影《柳堡的故事》的拍摄基地呢。在柳堡村里有一个大型的塑像。中间的就是队长李进,左边的是金莲二妹子,右边的就是小牛弟弟了。看着他们,仿佛还能听到他们在讲述当年柳堡的故事。
出了柳堡,我们又顺着湖边一道长廊漫步。湖岸边一路上有不少形状各异的石头。每块石头上都刻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其中的一块石头上我看到了王祥卧冰求鲤的字样。听老师说,王祥是一个孝子,有一年冬天,寒冬腊月,大雪纷飞,他生病的老母亲却想吃鲤鱼,其实这么冷的天,哪里能捉到鱼呢,鱼儿都躲在厚厚的冰层下。可是王祥却不放弃,他想:我可以用体温使冰块溶化啊!他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关打颤,全身颤抖,但他仍然强忍着、忍着……突然间,他身体下的冰块裂开了,两条鲤鱼跳了上来。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儿女,要全心全意,尽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
接着我们来到了兴湖塔。兴湖塔有七层,每一层都供有一个佛像。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一条大蟒蛇,它打一个呼噜,就可以地动山摇,呼吸一下就可以房屋倒塌。有一天,一位神仙托梦给当地的百姓,告诉他们只要建一座七层的宝塔就可以把大蟒蛇压住。不料,这梦却被大蟒蛇知道了,大蟒蛇吓得赶紧逃跑,却在半路上被一只鱼刺伤了,可它还是继续逃跑,终于死在了半路上。站在塔顶,整个芦荡迷宫尽收眼底,湖面波光粼粼、闪闪发亮、湖中一道道芦苇绿意盎然,美不胜收。
啊,今天玩得可真高兴吧。大纵湖风景优美让人不枉此行,难怪人们都纷纷慕名而来。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我还要再来一次大纵湖。
金风送爽,在桂子飘香的季节,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闻名遐,向往已久的大纵湖风景区。
一来到大纵湖,我就被眼前迷人的景象吸引住了。大纵湖内有许多景点,比如说芦荡迷宫、兴湖塔、柳堡村等。
大纵湖水域宽广,一望无际,波光粼粼。岸边芦苇茂密,每至深秋先民们就会热火朝天地收割金黄的芦苇,久而久之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水道,极似八卦阵,入其境难辨方向。如今,这里拥有140905平方米,有许多死道、活道、连环道、33个岔口。66条水道的芦荡迷宫成了大纵湖景区一道靓丽的风景。这座水上迷宫以其水道多而长,芦苇密而盛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确认为“中国之最”。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大纵湖边的兴湖塔下。此塔共有七层,每一层都供有菩萨的塑像。以前,这座塔叫镇湖塔,之后因为一个传说故事而改名。传说以前这里有一条蟒蛇,天上的神仙知道后,就准备降伏此蛇,于是便对当地的老百姓们说:“一定要建一座七层的塔才可镇住这个蛇妖。”恰好被躲在暗处的蟒蛇听见了,它吓得慌忙向湖中逃窜。没想就在逃生的路上被一条长着刺的鱼刺伤,因失血过多死在了湖中。从此,当地的老百姓便将这片湖叫做蟒蛇湖,又在湖边建了一座塔叫做镇湖塔。后来的湖边的老百姓希望年年丰收,年年都有好年成,便又将塔改名为兴湖塔。站在塔下,我们仰头望去,塔真高啊。拾阶攀登,因为楼梯窄小,爬起来很吃力。不过当我们爬到楼顶时,向下俯看。啊,真是满眼风光尽在眼底,那迷宫似的芦苇荡环环绕绕,层层叠叠,镶嵌在银镜般的湖水中,真像迷宫啊。
迷人的大纵湖风光让我们流连忘返,徜徉其中,如果有下次机会,我还愿意到大纵湖去。
一个晴朗的星期日,我们师生一行坐着大巴来到了慕名已久的水乡——大纵湖旅游度区。
一进入景区,只见前方停泊着一条巨大的用芦草编成的`草船。听老师讲,它叫古芦船。登上船,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抚摸着船帮上的一根根古芦苇,站在古芦船上向下俯视,是一汪清澈见底的浅水,一队队、一群群,青的、红的、黄的……五彩缤纷的小鱼正在自由地穿梭,在水中形成一条条蜿蜒流动的彩带。陈旧泛黄的芦苇仿佛在诉说着大纵湖悠久的历史,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大纵湖的先民们临湖而居,用勤劳的双手将两岸的芦苇编造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看到了人们早出晚归,在碧波荡漾的大纵湖上撒网捕鱼。
下了船继续向纵深行进,一个开阔的水面跃入眼帘。好一个碧波万倾的湖面,仿佛是一面银镜不慎落到了人间,想必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大纵湖吧。临湖而立,清风徐徐吹拂着我的长发,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啊,大纵湖,我终于来了!
本以为,这就是我见到的大纵湖最美的丰姿,但老师却告诉我,大纵湖最美、最动人心魄的是芦荡迷宫。
于是我们怀着期待继续向前行进,终于来到了“芦荡迷宫”。站在湖边,放眼望去,那芦苇荡一眼望不到边。现在已是深秋,枯黄的芦苇叶与湖水颜色相间,一阵风吹过,芦苇随风飘动,在向人们点头问好!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正如王勃笔下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现在我终于体会到这句诗的含义了!更令人奇怪的是:迷宫里有33个岔口,66条水道,有死道、活道、连环道……听老师讲:当年,日本鬼子扫荡来到这里,乡亲们坐上小船,钻进芦苇荡里,巧妙地和敌人作斗争,日本鬼子再凶残,再狡猾,也只能束手就擒。
离开了芦荡迷宫,我们来到了九曲桥,在九曲桥的尽头有一座镀金观音像,只见她神态安详,手拿仙瓶,脚踩莲花。我走到菩萨像前,双手合拢,默默地向菩萨祈求一件事,什么事呢?当然不能告诉你们喽!因为听说许出来的愿是不能和别人说的,只有菩萨能知道。
过了九曲桥,再向前走,就到了兴湖塔下,站在塔下抬头仰望。塔好高啊,我数了数,一共有七层。在塔里我们拾阶而上,在窄小的塔梯上我们遇到了已经参观过的其他班的同学,他们要往下,我们要往上,真是狭路相逢。我们只好侧着身子,贴着墙壁走。塔梯大概是铁板做的,无数的人踏过铁板,在空旷的塔里发出“咣咣”的声音,汇成洪大的声流。
终于到了塔顶,其实塔顶什么都没有,正要失望之时,突然透过窗户,看到了一道绝美的风光。呀!刚才浏览过的芦荡迷宫尽收眼底,一道道绿色的芦苇构成的曲线交错回旋,如蛇盘龙卧镶嵌在银光闪闪的湖水中,绿白相间,煞是好看!真是一座天然的迷宫,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老师说大纵湖最美、最动人心魄的是芦荡迷宫了!我真是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果不是登到这最高处,是根本不会看见这么美的风景,根本不能体会芦荡迷宫的精妙之处。真是无限风光在塔顶!
最后我们还玩了水车、钻迷圈、荡秋千……
不过,最令我难忘的还是芦荡迷宫。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