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兰亭游记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兰亭游记作文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兰亭游记作文 篇1
踏上潇潇竹林间幽秘的小路,满腔的竹叶清香。似是不经意的一譬,就流出那山,那水,那竹隙间透出的日光……眼眸中早已是一片迷醉,怪不得古人独爱寄情于山水,身处自然,心灵会不由自主的受到其感染,这是一种灵魂上的悸动。漫步其中,只觉得心中一片广阔,只想闭上眼,如在母亲怀里般酣睡。周遭,同伴们也半眯着黑眸,似也被这难得一见的风光所震撼。太久地在校园里待着,大自然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那么新奇。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所需要的吧!一生肆意潇洒,如赛李太白饮酒放歌;一生恣意飞笑,如与诸葛共待东风。
不知不觉,时间在叶隙中流走,漫无目的的脚步不知何时停在了一座有着巨大裂痕的墨雕面前。上前近看,凌厉的笔锋仿佛囊括了那位书法大家一生的放荡不羁。回想起一生,辉煌又不失缤纷,尽享繁华又不失朴素。那十八缸写完的墨水,被微风吹皱的墨池,以及入木三分的坚韧。那一样不值得让世人去钦佩,沉思许久,朦胧的双眼竟透出了丝丝清明。王姓伟人,后辈感,悟,莫过于此。同伴们似已厌倦了这等肃穆气氛。再次嘻哈着去玩乐。我随大流而去。“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此话之蕴,莫过于此,
到了烧烤之地,欢乐的`气氛马上席卷了所有,实属欢愉。席地而坐,颇有几分竹林七贤的气势。招呼着同伴,七手八脚地架好了烧烤架,正待烤时。邻座却发生了一起规模不小的火灾,看着他们宛如黑炭的脸上所露出的呆愣表情,着实可爱。不过,那丝火苗似不甘被他们夺去了目光,有愈演愈烈之势。众人无奈,只得好好重视这顽皮的家伙,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位于烤架旁,脑门上也不住地沁出了黄豆般的汗珠,但围绕在周身的香气中算是对我们幸苦劳作的一丝慰籍。先生们也放开了层层顾虑,在各座之间徘徊,不需多言,总会有那么几个可爱的孩子,不顾同伴“痛心”的呼唤,抓起还有着油脂的烤串就给先生送去。那如稚子献宝,博得大人一笑的表情又一起惹得我淡笑出声。仿佛在一刹那,所有人到了自己最纯真的一刻。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上所绽开的笑容是那么天真,那么烂漫,让人想把它放在手心里呵护。
吃饱喝足,怎少得了玩乐时光,一群人如出笼的鸟儿般向四周飞去。我站在原点甚是纠结。突然,动物园山歌由藤蔓所拼起的大字闯入了我的眼帘,脑海还未作出反应,人已不由自主地向那神秘的地带探去。一入门,就被满屋子的药罐晃花了眼,近看才知是浸泡着各种蛇类的药酒。在往里走,好像与自然融于了一体,斑斓的孔雀,灵巧的猴子,威猛的藏獒,都历历在目。
走着走着,竟又走回了原点,一眼望去,已是那熟悉的景色。满眼的山,满眼的水,和那竹隙间跳跃的华光。一切的终点即为原点,虽已将那景镶入了心头,但还是不忍离去。
兰亭一游,处留我影。我乃某校某班某组小兵也。小兵谓谁小小游人我也!
兰亭游记作文 篇2
今天是大年初一,爸爸妈妈带我去兰亭玩儿。进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翠绿的竹子。
随后,我们来到鹅池。鹅池边上的岩石上,有几只雪白的鹅,一边帮同伴打理羽毛,一边伸着脖子嘎嘎地叫着,像是在迎接客人。旁边还有两只雕刻得栩栩如生的白鹅,相映成趣。“鹅池碑”是王羲之和王献之之作。据说王羲之特别喜欢养鹅,他写的鹅字各不相同,展现了千姿百态的鹅。当年王羲之刚刚写了一个鹅字,突然接到圣旨,他的儿子王献之看见后提笔写了一个池字,形式了著名的父子碑。
再往里走,就是“曲水流觞”了。一条清清的小溪,溪边一个又一个的棕垫,溪中漂着一个又一个的`小酒杯。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了古人坐在这小溪边,然后有人从上流漂下几只盛满酒的酒杯,杯子漂到谁那里,谁就饮酒作诗,谁作不出就多喝三石酒。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序》的由来。每年三月初三,都会在这里举办兰亭书画节,可热闹了!
我在王右军祠看到了《兰亭序》真迹。王羲之用毛笔写出了举世闻名的作品《兰亭序》,一个个字龙飞凤舞,粗中有细,细中有粗,让人赞不绝口。
在小茅草屋那边划竹排也特别好玩,用撑杆朝泥里一按,一撑,这小小的竹排就漂动了。另外,我 还 发明了一种划法,先握住杆子中央,左一下,右一下……果然快了许多。
在兰亭,我既增长见识,又玩得很开心。兰亭真是个好地方!
兰亭游记作文 篇3
上周日,我和爸爸陪同长春来的阿姨们,一起游玩绍兴的兰亭。
兰亭景区外尽是高山,但进了景区之后,景色就不一样了:小径旁满是秀竹,遮住了高山,也遮住了太阳。没走几步就到了鹅池,旁边有一个池子。中间是一块碑,上书“鹅池”两个大字,这字可是王羲之和王献之两个大书法家一起写的,十分漂亮。我最感兴趣的是池塘中的'白鹅,胖胖的,时不时地扑几下翅膀,别提多可爱了。
再过去就是康熙书的兰亭碑了,旁边有几盆小兰花,这难道就是“兰亭”的由来吗?这块碑曾经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断为两段,拼接后形成断字。
我们还来到了王右军祠,正堂上有一幅画,画的上边和左右两边都有精美的书法。后园是王羲之的作品,我们买了一把扇子,上面有兰亭序,很有收藏意义。
出王右军祠是曲水流觞,爸爸说那时王羲之与他的朋友把酒杯放在小溪里,让它顺水流,朋友拿起喝一口,便吟诗一首。我却想:这不正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吗?原来古人也用来饮酒作诗呀!
我们又玩了一会儿,接着离开了兰亭。
兰亭游记作文 篇4
烈日当头,我们乘车去往绍兴。进入绍兴,到了诸暨,到了五泄,我才发现自己犯了个极大的错误,“沧桑”用在这里是多么的不和谐。山虽不可谓高,但一片葳蕤,满山的绿色里漫长的山路无限延伸,举目远眺不见尽头,眼前浮现的只有山的轮廓和透过葱茏的缝隙射下的阳光。
走进兰亭,似乎每个人都被这里的氛围感染了,大家的脚迈得很轻也很实。重峦叠峰茂林修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和空气糅合了一种叫做“人文”的元素,让我们一向浮躁的心沉静下去,又沉醉起来。
兰亭成名于王羲之,也成名于那篇传诵千古的`《兰亭集序》,他用风格疏朗简约的文字记述了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的那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盛会。于是,兰亭这个原本不为人所知的庭园由此名垂青史。
当年的鹅池边今天的白鹅兴致勃勃地演绎着那段美丽的历史场景,疏觞亭前的溪流在物换星移千年之后换上了今天的活水。我们在漫步游赏中却依然清晰可见当年大书法家俯首洗墨的场景。我们还可以在穿过悠长的历史后遥想发生在眼前这个小溪边“一觞一咏,畅叙幽清”的雅士聚会。
从王羲之和他的友人泼墨挥毫的那一刻起,兰亭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气质,从此,丹青的爱好者不论少长都将这里视为书法的圣地,纷纷前来凭吊、瞻仰,想要从这里的空气中吸到一点儿传神的精粹。在陈列馆里我见到了许多年龄小于我的孩子的作品,他们的技艺固然稚嫩,但那一笔一画之间分明气韵初具,能够被陈列在兰亭,相信他们会将此视为无上的荣耀。
后人曾评王羲之的墨宝“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相信他们的艺术性情正是在此地得到了一次历史性的蒸馏和升华。他身有官职,却宁愿躲到山林之间与数位友人寻求闲云野鹤般的淡泊与宁静。他避开尘世的纷扰,兰亭成为了他风雅圣洁的归宿。于是,兰亭成全了王羲之,而王羲之也同样成全了兰亭,人杰而地灵,地灵而人杰。
平静中渲染辉煌,中国文化的妙处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