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作文范例【4篇】](https://img.puzw.com/upload/8295.jpg)
游记作文范例【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记作文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记作文 篇1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和着冬日和煦的阳光,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领略了乡村大好风光。
一出门,满眼都是绿油油的麦田。它们还是幼小的麦苗,因为干旱,有的已经有了黄叶,大多数还是很神气地站着。一阵微风吹过,有的向我挥一挥手,有的向我点一点头,有的在欢快地跳舞,有的只是弯一弯腰。脚下的土地已经被辛勤的农民深翻过了,踩上去又松又软,感觉好极了。
我们顺着河堤走,路边不时出现一些泛黄的油菜,低着脑袋无精打采,干枯的菜叶在脚下哗哗作响。路边树下有时会有叫不出名字的野菜,红色的,妈妈说,等春天来了,它们就会变绿的。
“哇,真漂亮!”走在前面的妈妈发出了一声惊叹。我抬头一看,也被吸引了。眼前河洼里一大片芦苇荡,芦苇的杆细细的,上面是金黄的苇穗,还飘着白毛,很像写意的风景画。妈妈采了两枝,说回去插在花瓶里。我也小心翼翼地下到河边,一只手抓住一棵小树,另一只手抓住一棵芦苇,一折,又一拉,就断了,就这样我采了好几枝。
忽然,一阵扑棱棱的声音,我急忙抬头,原来走在最前面的.爸爸惊起了几只野鸡。受惊的野鸡飞过了河堤,一头钻进麦地不见了。一会儿,前面的芦苇丛里又飞起了几只野鸡,它们的身子小小的,像半大的母鸡,羽毛黑中有花,飞过去就没影了。有时芦苇丛中还会飞起一些身体比麻雀小很多的不知名的小鸟,它们哄的一声飞起来,然后四散开来,在河边树林里又悄无声息地落下。
就这样,在正午温暖的阳光下,我们扛着芦苇,唱着轻快的歌曲,一路欢声笑语回了家。
游记作文 篇2
一 到了邵阳
今天,妈妈出差去邵阳,我正好放暑假,没人管,妈妈就把我一起带去了,邵阳游作文游记。
那一天,我们坐着“湘高速”的大巴车赶往邵阳,同行的还有席阿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目的地——邵阳。
下车后等了一会,有个姓马的叔叔开车来接我们,转眼到了“金龙大酒店”,听说,这是邵阳市内最好的酒店呢!我想:我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了。
第二天,妈妈去考场监考去了;我一个人待在房里,哪儿都不能去,只好看看电视,就这样一天的光阴被我“虚度”了。但我也学会了许多邵阳话,比如:“是”读“zi”(第三声)、“wuxiansihuaxiaolinten”(读二、三、二、三、三、二、二声)是“无线市话小灵通”、“娃娃”读成“ang”(第二声)等等,真是有趣极了!
二 爬莨山记
第三天,我们到了莨山的所在县城——邵阳新宁县,下榻在莨山旅社。
第四天一大早,我的心砰砰直跳:因为今天我们要去爬莨山。爬莨山吗,有什么好激动的?可是一想,蜘蛛人也爬过它,怎么能不让我兴奋呢!?
于是我们出发了。
驱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叫“牛鼻寨”的山下。下了车,带齐东西,我们就开始爬山了。首先,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碧石溜泉:一排排碧绿的青苔长得整整齐齐,点缀着灰褐色的岩石,清澈的泉水从岩洞里一泻而下,融成一股小小的泉水,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
爬啊爬,妈妈和阿姨们都筋疲力尽、气喘如牛了,我在一旁为她们加油鼓劲,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我终于等不及了,一个劲地向前冲,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第二个景点——一线天;“一线天”其实是两块巨大无比的山石形成的夹缝,中间有一条窄窄的、仅能容纳一人通过的山路,最宽处也只有26厘米呢!风从石缝里穿过,凉凉的,舒服极了。我坐在光滑的岩石板上,一边乘凉,一边等着妈妈她们;好久好久,终于等到了;我们又继续向前,一直爬上了前寨门。站在山顶,我非常高兴:因为我爬上了莨山,成为了中国的“小蜘蛛人”,小学六年级作文《邵阳游作文游记》。
下山是从另一条道走的。一路上,我们还欣赏到了“‘碧竹林”、“揽月梯”,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下午还有更好玩的呢!你想知道吗?
三 漂流记
吃完中饭,我的心已经是“万分激动”了:因为我们下午要到夷江漂流了!
乘车来到夷江边,我已是迫不及待了:只见岸边整整齐齐地漂浮着一排排的竹筏,上面固定着四个竹椅子,四位阿姨坐上去后,我就只好“屈就”坐在竹筏边了。
船家划得不快不慢,我把脚浸在清清的江水中,急促的波浪不时地“亲吻“我的脚,泛起朵朵浪花;两岸如画的风景使我陶醉了:青山绿水,丛林茂盛,百花点缀在万绿丛中,显得格外醒目,好似一幅美丽的图画。“看,哪是什么?”我们的头齐刷刷地望了上去:只见不远处的山头上有一只张大鸣囔、正在“仰天长鸣”的“青蛙”,真是活灵活现;噫,前面还有一个身披战袍、挥舞着长剑的“将军”,威风凛凛,也许他正在炫耀自己的赫赫战功呢!我真怀疑这一切是不是人工开凿出来的?不是的,这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罢了。我和所有的游人都深深地沉醉了……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激战正悄悄地等待着我们!
此情此景令我想起前年去张家界茅岩河漂流的情景,我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一不小心摔到了江里,妈妈吓坏了,连忙要拉我上来,我站直了一看:哈哈,江水只到腰部,我顺势在江水中畅游起来。正当我游得惬意时,左前方船只上的游客向我们“开火”了:四位阿姨顿时成了“落汤鸡”,我气愤极了:现在该是我这唯一的“男子汉”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我拿起水枪,对准他们就是“一枪”:太棒了!喔,他们开始更猛烈的反击,我不怕,我闭上眼一阵“扫射”,眼看着势单力薄的我们就要输了,怎么办?看来只有使出绝招了:我猛地跳上对方的竹筏,趁其不备,把他们全部推下了水!这一下他们再无还手之力了,只好乖乖地求饶、认输,我站在竹筏上,开心地大笑起来:山谷回应着我,将军石也笑眯眯地望着我,好象在表扬我呢!
二十分钟后漂流结束了,我“千分不舍、万分不愿”地上了岸,唉,什么时候我才能再来一次呢?
四 回家的感觉真好
三天之后,短暂的邵阳游结束了,我回到了长沙,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一切,回家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游记作文 篇3
刚放假,就听妈妈和爸爸说要到乡下去走亲戚,我的心立即活动开了,要是妈妈能带我一起去该多好呀!
也许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和爸爸商量说要带我一起去,爸爸什么也没说就同意了,临行时爸爸还给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写一篇《桐子岭游记》的作文。我这才知道我们要去的地方叫桐子岭。它位于危水镇西南方向2公里处。
汽车行驶在开往西斋的方向,在车上,我问妈妈那个地方为什么叫桐子岭,妈妈回答我说:“因为以前那儿种了许多桐子树,所以叫桐子岭”。现在没有桐子树了,但是这个村子的名字仍然沿用至今。
哦,原来是这样。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桐子岭。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稻穗飘香的田野,稻子顺风起伏着,像波浪一般。我们来到刘叔叔家,屋前屋后更是郁郁葱葱,就象画中的农家小院,一踏进院子,让人觉得神清气爽。昔日的桐子树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色各样的樟树、桂花树等经济价值高的`名贵树木。屋后还有一片桔子林,桔子虽说还没到成熟的季节,但是非常好吃,一剥开皮,一片片月牙似的桔瓣,吃在嘴里一点儿也不酸,满目的桔林覆盖了整个桐子岭。远处,一座座重重叠叠的山峰耸立着,遒劲而苍翠,更像一个个威武的将军。
晚饭过后,我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美丽的“桐子岭”。
游记作文 篇4
七月伊始,我游玩了东倚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西临深圳水库,地处深圳东北郊,集科普、科研、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园林——仙湖植物园。
出游的那天清晨,微雨新停,风里满是清凉的雨味儿。刚到山脚,清新的泥土芬芳和湿润的山野清气迎面扑来。广袤的天空怀抱着厚实的云气,一轮红彤彤的太阳正慢慢往上爬。
进了园门,我们乘园内大巴上山。山路如长龙盘踞,路旁树木丛生。在一片蔽日的绿荫中,雪白的火绒草以深深浅浅的绿为背景,张牙舞爪,肆意地“燃烧”了一路。早起的鸟儿也不甘寂寞,躲在叶丛中演奏欢快的迎宾曲,呼朋引伴,卖弄清脆的歌喉。
车在山中穿梭了约一刻钟,在寺庙前停下。或许是近日阴雨连绵的缘故,林间一派山雾迷蒙。寺庙整个裹在轻薄的晨雾里,一副睡意蒙眬的样子。踏入寺门,浓郁的檀香如潮般涌来,将我们淹没。远道而来的游人怀揣一颗风尘仆仆的心,在沐浴过山雨、洗涤过仙湖碧波之后,被清新的山风一路吹着,蓦然被这暖香一熏,心一下子就醉了。整个寺庙鲜闻人语,只有鸽子的“咕咕”声在寺中回荡,低沉浑厚,仿佛是在呢喃着不为世人知晓的玄妙天机。寺院被浓厚的檀香包裹着,隔离纷扰红尘,氛围宁静而祥和。
出了寺门,天空又飘起雨来。寺前根深叶茂的荔枝树像一把把绿色的伞,庇护着树下避雨的游人。山雨来得急但雨势不大,雨声嘈杂却不显喧嚣。雨丝如帘幕重重垂下,我独自撑着伞伫立风雨之中,雨点敲击伞面,点点滴滴,如敲心鼓……
雨慢慢小了,云却不甘就此收手,它鼓动着山风竭力维持雨势。我们撑着伞沿山路漫步。路旁的花儿、草儿、树叶都被雨水洗得鲜亮——翠绿的、黛青的、艳红的、嫩黄的、纯白的……各种颜色都随雨水一路蜿蜒着向前流动。林间不知何处传来“播谷、播谷……”的鸟鸣声,山愈发静了。脑海里一下子涌现许多念头,待要仔细分辨,却又空灵得什么都没有,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不一会儿,雨停了。新洗过的太阳重挂上天幕。蓦然回首,远处轻薄的白云悠闲地从这峰游到那峰,远山都融在深深浅浅的绿中,一望无际的高空渲染着水润的蓝色,沐浴后的庙宇在新阳下熠熠生辉,金光灿灿……我仿佛走在缥缈、空灵的梦里。
又走了一程,空气中渐渐载满水汽,裸露的皮肤感受着水的滋润,全身的.毛孔舒展开来。仙湖到了。
如镜的湖睡在群山的怀里,近处的阳光柔和得宛若初升。仙湖里满洒着如星的金光,这是九天的银河在人间的倒影吧?我们屏息,轻轻踏上沿湖而架的木板小道。正走着,前方的湖面突然漾起水波,一条锦鲤破水而出——是过客“哒哒”的足声惊扰了这“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仙湖住民吗?忽地,一抹白影在湖面上轻点,掠过,又戛然而止,停在“芦汀乡渡茶馆”黄色琉璃瓦的屋顶上——好一只神俊的大鸟!通体洁白的羽毛在阳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晕,两只朱红色的瘦而有力的爪子紧抓着瓦沿。它悠闲地屈起一只长腿,半眯着锐利的红眸,长长的红色尖嘴回味似的咂了咂,一副志得意满的模样。
走下湖滨小道,一排排笔挺的水杉整齐地排列着,如一座青翠的屏风阻了前行的路。但在拐过一个弯后,眼前顿现一番“柳暗花明”之景——满塘凝碧直逼你的眼!虽不抵六月西湖“碧叶连天,红花映日”的繁华胜景,却另有一番“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清雅风情。
此处的池塘虽不大但荷却不少。池中有荷,岸上也有荷,甚至水面上曲曲折折的石桥上也摆满了一盆盆翠叶红花:将残的,新放的,半开的,刚露尖的,挤满了水域。粉的像霞,白的似雪,红的像火,紫的如烟,婆娑多姿,亭亭净植。
荷塘中央,有亭翼然凌于池上。亭中,豆蔻少女俯身垂首,手扶怒放的红莲,笑靥如花。这让我想起了南宋那位如花的女子和她的词:“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花美,人美,词更美。
心中怡然,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