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语文课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课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课作文 篇1
一提到写作文,孩子们都头疼,说到上作文课,很多老师也不禁感慨:“难上啊!”语文教学中能把作文课上得有声有色的老师也只是凤毛麟角。然而,我跟吉春亚老师学习的这段期间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今天,我刚走进教室,同学们就围了上来,迫不及待地问我:“老师,这节课上什么呀?”看到他们的兴奋劲我真不忍心告诉他们真相,因为这是一节游戏作文课。可是,孩子们却不肯罢休,于是,我小声地说:“游戏作文。”谁知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竟欢呼起来。他们如此喜欢上作文真的出乎我的意料。是什么吸引着孩子,是什么让吉老师的'作文课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呢?带着心中的疑问,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吉老师的作文课堂。
一、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吉老师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闭着眼睛画画。”说着,在黑板上写上了“闭着眼睛画画”这几个字,(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的兴趣马上来了,很快就进入了游戏状态。)
接着,吉老师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说:“这个游戏简直太好玩了,闭着眼睛能画画吗?画出来的画会是什么样子呢?”有的说:“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游戏,我都等不及了,赶快让我试试吧?”……孩子们的兴趣极高,各个争着发言。(这个环节,吉老师是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进入游戏。
1、指名闭眼到黑板上画画。
在画画之前,吉老师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老师和这位同学的动作、神态。这时,吉老师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故意夸张了动作,她给那个同学蒙上了眼睛,并搀扶着他走到黑板的前面。在这个学生画画的时候,吉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他的动作。当时就指名让学生说,如:试探、盲人摸象、小心翼翼、估计、大约、七上八下、不知所措……并及时把这些词语写在本子上。(这个环节,吉老师是在用形象的动作,指导学生观察,并积累相关词语,为后面的写作做好铺垫)
2、人人参与,亲身感受。
吉老师让每个同学把自己想画的内容画在课练本上,并提出具体要求:要画一个情景,要真实、真切,这样作文才会有价值。同学们很快投入到了画画当中,几分中之后,当老师宣布时间到的时候,学生们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仰面大笑。(在集体指导写作后,又让每个同学亲自感受,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时表达真情实感。)
三、动笔写作。
有了前面的指导,学生在动笔写的时候就容易多了。(在写的过程中,老师又让学生谈自己在这个游戏当中受到的启示。实际这是一个情感的提升,让学生在游戏中受到品德教育。)
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都是轻松愉快的,他们始终沉浸在游戏当中,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这次的习作练习。不光是学生们,就连我这个“大学生”也被吉老师的作文课深深地吸引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的,“让他们把看到的说出来,是一个境界;再让他们把说的写下来,这又是一个境界”这一切吉老师做到了。
语文课作文 篇2
都德的《最后一课》是民族的沦亡与精神的屹立,而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是早在小学毕业时就已经结束了。退回记忆最初的起点,那个真正给我一把通往语文世界钥匙的,除了阅读兴趣之外,还有一个人:我的小学语文老师。
二年级时的一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老师没有去分析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而是开始讲周恩来的生平,从出身贫寒、立志救国到杰出的外交才能,从鞠躬尽瘁到十里长街送总理把骨灰撒入江河……在座的无一人不动容。那位年轻的女老师,她讲课从不翻书,也几乎没有板书,随意地在教室中走动着,更像是在跟我们聊天。她讲钱学森,把他的爱国情操演绎得淋漓尽致,甘愿放弃所有荣华富贵只为骨子里流淌的鲜红血液。她的每一堂课都给我以极大的震撼,我总觉得她并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倾注自己的情感,把一个个人物,转化成跳跃在我们幼小心灵中的世界观。
她从不要求我们考多少分,却让每个人都无比热爱语文。在她看来,学习语文更多的是一种阅读和享受,享受心底溢出的那一丝感动,是一种理念,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一切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她经常为我们讲到她的童年,讲到乡下生活的精彩纷呈,那个无忧无虑、却不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时光,但那时我并未意识到这些对我有多么珍贵,直到多年后我坐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面对着满满一黑板的板书发呆。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一个原本可爱的人物分析得那么透彻,为什么要把一本语文书记得密不透风才算对课文理解透彻。
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老师,能让我们把每一个考点理解得清晰到位,把文言文的每一个字翻译得准确无误,但我总觉得似乎少了那么一点什么。于是我开始寻找。课堂上,我用手捂住耳朵,小声阅读那些文字,试图用声音去领悟作者的情感,一个音节一个音节,一遍一遍,直到有一个瞬间它们一起喷涌而出,所有的悲喜都那样真切,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语文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组合,而是深藏于这些文字背后的情感。那些普通的白纸黑字背后隐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包含着多少物是人非,多少对往事的眷恋?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又有怎样的`波澜壮阔,豪情万丈?……但这些语文中最精华的东西,往往都被语文课忽略了。
最后一堂语文课早已结束,语文的世界却从未远去。
心学大师王守仁用一生告诉我们:就算你所挚爱的那个世界已经被磨砺得面目全非,也要坚持下去,并始终不忘自己最初的追求。这才是真正的热爱。当我用心写的作文被应试化地打上一个很低的分数,当那些千篇一律的“八股文”被言不由衷地写在纸上,我微笑着接受,我用心地记下每一个字的读音释义,用心地写完一张张漂亮的试卷。但我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会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写下我想写的文字,任情感汹涌,任它们在天明后化为一页废纸。
语文课作文 篇3
“叮……叮……”,铃响了,终于下课了。我期待着下课:下课不仅可以开心的玩,放松一下心情,更因为下一节课是语文课——胡老师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任务,上辩论课。他要求每个人都要做好准备,每个组都要做好准备。
上了厕所,不少同学们就迅速跑进教室。或把自己搜集的材料拿出来,看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或者凑到本组同学面前交流一下,甚至跑到其他组向优秀同学请教……一时间,教室里声音很大,有些闹哄哄的。但细听一下,那基本是同学们的争辩声,还夹杂着组长“安排人士”的权威声音——同组八个人中,哪四个人是正方,哪四个人是反方,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叮……叮……”,上课铃响了。胡老师刚一踏进教室,教室里乱哄哄的声音立即消失了,每个同学也坐得倍儿直,等待老师发号施令。
胡老师微微一笑,问:“大家准备的咋样了?每个组安排了发言顺序了吗?”六个组长不约而同的站起来,大声汇报:“准备就绪,请老师检阅!”全班哄堂大笑,胡老师的眉毛也更弯了。
然后按照惯例,课代表王东洋用扑克牌让组长们抽签确定各组辩论顺序。第一组的陈飞虎抽的'恰好是“1”,其他组的就有讲“小话”的:“啧啧,第一个上场的肯定心慌吃亏,得不了好名次的……”于是第一组就有个别同学埋怨组长“手臭”,搞得陈飞虎面红耳赤。胡老师轻轻瞟了一眼那几个只图说不图想的同学,问:“一马当先,难道是贬义词吗?”
第一组上台了。正方和反方个个口木仓舌剑,辩论很激烈。如果忽略其规范、文明用语外,简直有点吵嘴打架的意味。其他组同学在倾听的同时,禁不住为第一组的面红耳赤而好笑。胡老师呢,则把一激动就结结巴巴的贺德飞肩膀轻轻拍一拍,示意他要镇定……
接下来是第四组,那才是真正的激烈。正方和反方喊着各自的口号列队上场,眼睛盯着对方的眼睛,很自信,又很阴险似的。看着他们个个小老虎一样的劲头,我们猜测:表现最佳的一定会属于这个组吧?胡教师刚一喊“开始”,他们真是“惨”啊——个个都是人精似的,滔滔不绝嘴巴说得合不拢了……台下的同学忍不住哈哈大笑,胡老师也笑得流出了眼泪!
最后展示的是第三组。看到他们上台,其他组不少同学露出怜悯的神态:第三组的是清一色的女生——女生们都大都斯文,爱面子的,不会大声的争辩吧?事实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她们不仅一改平时的细声细气,而且口齿伶俐,思路清晰,让所有男生刮目相看。特别是陈琪口若悬河的辩论,让“四眼哥”熊昌新惊讶得眼镜都掉到课桌上了!第三组一结束,全班想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六个组辩论完毕,就评比最佳选手和最佳小组。第三小组当仁不让成为了最佳小组,左彬鹏在很多男生的羡慕嫉妒恨中荣获了最佳选手称号。胡老师在整个评比中没说一句话,临了却开了一句玩笑:“荣誉都被靓妹、帅哥获得了啊!”大家一阵哄笑。但转而一想,三组的女生确实是巾帼英雄,而左彬鹏观点鲜明、证据充分,平时又善于利用家住学校附近帮助同学们排忧解难,有什么理由不得奖呢?还有一点,他确实有点小帅。
最后,班长和课代表分别作了总结,胡老师也就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他们中肯的评定,既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让我们明白了自身努力的方向。
“叮……叮……”,下课铃又响了,同学们和胡老师说了“再见”,却舍不得离开教室,互相模仿、评价各自在课堂上辩论的情形……
这节课,不仅充分展示了知识结晶、锻炼了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凝聚了小组、班级的力量,陈琪、左彬鹏的出色辩论更是经典。大家畅所欲言的表达、开怀的笑声,更是把这节语文课一次次推向高潮……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