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语文课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课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课作文 篇1
我一直以为,语文课就是读书、写字、分析文章,却从没想到过语文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学习方式——“诗配画”,这种学习方式令我眼界大开。(点出觉得有趣的原因——语文老师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学过了《惠崇
周四下午,老师把一些画贴在墙报上,告诉我们第二节课为讲评课。听了这话,大家“呼啦”一下涌向墙报,对每幅画评头论足起来。内容不外乎是找些缺点作为笑料捧腹大笑一番,却很少有人想到要作好准备,以防止上课时老师突然“袭击”。(并未理解老师的用心。)
上课了,当老师让同学们谈谈对这些画的“高见”时,我们才忽然紧张起来。下课时的商谈阔论一下子忘得一干二净,每个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夏老师千万别叫我”。
被叫到的那位同学站在培报前苦思冥想,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来:“施薇的画儿是《春江晚景)。她画了鸭子、竹子、桃花、河水,但没画萎篱和芦芽。”说实话,这实在不是个精彩的评论,是那种没有话硬退出来的评论。谁知,老师却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赞许。
一只鸡蛋开了一个口,哪怕这个口只是一条缝,蛋清蛋黄还是会一点点地流出来。(形象、准确。)这位同学在启发思维这一点上实在功不可没。为此,大家的.思维渐渐活跃,课堂上的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
这个说:“温雯画上的桃花不是‘三两枝’,简直是‘三两树’了。”老师便笑着吟了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大家哄堂大笑。
那个说:“丁志峰画的楼台不像在‘烟雨中’,倒像在‘倾盆大雨’中。,下面有人补充:“而且这雨只在一座酒楼上空降下,其他地方都是阳光灿烂。”这使我想起了天气预报中的“局部有雨”这句话,丁志峰画儿上的大概是这种情况。
又有人指出“华冠冠的鸭子像天鹅,脖子老长”,“朱蓄的‘春江’成了‘春池”’,还有诸如“蔡臻把蜡鲜都画上去了,早春没有蜡料”等等。有些画儿看上去觉得很好,但还是被同学们挑出了很多“刺儿”。(初中作文)
这堂有趣的语文课在笑声中结束了。在这笑声中,同学们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从中也体现出了老师的匠心:教会我们细心观察,全面思考,把深奥的文章视为一幅浅显的画儿来琢磨。(老师的良苦用心终于被学生理解了。)
事实上,这堂语文课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理解文章的能力,还教会了我们应该怎样去领悟和发掘生活中的美。〔点明这节语文课所县有的深刻意义。)
语文课作文 篇2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读课文、知背景、明内容、品语言、悟情感”的基本模式,以为语文课也无非如此,只要把这些环节都走一遍,就达到了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干老师的《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让我们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以朗读促阅读
我们在课堂上也经常要求学生先把课文读几遍,一遍一个要求,比如,第一遍要梳理文中的生字词,第二遍要做到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三遍要求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之后也多次进行朗读,可谓是课堂上读声不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的目标真正达到了吗?或者说是否走向了一个深度?我们好多情况下总是为读而读,把一个外在的'感情整体外贴进文本,而不是依据语言文字细微的差异,及对这种细微差异的理解,用声音把它演绎出来,也就是说并不能真正的进行理解性朗读。
干老师十分注重理解性朗读,如《小露珠》一文第六段内容,干老师先让学生思考:谁光彩熠熠?谁生机勃勃?谁格外精神?之后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三句话“写的是什么”来学习朗读这段话,紧跟着追问下去:怎么样读出味道?怎么样读出画面?接着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指导,但不是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悟。
以写作促理解
文段中运用了三个比喻句,干老师循序渐进,先让学生自己体悟比喻句的前提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然后让学生进行三个比喻句的仿写:早哇, 的小青蛙;早哇, 的小蟋蟀;早哇, 的小蝴蝶。学生在仿写是答案可谓五花八门,干老师又适时引导,比喻句不但要注意“准确”,还要注意“贴切”。学生在简单的仿写中已经对比喻句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对文本中的比喻句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在阅读文本时,干老师总能让学生读得投入,悟得深刻。孩子们在散文的时空中经过与穿越,感悟“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是应追求永恒来实现其生命意义的”,懂得“真正爱鸟,就要让它回归大自然”,明确“人,不能丢失想象力”……在这样的深度阅读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情感得以激发,素养得以提升。语文一定要进行深度阅读!
语文课作文 篇3
都德的《最后一课》是民族的沦亡与精神的屹立,而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是早在小学毕业时就已经结束了。退回记忆最初的起点,那个真正给我一把通往语文世界钥匙的,除了阅读兴趣之外,还有一个人:我的小学语文老师。
二年级时的一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至今仍令我记忆犹新。老师没有去分析什么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而是开始讲周恩来的生平,从出身贫寒、立志救国到杰出的外交才能,从鞠躬尽瘁到十里长街送总理把骨灰撒入江河……在座的无一人不动容。那位年轻的女老师,她讲课从不翻书,也几乎没有板书,随意地在教室中走动着,更像是在跟我们聊天。她讲钱学森,把他的爱国情操演绎得淋漓尽致,甘愿放弃所有荣华富贵只为骨子里流淌的鲜红血液。她的每一堂课都给我以极大的震撼,我总觉得她并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倾注自己的情感,把一个个人物,转化成跳跃在我们幼小心灵中的世界观。
她从不要求我们考多少分,却让每个人都无比热爱语文。在她看来,学习语文更多的.是一种阅读和享受,享受心底溢出的那一丝感动,是一种理念,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一切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她经常为我们讲到她的童年,讲到乡下生活的精彩纷呈,那个无忧无虑、却不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时光,但那时我并未意识到这些对我有多么珍贵,直到多年后我坐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面对着满满一黑板的板书发呆。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一个原本可爱的人物分析得那么透彻,为什么要把一本语文书记得密不透风才算对课文理解透彻。
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老师,能让我们把每一个考点理解得清晰到位,把文言文的每一个字翻译得准确无误,但我总觉得似乎少了那么一点什么。于是我开始寻找。课堂上,我用手捂住耳朵,小声阅读那些文字,试图用声音去领悟作者的情感,一个音节一个音节,一遍一遍,直到有一个瞬间它们一起喷涌而出,所有的悲喜都那样真切,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语文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组合,而是深藏于这些文字背后的情感。那些普通的白纸黑字背后隐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包含着多少物是人非,多少对往事的眷恋?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又有怎样的波澜壮阔,豪情万丈?……但这些语文中最精华的东西,往往都被语文课忽略了。
最后一堂语文课早已结束,语文的世界却从未远去。
心学大师王守仁用一生告诉我们:就算你所挚爱的那个世界已经被磨砺得面目全非,也要坚持下去,并始终不忘自己最初的追求。这才是真正的热爱。当我用心写的作文被应试化地打上一个很低的分数,当那些千篇一律的“八股文”被言不由衷地写在纸上,我微笑着接受,我用心地记下每一个字的读音释义,用心地写完一张张漂亮的试卷。但我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会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写下我想写的文字,任情感汹涌,任它们在天明后化为一页废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