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七册作文教学教学反思
习作一教学反思: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了一些关于节日的资料,让他们了解他们所熟知的一些节日的民俗风情以及历史故事,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的同时,也开阔他们的习作思路。另外,教师相应地准备一些节日的图片,例如:端午节、春节等,并设立一些同学们看都没看过,连想都没想过的节日,如游戏节、水果节、玩具节、旅游节等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自己也来创设一个节日。这样一来,更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从收上来的学生习作,感觉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
习作二教学反思:
这次习作训练课,力求体现了“自主、合作、创新”的设计理念,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借助习作前说的训练和习作课上的口述作文,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习作三教学反思:
本篇习作的主要内容是向亲朋好友介绍自己的家乡,形式是书信。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例文了解书信的格式,并与他们一起总结出写信的格式要点。在弄清写作形式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介绍自己的家乡。这方面的内容孩子们应该是熟悉的,但也肯定存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先让大家充分讨论交流,让他们对家乡的认识逐渐化模糊为清晰,由大略到具体,然后教师再适当提示。当孩子们积累了较多的写作素材后,还要帮助他们精心取舍,整理好叙述的结构,确定好写作顺序和详略方案。当这些都胸有成竹时,也就比较容易写出较高质量的作文了。由于习作材料来自于学生身边,他们大多有话可说,再加上又动员他们将写好的信寄出去,不少同学兴致高昂,写得非常认真。这可是他们写的第一封信啊,怎么能马虎呢?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同学选材还不够典型,也有内容偏少,写得不够生动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教师再作个别指导。
习作四教学反思:
整体来说,对于这样的.安排,这样的指导,还算满意。但从课堂上也让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孩子们一方面能感受到同学们对“象声词”的喜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对象声词积累的缺乏。许多时候,想写的声音,都不能用准确的象声词来表达。因此,在我的课堂预设中,应该提供一个“象声词”库给大家,让他们有所积累,有所耳闻。这样,会有利于他们的写作,也有利于他们的提高的。
习作五教学反思:
首先,我注重了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充分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策略,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
第二,我注重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评价,给了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兴趣被激发,情感被陶冶,潜能得到发掘,思维得到解放。学生不仅会学得轻松,而且会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样,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注重习作方法的指导。我不是凭空说教直接告诉同学们用什么方法,而是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两篇例文,引学生自读、思考,来体会用自述这种方法来介绍的好处以及在自述的时候可以介绍那些方面。在评讲学生的作文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来体会文章中的一些好词佳句,从而引导学生来学会推敲作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关于作文教学,还有待进一步去学习、钻研。怎么样的作文课堂更加高效,采用怎么样的方式来进行评讲学生的作文,这些都是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需要不断探讨的,我将会不断摸索一条指引学生轻松作文的路。
习作六教学反思:
卡通,承载着孩子的许多欢乐和梦想。为卡通人物编故事这个题材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应该是充满兴趣的。上课伊始,当我用多媒体呈现出卡通人物的图片时,孩子们显得非常兴奋,谈到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他们也都很有话说,因此,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比较注重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激活学生生活积累方面,这堂课的预设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而在备课时让我感到困惑的还是如何指导“写”这个环节。是循规蹈矩地搬出老规矩?还是鼓励孩子们大胆想像、天马行空?还记得名师于永正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只要你写的是个故事,有头有尾,就是合格的作文。我也在想,何必一定要把孩子们限制在框框里呢?写作是源于心灵的需要,只要他们想到了,去写就好。因此,在“导”这个环节,我说的并不多。三十分钟的写作时间,很多孩子编写出了情节曲折、想像新奇的小故事。我把这些文章收集上来,一一欣赏,感到很欣慰。当然,这节课的设计比较灵活,更适合思维敏捷、知识面广的学生,对于积累不够丰富的孩子来说,应该还是需要更细致的“扶”与“导”吧。
习作七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无疑要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启发学生认识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性知识,从而使写作变成很有意义的事。作文教学,要能把学生的习作与他们的生活沟通起来,让生活既能成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又能成为课堂教学的归宿。在本次作文课的教学设计中,有一个前奏环节,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致观察课本上的几幅插图,在头脑中生发出一个令人震撼、发人深省的“影视片断”,并能将该片段通过自己的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出来。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再深入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用记忆去搜索,用心灵去感受那曾经感动心灵的一幕。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回忆与观察的过程,更是学生在习作中,让情感随着思绪不断深入,逐渐加温,最后情绪饱满、淋漓尽致地诉诸笔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