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话语文的作文
篇一:酸甜苦辣话语文
语文是一个将红未红、将熟未熟的苹果,咬一口,有点酸又有点甜;语文是一杯精心调制、酿造千年的佳酿,啜一口,一丝苦夹一丝辣。在这苦辣酸甜中,语文带给人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乐趣,如初阳掠地,雾绕烟霞。
初学写字,感觉语文是“酸”的。一枝笔,一页纸,机械地写着横平竖折。刚开始和笔成为朋友,两人没默契,写横便像弯眉,拉竖即成飘发,弄得自己胳膊叫酸,笔也和自己的手闹别扭。但是看着别人的手能娴熟地和笔对话,洒在纸页上的珠玑文字,于是就下“狠心”要学会写字。初接触语文,它给了我一个青苹果,让我不得不酸胳膊,而且情愿尝这份酸。
诵文读诗,心中的语文是“甜”的。读着“鹅,鹅,鹅”,口中的文字洋溢着一份幼稚的自豪,音外之音似乎在说:“你真了不起,能读书了!”心里就像撒了花蜜,又甜又快乐。《静夜思》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一度成为我口中的不落之词,朦胧的.,淡淡的。对古诗最初的认识,虽不能理解那如霜的思乡寒情,却在心底生出对古典文化的敬仰。读诗诵文,语文就是一块糖,只要略尝一口,便甜在心中,溢在怀里。
背诵古文,语文又呈现出“苦”的一面。古文虽音韵和美,读来抑扬顿挫,“之乎者也”却也情感丰富,古今语言差异有点大,背起来,还是感到别扭。可是,看着老师引经据典,古典诗文信手拈来,课常上“一唱三叹”、“眉飞色舞”,再加上“指手画脚”,可谓“声情并茂”。又禁不住对此很羡慕,便一头扎进这陌生的诗书海洋,来以“苦”作舟,找到这篇文章背掉它。背诵古文,语文真让人叫“苦”!
看古今,观事世,语文让人尝到“辣”!庄子的钓于濮水,楚君遣二大夫来谒,想让庄子做宰相。澄澈秋水澹澹,习习秋风扬扬,庄子轻轻一句“吾愿曳尾于涂中”,淡淡的语气,却让人尝到一股极辣的讽刺,以至于这“辣”能流传千古,让每一个人尝到后,都终身难忘!曹雪芹是卖这种“辣”的,鲁迅也是。语文,给人一种过瘾的“辣”!
酸甜苦辣话语文,语文又呈苦辣酸甜,这反反复复中,给人的是一种乐趣,一种启发!
篇二:酸甜苦辣话语文
眼中景,心中情,笔下珠玑粒粒明,浮云天际行。
一层石,千层浪,纸上波澜滚滚音,终日未息宁。
语文之境,丰富于它的化开化意造声造景;语文之趣,蕴含于它的察言察色悟事悟理;语文之情,精妙于它的品酸尝甜觉苦道辣:语文之酸楚,便是这世上疮痍的呻吟;语文之甘饴,便是这社会和乐的赞歌;语文之愁苦,便是这人间悲情的流露;语文之泼辣,便是这生活不公的控诉。
我相信,惟有真性情才能赋予语文以生命,然后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制成佳酿,愈久弥香。热爱文字的人,也是个懂得生活的人。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啊……”生活的辛苦早已佝偻了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艾青的文字不禁让人腮边挂上晶莹的泪珠。文字总以它独特的触感,撩动心底最脆弱的那根弦丝,诉说一个时代的沧桑与凄凉。“黛娥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用尽哀伤的字眼,倾吐着挥散不去的离忧。
似乎语文总是寂寞灵魂的吟唱,若其间闪现着高调灵动的音符,便觉得罕有而珍贵。毕竟,生活不尽是悲苦啊。孟郊及第,披着红花,坐着高头大马,也曾吟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杜牧秋游,驾着木车,也曾感叹“停车坐爱枫林晓,霜叶红于二月花”,喜从中来。文字让那份欣悦横穿时空。
语言文字不是借以扬名煊赫的风筝,而是世间酸甜苦辣的素描。如果说有一条路可以抵达心灵,雾海茫茫,那必以语言作舟,文字为桨;如果说有一剂药可以医好心伤,膏血汪汪,那必以语言作引,文字为汤。驾驭着笔墨的人,有一种飞翔的力量,能穿透这世间的辛酸悲苦,明晓这世上甘甜酥辣,然后把它们制作成舟桨,研磨成良药,幻化为诗行。
若是有人要我为语文写副对联,我会写上:“春夏秋冬笔间轮转,酸甜苦辣墨中交融。”横批是“洋洋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