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初中状物作文合集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状物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状物作文 篇1
正是荷花绽放的季节,它的华美、脱变与惊艳上场带给人赏心悦目的震撼和无限的遐想,像少女般婀娜多姿,争奇斗艳,竞相绽放。
这个季节,荷花长大,成熟,由一粒种子经过大地的养育与呵护,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它们依山伴水,在荷叶的陪衬下显得格外亮眼,粉嫩嫩的色彩泛出桃红色的笑靥,让人过目不忘,浮想联翩,尖尖的花瓣均匀地露出来,洒满满怀,有种“莲花宝典”的意境和“观世音仙天下凡”的浮想。
在平静的湖面,总有几只调皮的青蛙飘荡在我们的视线里,从一片荷叶跨越另一片荷叶,像是在欢呼雀跃,“夏天来了,终于可以有地方乘凉了”。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就是描述的蜻蜓对荷花的诱惑。为了抢镜,赏花的人群在飞奔,掏出武器“咔嚓”连拍式的把画面升级成了一幅幅形态优美的画面,纷纷打包装进了自己的行囊。
荷花,我想对你说,如此看来,你成了青蛙王子仰慕的偶像,你是蜻蜓休闲的伴侣,你是大自然喜欢的色彩,你是人们追逐的明星,习惯了你的出现并围着你嬉戏打闹,别样风情。
荷花,此刻多想赞美你,你的出现,让大地变得更丰富,更韵味。放眼望去,一幅广阔无垠的山水画跃然纸上,红绿相间,填满整个视眼,你用红绿色彩点缀着湖面,时而深情款款,时而含苞欲放,时而热情奔放,你的各种姿态都是你与生俱来的个性与常态。
荷花,我要赞美的不是你的美艳与色彩。我想说,不管气候多么炎热,地势多么险恶,你依然傲然挺拔,盛开在每一个枝头,直至覆盖整个湖面,你的绽放都是你胜利的微笑。我欣赏你的坚毅和刚强,如何在逆境中获得自我,如何挣脱世俗的残酷,你依然挺立在每一个夏季,这个季节是属于你的,也是属于每一个拥有梦想的年轻人。
初中状物作文 篇2
待到七月栀子花开之际,待到我告别了小学时代的林林总总之时,蓦地,我才发觉对这一切是那么留念。漫步在栀子花开的季节,怀念与憧憬,一并在心底蔓延,蔓延!
漫步在栀子花开的季节,漫步在童年幸福的回忆中,回忆起在刚入小学的时候,我是多么胆小地坐在座位上抽泣;三年级时,我和伙伴们多么快乐地在林荫道上又蹦又跳,在校园里洒下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课堂上,那样活跃的气氛,让我们不愿下课。到了五六年级,却忽的严肃起来了,“四大班规八大戒律”把我们锁得如坐针毡,不时用眼睛的余光瞄着手表,偷偷地进行“下课倒计时”,而一下课却又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这一切啊,有辛酸苦楚,更有甜美欢笑,有了泪,也有了喜悦,有了忙,也有了轻松,把童年的回忆装点得五彩缤纷。我不禁在阳光中笑。
漫步在栀子花开的季节,漫步在小学母校的依恋中。那一条条小路,那一片片草地,那一栋栋教学楼,那一位位可亲的老师,我对她是那么熟悉,熟悉她每一片落叶上的纹理,熟悉她每一朵花儿的芬芳,熟悉她每一阵风儿的吹拂,熟悉她每一缕阳光的生机与活力。六年的陪伴,原来是那般难忘;六载的光阴,转眼即逝,一去不返。怀念,六年间的母校的每一天;迎来,今日踏出故土的辛酸。我不禁在雨中心酸。
漫步在栀子花开的季节,漫步在中学生活的憧憬中。如今,中学的大门已向我敞开,我将告别童年的幼稚天真,迎来青春的勃勃生机,摘下红领巾,戴上让人自豪的团徽。那青春魅力四射的少女,仿佛正微笑着,想我走来!新生活换旧时代,新笑容改旧姿态,新闻采写新篇章,新闻才创新未来!在这个新天地里,我不禁在风中舞蹈。
漫步在栀子花开的季节,我回忆,我怀念,我憧憬,我面对。
哦!栀子花开的季节,一个飘散着馨香,让人留恋的季节;一个飞扬着花瓣,让人期待的季节!
初中状物作文 篇3
睡莲,好耳熟的名字呀!我常听别人说,却没见过,不知它长什么样,甚至连它的同类----莲花是什么样的也很模糊。
去年,我去舅妈家,才看过。
莲花的叶子突出在水面上,那迁细的茎支撑着叶子,叶子中衬托着几朵艳丽的莲花和花苞。那莲花真绮丽,话中心有一个圆锥形的.莲蓬。莲蓬的表面有几个圆圆的小点,莲蓬里的果实就是莲子。在莲蓬下似圆锥顶的那儿有个花蕾。
外面层层的花瓣衬托着莲花和花蕾,好似众星捧月。里面的花瓣很小而较多,中间较圆。外面的花瓣每片都紧紧抱着里面的花瓣,似乎有些支持者。虽然花瓣大小不一,但它们的颜色一样:白中透红,艳而不妖,清而不素。
睡莲与莲花相比差异很大。睡莲的叶子多数紧贴在水面,少数突出水面,大概是它的茎太嫩了,不足以托起叶子的缘故吧。睡莲的叶子很特别,比起莲叶,不仅小而且圆,大约只有碗口这么大,样子虽然以莲叶相比,却又不是因为它的叶子上有一道开口---从叶到中心开始一直到边缘。它的花和花蕾与莲花相比更是相差更远。睡莲的花蕾有一些像白玉兰的花蕾,只是稍微肥了点。外面包着一层浅墨色的瓣膜,不像莲花是黄色的,它的花蕾布局与众不同,有四五层,每一层的花蕾似一只平展着的海星,从中心到四周伸出许多触角,触角的末端稍稍翘起,越下层翘得越高。睡莲总是早晨8点多开放,晚上5点多闭合,第二天早上8点开放。一朵花能这样开了3、4天。大概由于这个缘故,人人叫它“睡莲”的吧。
睡莲与莲花不一样,但它们还是有相同的地方,就是它们都属于莲,都具有莲的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初中状物作文 篇4
我家老宅的前院里曾有一棵皂角树,树干有三米高,粗得一个成年人的双手抱不住,每个树枝上都长满尖利的刺刺,谁也不敢爬上去,整个树型就象一个尖而圆的蘑菇,墩墩实实的。记忆里在我们那一片庄户人家中那是最大的一棵树了。
春天来了,树上开满了土黄色的皂角花,虽不那么明亮鲜艳,却朴扑实实的,散发着清香的芬芳,遇到好天气,那些蜜蜂、蚂蜂、土蜂、牛蜂还有不知名的小蜂都飞到树上采蜜,走到树下就能听到“嗡嗡”声,象一首采蜜交响曲,又象晚上老娘的纺车声,隐隐的时而高时而低。大人总是交待:千万不要用土块去打那些蜂,蛰人很痛的,特别是那些大的牛蜂,厉害的很。但我和小伙伴们还是时不时地用土块去打那些蜂们,虽然打了以后赶快爬在地上隐蔽,但还是有被蛰的时候,哪个被蛰了就大哭小叫的,大人只好用仅有的清凉油或蒜泥抹在被蛰处,据说是可消肿止痛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真是贪玩呀。
到了夏天,树上挂满尖尖的小皂角,嫩绿嫩绿的,在细小的树叶衬托下绿油油的一簇一簇的,煞是好看,树冠更显的高大,叶子更显的细密,到了中午,树冠的荫凉要遮院子的三分之一,微风吹过,凉凉的很是惬意。大人就在荫凉下捡麦子,小孩则用农村那种旧式的长布袋铺在院外的荫凉下,或躺或坐,一边玩,一边看着场里晒的麦子,防止鸡和猪来“捣乱”。
秋天到了,树上挂满快要成熟的长长的皂角,大约有一寸宽,最长的有七八寸,最短的也有二三寸长。虽然还是深绿色的,但已经可以用来洗衣服了。人们就用皂角来洗衣服。使用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皂角打碎放到盆中,倒入开水后,将衣服泡到里边,停一会儿,再揉搓一番,拿到河里淘净。就象我们现在用洗衣粉一样。一种是在河边的洗衣石上,把皂角敲碎直接包裹到衣服里,用棒槌敲打一番,再揉搓一阵,衣服就泛着白沫,到水里一淘就净了。老家的邻里关系很和谐,人们勤劳而朴实,平时谁家要洗衣服了,打声招呼,就用竹竿从树上打下一些皂角,然后背着皂角和衣服就到河里去了。
到了秋末,皂角成熟了就变成了黑色,去污作用比初秋的皂角更好。记得有一年,家里经济实在紧张,我和父亲就把皂角全部打了下来,拉了满满一架子车,拉到集上两毛钱一斤,一会儿就卖完了,父亲数数有几十元呢!那时蔬菜就几分钱一斤,卖皂角的钱可给家里救了急。
如今, 人们早已告别了用皂角洗衣服的历史,但那时的情景已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初中状物作文 篇5
听说过泰山的雄伟,看过华山的险峻。生在湘中,最忘不了的却是家乡的山。
家乡多山,可都是些小山。因为山小,自然不可能有大气的名字,所以随随便便拿些动物或植物来命名。燕形山,远远望去,真的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最传神的还是它的头,微微扬起,似乎在呼唤前方的小燕子。老牛山,不是形状像牛——传说有一头老牛耕了一辈子地,最后累死在田里,主人不忍吃肉,把它埋在此山,后来人们就把此山称作老牛山。狗头山,其头像狗,却连着一个威猛的身躯,很容易使人想起那句“画虎不成,反类其犬”的成语。黄土山,当然是因山上的黄土得名。竹子山,山上并不都是竹子,也有杉树、杂木,梅、菊这些和竹子有“亲戚关系”的自然也会在山上“安家落户”。还有些山,干脆就拿村民的姓氏来做山的名字。比如,周公山、毛家老山、李家岭、赵家峰……等等,不一而足。如果站在高处看这些山,有一个很不错的比喻——就像大海里的波浪,望不到尽头。只是这些“波浪”是静止的,颜色也不单一。山与山之间是水田,常见乡民耕种,时闻稻麦飘香。一条条小溪环绕在山脚,溪水清澈,鱼虾成群;溪上有小桥,桥头绿柳成荫。山脚下,是农舍、楼房,这些房屋依着山,像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孩子。
从小就喜欢家乡的山,不是因为它低矮、奇特的外表,而是它“丰富的内涵”。
山上有树,大部分是松树,也有杂树,最多的却是灌木和杂草。灌木杂草丛中,有时会冒出一棵不知名的果树,上面挂满红红的果子,像正月十五的灯笼。山上也有花,有叫得出名字的,有叫不出名字的;有黄色的,有紫色的,有红色的。这些花赶趟儿似的,一批接着一批,这批谢了那批又红,一年四季山花烂漫。树林里有蘑菇,像一把把小伞,煞是可爱。野蘑菇味道鲜美,人人爱吃,如果晒干收藏,等几个月拿出来,又是一道美味。竹笋则分春笋和冬笋,不管是哪种笋,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菜。竹笋也像野蘑菇一样,可以制成干笋。掏鸟窝,对于我们这些调皮鬼来说,比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容易得多。家乡的山中,不要爬树,在杂草丛中就能掏鸟窝。如果运气好,还能看到羽毛艳丽的野鸡,白色或灰色的野兔。野鸡很笨,伏在草丛里,一动不动,还以为人没有发现它。等到人渐渐靠近,它才惊慌地跃起,但为时已晚。兔子非常胆小,一见人,就拼命跑。有些聪明的,往坡上跑,眨眼功夫,就消失在草丛里;也有笨的,一个劲往坡下跑,没跑多远,一路筋斗往下翻,自然就成了人们手里的猎物。
山上最多的是小鸟,黄色的、白色的、黑色的、带花纹的,什么颜色的鸟都有。这些鸟警惕性很高,只在树上飞来跃去,偶然飞到草丛中寻虫子,稍有风吹草动,就箭一般地飞向树梢。斑鸠个头大,胆子也大,常常“拖儿带女”在地上寻食,像闲庭漫步。所以斑鸠往往成为村民饭桌上的山珍。马蜂窝却是最不想碰到的。这山里的马蜂也随意惯了,不只在树上筑巢,有些也在草丛里安窝,一不小心碰着了,头上往往会被蛰几个包,痛得哭爹喊娘。
这些只是山的一半“风景”,山的另一半“风景”又有不同。
如果说,山的一半“风景”是大自然赠予,那么山的另一半“风景”则是人创造的。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我们这里人多地少,家乡的这些山,就成了我们主要的生活来源。山上,几乎毫不例外都是野生植物和农作物并存。一层层梯田,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腰。梯田里种水稻,也种小麦,有时,还能看到雪白的棉花。在我的记忆中,梯田里的水稻总是稀稀拉拉,有村民戏说:收的稻谷要比种子多一半。小麦长势倒是不错,只是产量也不理想,收割后,大部分送到了粮站,小部分磨成了面粉。棉花则可算稀罕之物,因为家乡少粮,地里种棉花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我曾经读过一篇叫《江南雪》的散文,作者把棉花和雪联系到了一起,后来又把棉花、雪扯到了家乡和摘棉花的奶奶身上,没想到作者笔下的棉花那么美,蕴含了那么深的感情。可我家乡梯田里这些棉花,却简单得多,常常变成我们脚上的鞋子,或身上的棉衣。犁园、桔园、茶园、桃园,散布在不同的山坡。春夏桃李争艳,秋季金桔飘香。桃园、梨园、桔园,是我们这些孩子的最爱,瞅空溜进园里偷几个水果,那也不算大事,被守园人抓住了,最多在家里吃一顿“笋子炒肉”。茶园一般是不进去玩的,没有好吃的果子,谁能有兴趣?就算追蝴蝶,还担心踩着菜花蛇。有一次,一个小伙伴在茶园里追蝴蝶,结果踩到了一条菜花蛇,吓得摔到在地,碰掉了一颗门牙。
除了那些园和梯田,山上和山脚大部分是村民的自留地。
自留地里以种蔬菜为主。辣椒、茄子、豆角、南瓜、萝卜、白菜……这些蔬菜应有尽有。村里人一年四季吃着蔬菜,吃不完还能制成干菜、腌菜。虽然蔬菜比不上大鱼大肉,但能填饱肚子,延续生命,让我们身上长肉,脑子里长智慧。小时候,母亲总是把蔬菜做成不同的口味。比如茄子,她有时煎,有时炒,有时还做成茄子泥。同一种蔬菜,做出不同的口味,虽然油少了一点,却也能让我们胃口大开,吃得津津有味。
自留地里也种一些杂粮,比如红薯、高粱、大豆。红薯,有段时期是乡下的主粮。那时父母嘴里常常挂着一句话:红薯半年粮。这话一点也不假,小时候,我们几乎就是吃着红薯长大的。说实话,红薯、高粱饼吃多了,实在不好吃,可父母总是板着脸逼我们吃。看着父母每天起早摸黑在自留地里劳作,累得皮包骨头。我总是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辛辛苦苦种这些并不好吃的东西呢?
其实我不知的还有很多。我曾天真地问一位爷爷辈的长者:“山上这些地是怎么来的?这些地有什么用?”那长辈说:“这些地有什么用?你这是忘本!这些地是怎么来的?你以为这些地是天上掉下来的?告诉你,这些地有些是祖上留下来的,大部分是村里人用锄头一锄一锄挖出来的。那些年,粮食少,又有自然灾害,经常闹饥荒,饿死了不少人。为了吃饱肚子,为了活命,只有向山讨吃,所以,村里人就在山上开荒。为了这些山坡地,村里人的手、脚、和肩膀都磨掉了几层皮。有人在开荒时累病了,有人在开荒时摔断了手脚,还有人死在了开荒中。有个叫太安的,按辈份,你应该叫他爷爷,他生了六个子女,上面还有老娘,为了养活一家人,他是想尽了办法。后来,他领着大伙开荒,可开荒的活儿刚干了一半,他就累死了。我们这里自从有了这些山坡地,村里就很少饿死人。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们不知道这些山的好啊!我听我父亲说,以前碰到灾年荒月,这些山上的树皮和野草帮着渡过了难关;还有,你去想想,如果没有这些山,没有这些山坡地,有多少人会被饿死?你们会顺利地长大?说起来,这些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
长辈的话如醍醐灌顶,这些简单的事实和道理不是我不知,是我的眼里只有高山,只有远方,我的心灵从来没有触及家乡这些毫不起眼的小山。
是的,家乡的这些小山,给过我们快乐,给过我们四时鲜果,给过我们粮食,给过我们衣服和鞋帽,陪伴我们长大;家乡的这些小山,使不少人在饥荒的年代保住了性命,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乡下人;家乡的这些小山,山上的园、梯田、自留地,后来被承包,改种,又使不少人走上了富裕之路。
默默无闻,倾其所有,毫无所求。这就是家乡的山!
如今,人们衣食无忧,山已经被人遗忘。家乡的山也变了模样,山坡上的园、梯田、自留地早已荒芜,杂草丛生。有的山被撕裂,有的山被截断,有的山被推倒。山脚下的房屋,瓦楞间长了杂草,墙上爬满了青苔,房子的主人像那些翅膀硬了的燕子,或飞向了远方,或随着季节的变换南来北往。
可家乡的山依然守着岁月,守着风雨,绿成一道绚丽的风景。
每当看到家乡的这些山,我就会想起那个为了后代能吃饱累死了的太安、那些朴实的村民、还有生我养我的父母。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青山,是不会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