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状物的作文

2021-09-01 21:42:11
有关写状物的作文4篇

有关写状物的作文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状物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写状物的作文 篇1

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在百花之中,中国人偏爱梅花、偏钟情于梅花呢?是因为它美的缘故么?是的,它的确很美: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孤芳自赏、纯洁无瑕。像一只骄傲的天鹅屹于冰雪间。“千白丛中一点红”。开得刺眼,开得高傲;是因为它美的别具一格的缘故么?是的,它的美的确与众不同。它的美,比起娇艳的牡丹、绚丽的月季、清秀的荷花来说,别有一番风味。是的,即使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丽、不如桃花艳丽,但它的确很美,它的美绽放在风雪中,盛开在风雨里。开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于是当人们饱赏百花之俏丽,走出门外,看到这株傲于风雪之中的红梅,谁能不为它倾倒?谁能不被它征服?谁能不被它别具一格的美丽所吸引呢?是因为它美的精神的缘故么?是的,中国人爱梅花,是爱 梅花傲雪斗霜的精神,爱梅花谦逊的精神。爱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爱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爱它不怕困难,于无声处,傲然挺立。爱它甘愿在幕后无私奉献的心。爱的是梅花有灵魂、有骨气、有品格的精神。梅花之所以能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因为这种傲雪斗霜、谦虚乐观的精神!

中国人偏爱梅花,是因为红梅于中国人有相同的精神。有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精神。那血色的梅花,开得那样娇艳。它敢与风雪争斗,感与风雨撕杀。她是春姑娘的'使者,不怕冬姑娘的胁迫,傲然于天地间,飘撒春的芳香、播种春的种子。当大地终于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春姑娘时,她却静静地消逝,化作脚下泥,只留一抹余香荡漾于天地间。看百花齐放,听百鸟齐鸣,看春满大地便欣慰地走了。于是“落红本是无情物,明年冬天再见花。”它的一生就像一部充满欢乐与悲愁的乐曲,从飘舞的雪花奏到缤纷的百花。

写状物的作文 篇2

我喜欢的花儿是梅花,当万物都在大睡的时候,只有它为冬天增添了一点生机,平添了一点美丽。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公园里的池塘开满了粉红色的荷花,七月栀子也像赶集似的来到了炎热的夏天。然而,冬天这四季中最没有生气的季节,给人的感觉是无边无际的白茫茫,天地都被银装素裹着。此时夏天的那些花早已成了枯枝败叶,失去了往日的美丽。而在这漫天飞雪的季节里,却独有梅花在悄无声息地挺立着。它那高而细的枝干,丝毫不受风雪的影响。傲雪临霜,充满了豪情,坚强不屈,任凭风雪的吹打,这就是我喜爱梅花的原因,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 梅花》。 ◆分享好文◆

虽然冬天那么寒冷,以至于有的人们都懒得出门,而梅花却在风雪中,在那细而高的枝头上,开着浅粉色的小小的花,而这小小的花所象征的精神,比那夏天中娇艳的石榴、荷花、栀子要高贵得多。它那淡淡的芳香,浅浅的粉色,给在风雪中迷失方向的人增添了信心和勇气,使迷途中的人感受到了梅花的坚强不屈,傲雪凌霜。这使我想起了王安石写的一首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我爱梅花,不仅爱闻它淡淡的香味和欣赏它那小小的花瓣,更被它那精神所折服。

写状物的作文 篇3

看到柳絮,不禁想起了初中时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一段往事。

几个爱好写作的同学在一起共同构思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又是柳絮飘起时”,虚构了一对情窦初开的少 男少 女,他们怎么相识呢?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了半天,最后决定把故事背景设计成柳絮飘飞的时节,男孩子 随口吟 一句“杨花榆荚无才思”,然后不经意间让女孩子接上一句“惟解漫天作雪飞”,于是开始了一段懵 懂、纯洁 而没有结局的故事。

少年时代的心事,谁能说得清呢?

现在想来,当时之所以挑这两句诗,大概是因为青涩的年纪里固执地认为飘飞的柳絮代表着一种飘渺无边 的思 绪,大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蕴含其间,所以才对它情有独钟吧。

后来才发现,对飘飘柳絮情有独钟的不只是我们那帮少男少女,更多的是古代的诗人呢!

印象较深的是和谢家宝树有关的一则故事。

东晋时的名士谢安有一次正在给他们的“谢家宝树”们上课,忽然下起雪来了。谢安就想趁机考考这些“ 宝树 ”,于是随口吟了一句“飘飘白雪何所似?” “宝树”侄子谢朗应声而对“撒盐纷纷差可拟”,谢安认 为不够 好。

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声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句深得谢安的欣赏,断定此女日后必定文采出众。 这就 是有名的“咏絮”佳话,这个深得谢安赞赏的才女就是谢道韫。

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即使用我们普通人的眼来看,也能高下立判。把雪比作盐,只是形似,而谢道韫把雪 比作 柳絮,则不但形似更是神似了。盐有一种重量感,哪里有柳絮因风起的飘逸和优美的意境呢?

后来,因了谢道韫,“咏絮才”成了有才气的代名词。这时,大家是否会想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判词 ,曹 雪芹给她冠以“堪怜咏絮才”,那是对林黛玉文学才华的高度褒扬。

诗歌史上,有才华者比比皆是,他们可不舍得错过柳絮这个优美的意象,所以,柳絮成了历朝历代诗人争 相歌 咏的对象。

因为柳絮和柳的宗族关系,柳絮不免也和柳一样带上了离别的印记。最典型的当属隋代民歌《送别》诗: “杨 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诗歌借用柳枝和柳絮传达了盼 望离人 早归的思绪,那飘扬的离思可不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唐人郑谷的《柳》亦有类似诗句:“会得离人 无限意, 千丝万絮惹春风。”春风骀荡,柳枝摆动,柳絮翻飞,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离绪。在诗人 看来,这是 柳树柳絮领会了离人的情意,为了表示对离人的同情,才故意去招惹春风的,柳絮的缠绵多情跃 然纸上。

絮者,轻柔的代名词。阳春三月,柳絮轻轻忽忽从树上飘然而下,悠悠落地,缠绵缱绻,风流多情,在诗 人的 眼中也就多了几分风雅。这柳絮入了诗便也有了几多韵致。宋代诗人晏殊的《寓意》中有脍炙人口的“ 梨花院 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句,这句诗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柳絮也因 此多了几 分风雅之情。白居易曾有诗云:“谁能更学儿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虽然诗人是以此感叹自己 已经失去童 年,无法再去追寻的怅惘,但是,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儿童捉柳絮的怡然和逍遥,也不失为一 种雅致的生活 情趣。

当然,因为柳絮本身随风而逝,飘荡无依的特性,与很多客居异地,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命运颇多相似之处 ,很 多诗人也把柳絮作为身世飘零的象征。不由得想起了《红楼梦》的林黛玉,林妹妹本就是多愁善感之人 ,所以 见飞絮飘泊无定,伤世感怀,不禁发出了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的哀叹。 想来,林妹妹孤单 一人,寄 人篱下,虽则有外祖母疼惜,但生性敏感再加上非愁即病,有这样的感慨大可被我们理解。又如文 天祥《过零 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妇孺皆知,诗人用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 的柳絮,把浮 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孤苦可知,令人心生戚戚。

既然诗人如此钟情柳絮,所以其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我个人还对一些词 句倍 加珍爱。最使我折服的比如贺铸《青玉案》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句 。词人将闲愁比作满城飘扬的柳絮,真是恰切之极。再如宋东坡本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可是做起婉 约诗来也 是愁肠百结,动人心魄。他的《水龙吟》中“似花还似非花”的精准描述和结尾“细看来,不是杨 花,点点是 离人泪。”的倾诉,每每读来,总能使人心生凄凄惨惨之情愫,欲读不忍,欲罢不能,纠结不已 ,真真达到了 诗歌动人心肠的最高境界。

放眼窗外,绿意盎然,不觉已是暮春时节,柳絮也早已踪影全无,空留多情之人在此凭吊哀叹。但是,作 为一 种诗歌意象,柳絮却有着永久不散的魅力,无论是古代的文人骚客还是今天的凡夫俗子,总会有人记起 它。

我想,在某一个时刻,柳絮一定还会荡漾在某些人的心底,永久地飘飘洒洒。

写状物的作文 篇4

暑假开始后几天,我跟妈妈去她山里的同学家玩。在青山绿水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山里的那条大狗。

山里的大狗有扇子般的耳朵、珍珠般的眼睛、樱桃般的鼻子和长满锋利牙齿的大嘴,浑身黄黄的。那只大狗一见到我就“汪汪”直叫,要不是阿姨把狗赶走,我还真不敢进去。可过了一天,大狗见到我就不叫了,反而摇摇尾巴看着我——大狗跟我熟了。

这条大狗吃的是一锅剩饭,它要想吃肉啊,只能坐在我身后可怜兮兮地望着我,这样我就会把啃下的肉骨头扔给它。它一吃完饭就出去玩,跑得远远的,远得甚至连主人家也找不到它。不过,每当吃饭时,它都会准时回家。看着它自由自在的样子,我不禁想起了我们小区里的贝贝。

城里的贝贝耳朵尖尖,鼻子偏小,嘴巴里的牙前两颗最大,后面的牙依次小下去。它毛色雪白,不像山里的大狗不洗澡,还得洗泡泡浴,条件都快比我好了!城里的贝贝被关在门里,见到陌生人只是盯着看,不会叫,更不会咬;见到熟人不会摇尾巴,而是跑过去蹭熟人的腿。城里的贝贝只要用爪子抓一抓冰箱,主人就会给它一些火腿肠。可它只能被主人用绳子牵着在小区里走一走,而且这样的待遇一个月难得几次。

山村里有个姐姐叫邵佳丽,她比我大半年,她一做完作业就出去玩。我呢?双休日还要上一堆培训班,而且做完作业再三恳求父母才能出去玩。你们说,我像不像城里的贝贝、邵佳丽像不像山里的大狗呢?

《有关写状物的作文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