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奶奶家所在的整个村田里种的基本上都是长着锯齿形叶子的梅干菜。
梅干菜刚长出来时并不是黑色的,而是与其他长绿叶子一样,是绿的。即使干枯了,也是黄的。它叶子的边缘向放大的锯子,一齿一齿的,但又不像龙舌兰那么锋利,样子有点像水草。
等他长得很高了,成熟了,便将它连根拔起。然后拿回家把根切掉,再用水洗干净,接着放到有阳光的地方,晒到表面没有水分即可进入下一个环节:剁。有的人家会买一台专门用来做梅干菜的机器。只要按下了开关,机器就好像牙齿在咀嚼食物一样,发出“咔咔咔”的声音,把菜剁碎,而菜又会发出清脆的“嚓嚓”来回应机器。等所有的菜都切完了,就要拿一大袋盐撒在上面,不停地搅拌,直到把盐混均匀为止。最后再把它们腌起来,用石头压住,挤出咖啡色的汁来。压轴戏才是最重要的。人们把腌好的梅干菜晒起来,均匀地铺在一块很大很大的布上,然后用五齿钉耙不停地翻,一天要翻晒四五次。放完再把它们倒进麻袋里,第二天接着上。一天又一天,梅干菜的颜色从绿色变成了黄色,由黄色变成了棕色,终于变成了我们可以吃的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觉得美味可口的梅干菜,真是来之不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