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里的老物件越来越少。有一些可能搬家时扔掉了,有一些可能放在了不起眼的地方,渐渐地被人遗忘了。有天,我在家里走动时,在杂物间里,看到了一个柜子,有点老,有点旧。它就像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无精打采地靠在墙边。
我询问奶奶柜子的由来,奶奶还记得很清楚,说这个柜子是1981年买的,是她结婚后置办的。哇!我算了一下,到现在它已经快40岁了。比我爸爸差不多大。这个柜子经过岁月的磨砺,红色的漆开始掉落,露出了金黄的木头。
这个柜子分上下三层。最上面的是最主要的部分,里面用木板上下隔开,用来放每天吃不完的剩饭剩菜。为了防止晚上老鼠偷吃,外面又装了六扇竖的门。这门可精致了,不但雕了格子,还有雕了停在枝上的小鸟。中间一层是三个抽屉,每个抽屉可以放不同的东西。我打开最左边的一个,里面还有一些杂物:生了锈的剪刀,褪了色的线团,还有一些不知装什么的小瓶。最下面一层用细细的木条隔开,用来放刚洗好的碗和盆,便于它们沥干水份,保持干燥。这样的设计真是既实用,又合理。
奶奶说不要小看了这个柜子,它实在是来之不易的。“以前我们家很穷的,我白天去广播站工作,晚上回家干完家务还要做针线活,然后把钱一点点攒起来。有一天,下了很大的决心,去镇上把这个柜子买了回来……”奶奶告诉我,“那时候条件不好,像这样一个柜子,可是家里最像样的物品了。现在看起来不起眼,但我可不肯扔掉。”
这个柜子被放在老家的楼下一层,还能放东西。我们至今还留着,因为它是奶奶的一个安慰;它也是一件纪念品,包含着贫苦生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