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实习体会:作文教学有感
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是很重要的一关,那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在实习快四周的时间中,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确定中心,选择材料
首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明确内容和要求,然后对切合作文题目的材料进行选择。初中阶段的作文分为记人、叙事、写景、写物几个大类。例如上周作文课《写出人物的精神》这一类作文,要记人,要叙事,教学内容强调在作文中要注意三点,第一,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第二,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第三要在作文中加入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写人的话一定要选择现实生活中最熟悉、对自己影响最大、最难忘怀的人来描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内容丰富、生动感人,同时,这就避免了辅导作文时教师盲目地读范文、学生模仿照搬的情况,使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不受束缚。
第二,构思和结构安排
确定了中心、选择了材料后,怎么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重点写,那些略写,全文怎样分段,怎样开头和结尾,用什么顺序和方法组织材料等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在作文辅导时都要具体阐明,告诉学生。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选择典型事例,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记事的文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景的文章,一般按照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描写,使人读后仿佛身临其境;写物的文章,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给人以清晰的轮廓,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例如写《难忘的一件事》,按时间顺序写,可以先写事件起因,再写经过,后写结果;也可以先写结果,再写经过,最后写起因。至于开头和结尾,一般要求言简意明、前呼后应。
第三,语言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文章通过语言的运用来表达思想,积累是语言运用和表达的必要基础,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语言生动、形象、更谈不上写好文章。平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广泛积累知识,遇到好的词语和句子就把它们摘录下来。学生要虚心学习,多读、多记,只有这样,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其次是修辞手法的运用,一篇好的文章,肯定会有一些生动的句子,这些句子通常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我们辅导写作时,也要善于引导学生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逼真。还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都可以起到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
总之,作文就是要多写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