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后有感作文3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体会,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后有感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后有感作文 篇1
向大家介绍一本书,名为《厚黑学》。被林语堂先生称赞为“世间学说,每每误人,惟有李宗吾铁论《厚黑学》不会误人。读过中外古今书籍,而没读过李宗吾《厚黑学》者,实人生憾事也。”由此可见,《厚黑学》对于爱好读书之人,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不得不承认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学》中内容涉猎之广,先生之博学,见解之深刻,已经让我不足以用语言概况。首先,这本书的内容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其次,先生以新颖的写作方式融合了独到的见解,让该书以耳目一新的方式呈现于人前。最重要的一点,在这本书中,我学习到吾生于世,必须要有自己的做人做事的准则,正所谓无规矩难以成方圆。
愿与君共勉,一起在《厚黑学》中得到各自不同的领悟,以启迪人生。
读后有感作文 篇2
读了《穿越茫茫大草地》这篇文章,让我感觉到过气候变化无常、缺少水源、遍地沼泽的草地时是多么危险而又艰难困苦的一次漫长的旅程啊,那里地质松软,一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潭。
这次旅行不仅体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互相帮助的品质,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那是我们现在的孩子最缺少的东西啊,但是红军却坚持了下来,这种精神真可贵啊。
一路上,不知有多少红军战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有的陷进了泥潭,并永远的躺在了那里;有的战士一路上饥寒交迫,实在是走不动路了,就永远地坐在那里,被冰雪冻结得与天地融为一体,成为了一座晶莹的雕塑……还有一些战士以坚定的革命信念,蔑视一切困难,顶寒风,冒大雪,啃牛皮,吃野菜,终于走出草地,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所以,如果没有他们,哪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哪来现在的天下太平?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在学习上一样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长大以后做一名祖国的栋梁之才。
在过草地是的时候,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名小战士不小心踩进了泥潭里,身子渐渐下沉,他知道自己不行了,把枪往其他战士那儿一扔,对他们说:“别管我,你们快走,告诉我的家人,好好活着,革命一定会胜利的。”但是其他战士哪能见死不救,一名战士上去救了,草丛塌陷了,自己也陷了下去,又一名战士去救,也陷了下去,最下去四名战士,其他战士想办法救援,可只救上来一名战士,其余的战士永远的睡在了这块草地里。其他战士只有擦干自己的眼泪,鼓起勇气,继续搀扶着上路了。这个情节让我了解了一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谁有困难,都要想一切办法帮助他,不能自私自利,我们大家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要同心协力克服眼前的一切困难,发扬红军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品格,这样大家在一起学习才会十分的愉快。
但是,在红军中却也有逃跑主义者,就像张国焘采取逃跑主义,害得红四方面军不得不三过草地,由于粮食奇缺,原来计划用10天的时间到达阿坝,结果用了20天,使红四方面军遭受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我认为像张国焘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他给红军这块鲜艳的红旗上抹黑,我觉得像张国焘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参加红军,红军应该是把个人的利益放在人民利益的后面,这样才是一名真正的革命战士。所以我从小就要学会奉献,时时记住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从现在开始培养长大以后有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一个为社会作奉献的人。
在过草地的时候,红军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们虽然知道过草地那是九死一生,但是他们把人民的利益想得高于一切,甚至超过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北上抗日,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救出来,他们用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换来了全民族的解放,让倭寇永远地滚出了华夏大地,让广大的中国人民从此过上幸福、快乐、太平的日子。我在学习的征途中也要学习红军那种不怕困难、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长大以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让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读后有感作文 篇3
我用了四天读完了这本名著。
因为阅读的是未删减版,所以里面的内容要更加丰富繁多。文章大概讲的是一个英国青年鲁滨孙从小喜欢航海,曾离家到各地航海旅行,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一次航海中,整条船在太平洋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鲁滨孙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鲁滨孙在岛上独立生活了28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生产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作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接受的困难。
令我印象犹深的是,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生动仔细地描写出人物的心里活动,让读者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鲁滨孙在遭遇险难,孤岛求生的艰苦生活和其内心的坚毅勇敢。
整本书通读下来,更多的是惊讶。在荒岛上居住35年,没有食物、衣服、居所,只能靠自己的生存能力去维持生活。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一个良好乐观的心态,去看到生活的曙光。
在第一次阅读前,我大概了解了主要内容,又翻看了一下目录,挑选了一章自己感兴趣的情节提前阅读——这是我的阅读习惯。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第七章“劳动创造”,因为好奇在遭遇灾难后鲁滨孙为什么还能看到希望,去自力更生。
故事进行到这里,鲁滨孙确信被搭救的可能性已经几乎渺茫了,他在思索一番后决定利用身边的资源让自己存活下去。他在勘察完岛上的情况后,先是为自己找来了食材;紧接着又利用地形建好了住处,制作了面包等食物;还用枪打来了许多野味;并驯养了捕捉的小野山羊。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鲁滨孙开拓了一片荒地,种上了谷作物。还砍下了一棵大树,造出了自己的独木舟。
这是他在孤岛上的劳动所得,在最艰难的情况下。
在遭遇不幸时,他并没有被困难击倒,反而把那渺小的希望逐渐扩大,充分利用自身能力,维持生命。我认为他度过了两道难关,心理上的难关。一是在身无分文时,没有绝望的念头,而是决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二是在自己寻找制作生活用品时,不管环境资源多恶劣,总是在积极思考解决这些难题。这两关鲁滨孙过得都特别漂亮!这也许就是人物身上最大的特点了吧:不放弃,不绝望!
等我把整本书看完时,看到了鲁滨孙身上的很多特点,但我依旧确信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最初的那一章里看出来的:坚毅勇敢,永不言败。鲁滨孙是在航海时遭遇灾难坚强克服,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是这样的。当遇到棘手的难题时,不是放弃撒手,而应该是勇敢去面对,用上自己的有利条件,靠着双手和大脑去解决问题,不是吗?
谢谢鲁滨孙,你的神奇经历,给了我遇到难题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