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读论语有感作文合集六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论语有感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论语有感作文 篇1《论语》这本书是关于孔子还有许多名人在有生之日说的各种对我们一生有益的哲理。【应改为:“《论语》这本书主要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对我们的人生很有启示的作用。”】于是【把“于是”删去也很通顺。】我很快就把这本书给浏览了一遍,【“其中”的前面应有一个全面的概括,不然,前后联系不紧密。可以加上:“真的,这本书尽管是古文,但很是通俗易懂,况且书中还有注释及补充故事,我一下就明白了很多,”】其中,有一篇令我深有感触。他是这样说到的:【应删去,免得与下文重复。】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释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行不通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这句哲理,具体【话的意思】就是讲人的一生要讲信用,如果不讲信用,那么他就等于没有了人最重要的品质。我听了【读到】这句哲理,隐隐约约想到了一件和这一句话相照应的一件事。
那一次,我的兄弟黄子航在和我玩弹橡皮。他拿着一块很大的橡皮拍着桌子,说道:“黄汉阳,你有本事就用橡皮把我的橡皮震飞。要是你能把我的橡皮真的震飞的话,我就给你十块钱!”我听了,灵光一闪,便站起来冷静地【心头一震,“蹭”地站了起来,】对他说:“真的吗?”“真的!”他点了点头,态度还十分坚决。顿时,我心中对黄子航和我开玩笑的戒心降低了。我伸出双手,用眼睛瞄了瞄敌人,便神速般地用手震了过去。“啪!”一声巨响带动着黄子航的橡皮一起飞了出去,这一场面使黄子航变得一脸的不可思议。过后,我将左手伸到黄子航肩膀边,“钱!不许赖账。”黄子航回过神来,便说:“兄弟,但是我们没拉钩啊?”【这里写得非常细致,好,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听了,简直【有一种被戏弄被污辱的感觉,这个人还是我兄弟吗?……要揉进想法,将当时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就是欺骗我,搞得我满脑子都是。
“兄弟,再练练吧。”他拍了拍我的肩膀,遗憾地说。“好你个黄子航,竟然敢坑我。”我抓住他生气地说道。他挣脱【这个词用得好,写出他想耍赖的态度。】出我的手,并说:“为什么你当初要这么急,我本来是要和你拉钩的,可你……哎!”说完,他便走了,我听了这一番话,这时出现了两个我。一个说:“喂!你应该跑过去继续去跟黄子航说清楚,直到他给你钱为止。”另一个说:“哎,你还是算了吧,同学之间没事赌什么钱呢?真是吃饱了没事干啊。”我想着想着,觉得应该把这事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好了。但是,黄子航欺骗我的这件事,是让我终生难忘的。【过于夸张,可改为:“我怎么也难以忘记。”】
通过了这一件事,我感悟到人不讲信用是不会受到别人的关心的,欺骗人家有什么好处呢,就像黄子航一样,让人看着就很不舒服。【这一段进行总结,是不错的。但是你这篇文章是读后感,要与你读的内容相挂钩起来。可改为:“是啊,这和孔子说得多么地相像,一个人不讲诚信,会导致多么可怕的后果。我原来还和黄子航是好兄弟呢,现在,这样的‘兄弟’我还会继续交往吗?”】
但说到不诚信,我也干过一个近期发生的一件事,不过我也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也觉得不应该这样做。
那天,我在忙着输入作文,妈妈过来说道:“儿子,你输入完之后到二楼来找我,我连忙点点头,便继续输入作文了。过了一个小时,我输入得不耐烦了,况且我的草稿写了四面多,而且还修改得密密麻麻,完全让人眼花缭乱。我想着想,我的脑海里便出现了抄袭作文的念头,这时,我的两个“小心魔”又出现了,有一个说:“哎,想抄就抄呗!这是你的抉择,总而言之,你想轻松点就试一次吧。”另一个争论说:“你这明明是在自投罗网、自寻死路啊,万一老师查了出来,你的面子就被毁了,而且那么少的同学抄袭都被发现了,所以三十二计,走为上计。”我听了,最终选择了“邪恶”的一方,因为我很快就要回家了,没多少时间了,况且才打到第二面,只好尝试一下了……..
到了快上学的时候,我抄袭的事情被发现了,结果被妈妈大骂了一场,我也觉得这样做不对,便按照妈妈的指令把真正的作文输入了上去。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把这个作文完整地打了出来,妈妈也说:“你有那么多时间玩,为什么没时间做作业呢?”我明白了,这样对我没有好处,这么做,那么那个作文也不是自己写的,老师夸赞我也没有意义,这样欺骗了老师、同学、家人,也欺骗了自己,根本就没有意思,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才是最有意义的。【这里写了想法,写了对这件事的认识,从思想的角度来说,很好;从文章的角度来说,是又打开了另一个通道,“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论语》这本书果然是有许多人生哲理,不仅这些,还教了我们遇到困难时怎么做、客人来访时怎么做、做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怎么做………但对比一下,我从小到大的行为都几乎没有《论语》里面的哲理相同过,所以,我要继续看《论语》,把里面的知识都引用到生活中去,并用《论语》的哲理改正自己所做的事情和自己本身。我多么希望,要是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像《论语》里的哲理一样该多好啊,这样的话我们就有了个“文明社会”!【这一段的总结很好,进行深入地对比与抒发感想,使文章提升了一个层次。】
总评:你这篇文章写得不错,从读《论语》中领悟到道理,再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在写事情中,写得非常详细,将人物的动作及语言、神态都写了出来,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的结尾又进行总结,使文章的层次上升了一个台阶。要是在事例与《论语》的内容在语言上多加联系,就会更好了。
读论语有感作文 篇2贯穿整本论语的,就是这个“仁”字。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庶民都应该拥有一颗仁爱、感恩的心,这样社会才会和谐,天下才能安定。几千年前孔子所奔走呼号,却为君王所摒弃的思想,在今天却显得犹为重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人们的心灵似乎已经被急功近利的心所取代,这时候,让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打开《论语》,洗去心里的浮华与尘埃,亦是一件快事。
于丹对于《论语》中的“仁”是这样解读的:所谓仁爱,可以拆分成5点,即恭、宽、信、敏、惠,而今天人要在这几个字中再加上一个安,即“爱”。子曰:“已所不欲,匆施于人”。这正是出于对他人的博爱;“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爱人”在《论语》中已经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
然而提到爱,就不能不提孝,孝在《论语》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作为一种爱的回馈,作为一种感恩的手段,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父母在,不远游”虽然看似平淡,却饱含对父母的关爱。那么如何才能行孝呢?孔子也给出了定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 ……此处隐藏1555个字……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胡适儿童时的私塾便是这般光景,善在其母对其管教极严,“渴望我读书”,于是胡适的归功自然落不下这位慈母了。这样的私塾、先生都是要不得的,孔子所主“有教无类”,便是正与这相对的了。《论语》中有大部的篇幅是言“学”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都是其上记述的关于学习的方法云云。由于我一个假期都在研读胡适,所以对于胡适的经过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学习而言,胡适先生不输于任何人,而或应该说胡适先生是一位天赐的大读书家,他的读书完全是出于本能兴趣,自然便是个学习做学问的料子了。入学时已经不是个“破蒙”的学生了,“故我不须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一类的书。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他亲自抄写给我的。”胡适先生学习很早,在尚不更事的年纪,读书学习完全靠的是兴趣,剩下的就是父母亲的督促,这也便扯上了人伦孝道。
胡适先生的父亲胡铁花死得早,其最感念的还是他的母亲,最有印象的是少年时代与其母一起生活的十余年,说这十余年是他的做学问的开始,也是为以后做学问打下好的基础的十余年,后来四处求学,与其母更是聚少离多,但是少年时母亲督促的习惯早已形成。人说父母是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孟子有其慈母三迁住地,成就孟子“亚圣”美名。《论语》有子“其为人也孝悌”,可见一斑,孝在古时已显重要。现代人有种习惯还未曾西化,尤其是在农村乡野更是诸如所见云云,这桩事便做是“守孝”,父母嫡亲长辈死后嫡出孝子守孝三载,“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随着现代化的演进,物欲横流的社会逼迫每个人的奋进,三年略显冗长,立马外出工作又显不庄重,所以现代人顶多是三天时间便也走过了形式。《论语》中有关于“孝”的篇幅不可不畏之大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说是父母在世时,应以礼侍奉他们;去世后,应以礼安葬祭祀。孔子所创儒家学派后世成为中华显学,由是他所主张的孝,在后世大肆推崇,中国人自古便重孝道。我们后来人更是不可忘本,弘扬孝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与小人在古今文人口中不绝于耳,倒不免党同伐异,草诛笔伐,从“党锢之祸”中可窥见一斑,只知今经古文也是管中窥豹,坐井观天,倒也做了回青蛙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历来君子备受推崇,《论语》一书也是花了大篇幅去叙述君子,也是大力宣扬君子而贬低小人。有言“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禅改。”君子庄重才有威严,学习到的知识才会牢固,重忠信,交友谨慎,知错能改。又或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不要求吃多饱住多好。君子办事情机敏,说话谨慎,以品德高尚的人为师,从而纠正自己的过失。如此便是好学了。《论语》关于君子之篇不逊于孝的篇幅,又有“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云云。
孔子的思想多已在这本《论语》之中,孔老夫子或许是个追求完美之人,“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个人能做到这样确实算是完美了。我家乡有个旅游地,山下有棵树,细数有九枝桠,下面有块碑刻,上云:“人无十全,树无九桠”。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也许有,但是我见识短浅尚未谋面,憾也!《论语》所言,从古至今,中国人渐渐的去学习,大概已经领悟其精髓,但是真正做到尚属难事,这便做是一种完美的境界,我们可以去接近,无限的接近,但是似乎难以真正做到,只需要向他看齐,便也够了。
读论语有感作文 篇5子曰:“学而识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不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出自哪本书?答对了,就是出自《论语》这本书中外名著。
《论语》这本书是由孔子的弟子们写的,记录了孔子的言行。这本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是含有深刻道理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也要复习旧知识,能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能当老师了。这种学习的方法我们在平时应该牢牢记住,多多应用。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人,焉得知。”这句话告诉我们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明智的,如果跟没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怎么说你是明智的呢?在生活中,我们要跟有仁德的人交朋友,和人仁德的人做邻居。要求整个社会崇尚仁德,推行仁德。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觉得简陋就不去居住,如果在简陋的地方传播文明,那么简陋的地方也就应得不简陋。我们应该传播文明,说文明话,做文明事,让我们社会是一个充满文明、和谐的美好社会。
这本书里不但孔子说的话有道理,而且故事也非常的棒。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故事。它主要讲了一个卖水果的小贩,它的水果什么时候都像刚摘下来的一样,有一个人买了它一个柑橘,回到家一看,里面已以像棉絮一样了。这个故事用来比喻那些只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实际本领的人,或者表面好看而没有实际内容的事物。
《论语》这本书给我们的道理很多,有机会你一定要细细品读。
读论语有感作文 篇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记得这是初一的时候第一次接触《论语》,而现在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些竟然是从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妹妹口中讲出,一边背诵一边抱怨古人写字总喜欢写“错别字”,同样的字体,竟有多种读音,我不禁为这种独特的感慨开怀大笑,原来儒家经典,现在已经开始伴着小朋友成长。人常道“钻孔钻孔”,先钻后有孔,自然而然,伴着情景喜剧的推出,孔子的老师却被认为钻子,然而,撇开一系列的喜剧笑话,以真诚的态度去读《论语》,却别有一番体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想这是我们所接触的内容中最简单的一句吧。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语,却是我们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态度,不耻下问,人人会说,当真正要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却很少有人坦然接受,因为自己怕被别人笑话,不曾尝试抛开面子,虚心请教。反之,你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功与进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每一位学生来说,也不失为对学习的一种劝勉,诚诚恳恳的学习态度是至观学习的重要因素,只学习不思考,对于总结出的规律死记硬背,无疑是事倍功半,伽利略因为有了探索精神,敢于实践才成为人们所景仰的学者,而对于孔子,教育学生要有勤学好问,温故知新的精神,才使得学生中涌现出一批大学问家,才使得儒家思想影响至今。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孔子静心总结的哲理名言,每一句都会发人深省,受益匪浅,每个人都想拥有孔子的智慧,殊不知,在他的背后,却也是做到勤奋、多问才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人形象。在读《论语》的同时,我们才能体会到一个成功人士背后所付出的艰辛,这无疑是我们求学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