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从《培根随笔集》里头挑了几篇文章阅读,感觉里面闪现的都是培根的智慧。每一本书的诞生,里面都蕴含了作者的才华、人生经历和阅历,所以今天坐在门店,又开始好好地品读起来,刚读了《谈父母与子女》,感觉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个亘古不变、值得商讨、研究的课题。
《谈父母与子女》中的每一句话都闪现着哲理。子女可给父母带来欢乐,但也可使父母的不幸加深;子女会增加父母对生活的忧虑,但也会减轻他们对死亡的害怕。所以这不单单是一种生命的繁衍和延续,声名、道德、伟业、责任,处处都闪现着人类的光辉,也处处都展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联系。
是父母给了子女生命,是父母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子女,除了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更多的是爱的传承。
文中还提到未立业,而先成家者大都溺爱孩子。先立业还是先成家?有人说先立业才有资本成家,也有人说先成家才能专心立业。而培根认为未立业而先成家者会溺爱孩子,会把孩子当做自己生命的延续,当做自己事业或是人生希望的继承,这样孩子的压力就会无形中增加,适当的压力是一种动力,但过分的压力和寄托将会演变成为影响孩子成长、压垮孩子心灵的各种行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我想以后的政策会鼓励多生。培根认为如果子女众多,往往是年龄最大的受到重视,年龄最小的受到纵容,而中间者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忽略。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天的时间也都是一样的,忙了这个终究是忙不了那一个,总有一个会被忽略掉。所以我还是比较崇尚少生、优生。
关于零花钱的使用,培根认为,如果吝啬则有害无益,会让孩子变得卑劣,甚至是欺骗瞒哄。所以应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该花的时候要花,该省的时候要省。可适当地让孩子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培养起正确的财商。
培根还认为孩子众多,如果在小时候鼓励相互之间竞争,那么长大后将会失和,甚至会破坏家庭和睦。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就像每朵花有自己的花期,每棵树有自己的生长周期,我们要尊重他们、呵护他们、精心地培养他们,对他们要一视同仁。
最后在孩子们的职业和学业上面,培根认为应该尽早选定孩子们的职业和相关学业,因为孩子们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同时他还提出,不要过分重视孩子的意向,因为孩子现在想做的事情,在将来也不一定喜欢,除非在某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卓越超群,有天赋者,如有神助,这样才可以不加阻碍。
……
在《谈父母与子女》中涉及到的一些观点,也是我们为人父母应该考虑,并且值得学习的事情。父母的爱很无私,很温暖,也很有力量,但是这些爱是不是都是子女想要的并且能接受的?在为人父母的路上,我们总是会打着父母的旗号,对孩子横加干涉,甚至是以爱的名义扼杀了他们的纯真和梦想。这样的爱是无私还是自私?
《谈父母与子女》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每句话都有一定的智慧和哲理。每句话、每个字都值得品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