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酷暑难耐,窗外的知了鼓着劲儿聒噪。
“这天气太热情了,漫漫假期,该如何度过呢?”我懒懒地打了个哈欠,嘴里嘟囔嘟囔。
“不妨学学古人,读书消夏。”说着,爸爸顺手递来一册《爱的教育》。
爸爸号称老蠹鱼,他的话,我自然深信不疑。《爱的教育》一书,曾经翻阅过,但仅仅如囫囵吞枣般,读了个大概,因为外国作品,不大好懂。幸好爸爸避疫居家,可以答疑解惑。
《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视角,记录了一群孩子学习、生活的情况。一件件平凡而又细微的事情,却蕴藏着人生大道理。
十月份日记《在阁楼上》,讲述了那天晚上,我随母亲送衣物给一个贫困女人。走进阁楼,跃入眼前的竟是科罗西的妈妈,一个有病,却又靠卖菜供孩子读书的伟大女人。房间的阴暗角落里,科罗西跪在小椅子前,借着微弱的光线,埋着头,费力地写啊,画啊。书本摊开在窄小的椅子上,地上放着一瓶拧开的墨水瓶,家徒四壁,连一盏煤油灯也没有,更甭提其他家具摆设了。
我为科罗西的勤奋好学感动,也为他的悲惨生活落泪,更为自己挥霍青春羞愧。想想自己,升入高年级后,便开始懒散了,一有空闲即跟同学玩闹,还美名其曰为“劳逸结合”。说实话,我的学习环境比科罗西优越多了,可就是不懂得珍惜时间,只满足于现状,不想付出努力。唉,太对不起父母了。
《烧炭工和绅士》是十一月份日记,讲的是有钱绅士的儿子诺比斯跟烧炭工儿子倍梯吵架,大骂了一句:“你父亲是个乞丐!”后来,绅士知道了此事,坚持让他儿子给倍梯道歉,并让老师安排两个孩子同桌。
“绅士为何非要坚持道歉呢?”我疑惑不解,跑去问爸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包括烧炭工,所以侮辱他人是不对的,绅士的做法非常有意义,让孩子从小学会尊重他人,他是个了不起的父亲。”爸爸抿了一口茶,意味深长地说,“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嘲笑别人等于嘲笑自己,你一定要记住啊!”
瞬间我懂得了很多,却又脸红耳赤了,因为我平常总喜欢嘲讽别人,总觉得乐趣无穷,其实那是践踏他人尊严,我辜负了师长的教诲,这个陋习必须改正。
书里除了日记以外,还有老师讲述的每月故事。《寻母记》就是其中一篇。讲述了一个工人的儿子马尔科,独自一人离开热那亚到美洲寻找他的母亲。
“茫茫人海中,马尔科能找到母亲吗?他为何那么倔呢?万一找不到,岂不是?”想想太可怕了,我的心怦怦直跳,为马尔科的命运揪着心。
在四月一个迷人的夜晚,马尔科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寻母路,旅途中,一个个困难接踵而至,但他无所畏惧,砥砺前行。历经千辛万苦,马尔科终于见到了思念多年的母亲,母亲也因为他的到来,战胜了病魔。
“其实马尔科心里也明白,找到母亲的机会很渺茫,但念母之情,给了他钢铁般的勇气和力量,让他坚定信念,永不放弃,这就是所谓的……”
“这就是爱的力量!”我大声回答。
“对,爱的力量!”爸爸赞许道,“这是一本好书,要经常读啊。”
其实,《爱的教育》一书,早在民国时期就有学者翻译,并引进中国。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孩子们的成长。《爱的教育》给了我爱的教育,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又该如何去爱?亲爱的朋友们,你也来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