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

2021-11-04 21:08:06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

今年暑期,我看了蒋军晶老师的《和孩子聊书吧—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本书。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尤其是整本阅读和群文阅读这两个方面,让我感触颇多。

台湾的李玉贵老师做过一次非常详实具体的调查研究,他让一个年级的孩子同时阅读教材中《巨人的花园》与原版童话《自私的巨人》,然后问他们更喜欢哪一篇。《巨人的花园》与原版童话主要有以下不同:

1.课本将原典5227字删改到457字,课文字数不到原典的十分之一,只取全文的前半。

2.课本修改了原点,第一句课文第一句是“从前有一个自私的巨人,他拥有一座大花园。”也就是说课文第一句话就已经论定故事主角的个性。

3.课文删除了原典中许多角色。没有了“吃人鬼朋友”,没有了霸占巨人花园不去的“雪、霜、北风、冰雹”,没有了像巨人报春的“小梅花雀”。

4.课文中没有了“有来有往”真实对话,只有独白。要知道对话让角色相遇、互动、探问进而相互理解、推展情节。

5.课文中对于隆冬的描述是简单的静态描述,而在原典中的描绘是巨细靡遗,丰富、动态的。

6.课文仅有一处魔法或幻想,在原典中至少有12处魔法,可说处处是魔法。

7.课文为避免儿童接触伤害、死亡等场面,删去了巨人死亡的结局与小男孩受伤的情节。

8.课文《巨人的花园》教化性强且单一,原典《自私的巨人》情节丰富、主题多元。

老师们想当然的认为大部分孩子会喜欢简短、角色少、情节简单、主题清楚的课文,老师们甚至后悔将原版童话《自私的巨人》放到学生面前,觉得这样做不合适。他们认为原典篇幅那么长,人物那么多,情节那么复杂,三年级的孩子会喜欢吗?在原典中出现了有关身体的重伤害,有关生命的结束这样的情节,三年级的小孩能面对吗?在原典中队巨人从没有批评,相反很多地方需要读者产生同理的理解,从而能够将心比心的去感受巨人,三年级的孩子能读懂吗?调查结果让人大感意外,192个学生中有173个学生,占90%学生比较喜欢《自私的巨人》,有19个学生,约占10%,比较喜欢《巨人的花园》。这个结果足以让我们反思:我们总以为孩子是思考简化、想法简单、阅读承载力低、生命承受力弱的读者。实际上很多孩子,哪怕只有十岁左右,已有不少人希望成为能思考、想得多、挑战阅读、容受生命复杂的读者。我们以为孩子只能阅读角色温和的故事,实际上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期望能阅读、欣赏、感悟品味故事中角色的变化与丰富了。因此只读教材改编的文本或片段对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整本阅读能让学生接触一个更丰富的文学世界,同时在整本阅读的过程中,能锻炼默读、浏览、略读、速读、跳读等真实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重视,这为整本阅读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但重视阅读的同时,也不能为了保证阅读而侵占孩子游戏、运动、接受德育以及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我们作为语文老师也该有所行动,比如尽量少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作业少了,孩子可以看书的时间相对就多了。如果能每周省下一节语文课来专门交流反馈学生的阅读情况,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保障学生阅读的措施,但对于我这样的新教师来说,赶课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奢侈地拿出一节语文课来阅读交流呢!因此对我来说,“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挤出阅读交流的时间非常必要。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应该致力于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们的阅读交流时间铺路!

《和孩子聊书吧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