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1000字

2021-11-07 07:24:55
目送读后感1000字(推荐3篇)

篇一:目送读后感1000字

王益强

我最近看了一本龙应台写的书,这本书非常精彩,令我回味无穷。我也是在老师的推荐下买的这本书。〃师生共读一本书,亲子共读一本书。〃也是这次老师让我们读《目送》的口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是我翻开书看到的第一眼,看完后,我呆坐在木椅上,久久没有回过神来,泪水在我的眼眶中打转,在灯光的照亮下,闪着无数的光芒。就算时光让我们追,我们还能追到什么呢?还能追回他们吗?能追回那段时光吗?不用想,我们就会回答:不能。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不要妄想未来。

在我们出去与同学玩时,他们总是在我们耳边唠叨,无不是什么时候回家和注意安全的语句,这时,我们却毅然迈出脚步去玩,他们看着我们坚定的背影,也只能盼望我们早点回家,或许跟《目送》中写得一样吧!我们只想用自己的背影,告诉他们:不必追。

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回老家,当我们要走时,我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在前面,当我回首一望,发现奶奶的双手不住地擦拭着眼泪。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如果这是最后的相别,你不论怎么离开,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如果这是最后的相别,你不论怎么离开,都不会有人为你留恋,你回头看到的是那孤独的房屋及凄凉的空气。也无人会为你的离开而牵挂,又有谁会目送我的离开。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我们承受着他们的不舍,他们不放心满眼的目光。但我们只管一心离开,可我们却不回头张望。我认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它没有飞过去的勇气,我发现不是它飞不过去,而是因为沧海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所以,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不要为现在的过错而后悔,不要浪费他们对你的等待,对你的期望。

在上学期间,她总是在5:40起床为我做早餐,当我起床时已经6:00了,可早餐却还是那么地烫,我想,可能早餐还带着余温,而烫是她给我的温暖,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当我回家时,他们总是坐在餐桌上等着我们一起吃饭,从来都不急。有一次,我说:如果你们饿了,先吃,不需要等我,不要饿着了。他们却回答:你不回来,我们就不饿。这句话,带着多少的温暖,我的鼻尖不由得酸了起来,眼泪也在眼眶中打转。

我们都在才是家,这是一个宣传片最后的一句话,我不希望这是最后的一次想见,最后的一次目送,希望你的等待让我更加坚强。我只想对从前的自己说一声我不后悔,不想说我后悔,后悔来不及,一定不要后悔。

篇二:目送读后感1000字

郭颖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当你窥望井底的时候你发现大地并不是连绵的大陆而是隔绝的孤岛。”

惘然,人啊,只有在修行的路上前行,可修行的路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于孤独。这世上,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离得再近也无法连成一片陆地,一座孤岛与另一座孤岛的遥遥相望才是他们长久伫立于海面的秘密。身为孤岛的我们,无法逃离这份孤独,其实不然啊,都是上天的馈赠,我们只能带着这份不可言说的孤独前行。

孤独的存在,沉于深处的安静。生命无止境的前进,世俗的眼光压得你是否有些无措,渐行渐远的追求你追的是否有些迷茫,如山的责任拖得你是否有些累赘,太多的应付,太多的挑衅,是否,该理理了,别让自己太过于脆弱,找一地方,沏一茗茶,听听风,看看雨,孤独的灵魂,安静吧,究竟怎样的追求,究竟怎样的人生才是自己想要的,沉淀下自己在名利熏陶下的内心,放弃世俗的挣扎,让自己思考。这一份孤独,似尝尽世间冷暖的老者,他授予的是安静的睿智。

睿智的孤岛,才会有明智的朋友。一群人,一个人。有人说“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岛可以很近很近,但孤独不可磨灭,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前行。人生的路上,我们只能一直前行,自救才能看清内心的本质,他救,你却永远磨没不了内心的歧路。所以,就这样一个人开始面对生活,不再是学生,不再有依賴,好難,但必須坚強。学会了一个人承担,学会了一个人面对,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關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尽管朋友,但一个人并不一定会比一群人孤单,朋友太过于主导,我们也会需要孤独。太多的朋友,你又怎能分辨真心与否,孤岛不是不交心,只是睿智的朋友会陪着坐膝长谈,默默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与未来,我们不需要如胶似漆,孤独的努力,更是未来的改变,透彻的没有极限。

人生,没有人可以陪着走一辈子,亲人,友人,爱人,敌人,陌生人,谁又能把你护在一个无风无雨是晴天的地方,谁又能让你懒散堕落就可以收获梦想的果实,谁都不行啊。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你可以在这片海域中穿梭在任意一个孤岛,但你依旧无法熔成一块大陆,独立存在的个体,可以慢慢的沐浴成长,也可以迅速的风雨雷霆。有些事啊,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啊,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心灵在孤独中成长,精神在寂寞里升华。

篇三:目送读后感1000字

李斯盛

我第一次接触《目送》这本书是在小学六年级老师的推荐下了解的,那时的我懵懵懂懂,只觉得当我细心阅读这本书时原本躁动的心情变得平静无比,对作者的文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触动。当我再一次翻开这本书时,多了一分感动,内心波澜起伏

作者选取了三个目送的片段。作为母亲的龙应台送儿子华安去上小学,目送“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那时的儿子“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不断地回头”;待到华安十六岁赴美做交换生,在机场告别时已是“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了,“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接着作为女儿的龙应台又回忆起重病父亲离去的背影,以及目送棺木中的父亲进入火葬场的炉门,希望铭记最后一次的目送。母亲目送的是儿子与父亲的背影,同时她目送着的也是一个人的人生。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不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也不是父亲不接受你的爱。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而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旷达的理解,旷达的接受,理解每个人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伤逝,慢慢地领悟:“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眼睁睁的目送中,有多少不舍,多少感怀。所有凝视的瞬间,是人生最柔弱的时刻,仿佛随着远去那个人的背影,自己的一部分时光也随之远去。当龙应台在说“不必追”三个字的时候,透着内心那片最不甘的柔情和感伤,却也有一种毅然的勇气与放手的坚定。

在《目送》这本书中写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遭遇过的脆弱和失败,心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龙应台的笔下用最朴素的方式绽放出了最动人的诗意。

有时候,你会去看一本书,是因为它本身文字流淌之美,是因为它的文字触及了你的心灵深处的记忆,是因为它带给你别样的思考和感触。更值得一提的是《目送》这本书亦收录了龙应台“怀着相机走山走水走大街小巷”,在各地捕捉的深有韵味的人生风景,这些照片也是她对花枝春满人生的另一种凝视,是她心的批注,眼的旁白,是定格瞬间的稍纵即逝。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代序——你来看此花时所写,整本书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得到不一样的‘明白’”。

在光阴的故事里,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也许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当我们再一次翻开这本书,我们都会收获新的感受,收到更多的启发。

《目送读后感1000字(推荐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