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读后感600字
五(2)班 胡子悦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是一本很奇妙的书,里面似乎有说不尽的写作密码和道不完的人生启示。其中德里这个男孩教给我的最多,他也是最富于变化的。
整本书都在把萨哈拉与德里作比较,他们都出身于单亲家庭,都是波迪老师的学生,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的母亲。德里的母亲很暴躁、冲动,从《挨揍的乔治》中就可以看出她对儿子的不管不顾,似乎德里的降生是她人生中的一大不幸。而萨哈拉的母亲就完全相反了,她有耐心,对自己的孩子也很自信,她是个与众不同的母亲,宁肯让孩子留级也不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那个“特别的”。这看似微小的不同却造就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孩子。
德里也是最富于变化的。许多人认为德里变化并不大,但对于他自己来说,已经是“巨变”了。他从最开始的十足坏学生变成了一个比较友善的人。在书的最后,萨哈拉完全转变了,而德里仍在转变中。我认为德里的转变要比萨哈拉难上很多。因为萨哈拉有老师,有朋友,有母亲,还有自己的力量,而德里只能靠自己。
德里为什么没有朋友?因为他不友善。那他为什么不友善?因为别人对他不友善。都说孩子是一面镜子,会映射出他生活的环境与亲人的好坏。自从父亲离开后,母亲一直在向他输出不好的、生气的情绪,从根本上造就了他的不友善。
上学后,同学和其他老师又因他的不友善而讨厌他,所以在波迪老师来之前,他一直都沉浸在坏的情绪中,只有当波迪老师和周围的人真正去了解他,关心他的时候,他才能够渐渐走出阴影,去拥抱生活中那束属于自己的阳光。
篇二:特别的女生萨哈拉读后感600字
五(2)班 程绎方
“不要以貌取人”是我在这本书中得到的一个启发。结合书名《特别女生萨哈拉》,我认为“特别”有两种含义:
1、萨哈拉曾受过所谓的“特殊教育”。
2、萨哈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无论是哪一种含义,都是人们从表象上看到的,也就是“以貌取人”,但这并不是对的。
“不要以貌取人”曾在书中出现过三次,分别在第八页,第十页和第一百七十七页。讲的有关“不要以貌取人”的故事线如下:
1、萨哈拉妈妈教会萨哈拉“不要以貌取人”。
2、萨哈拉让妈妈“不要以貌取人”。
3、萨哈拉让德里懂得了“不要以貌取人”。
看,这才是萨哈拉真正意义上的“特别”之处。因为她会学习:当她的妈妈教她时,并且她也能理解时,这个道理她只掌握了30%;当萨哈拉能在生活中去运用它时,是很厉害的,但她也只掌握了60%;而在书的第177页时,萨哈拉教会德里学习,那么,这才是真正掌握了100%。
萨哈拉的巨大变化,我认为与”不要以貌取人”是有着绝对关系的:首先,波迪老师并不是一个“以貌取人”的人,所以她相信萨哈拉;其次,萨哈拉是会学习的,但不被认可,所以才没有变化,而波迪老师使萨哈拉有了信心,这才得以改变。
看,“不要以貌取人”是有多么重要啊!它足以改变一个人!而说到这次,我就想起了我前同桌的事:我以为他是一个“疯子”,但自从我们坐了同桌以后,我发现他其实很可怜的。有一次我和他朋友小高聊天,小高说他们家的店里有一捆铁丝,他爸爸动不动就会抽他。得知了真相的我不忍心去说他了。毕竟,我做到了“不要以貌取人”嘛!
读了这本书我还是想要对大家说:一定不要做一个“以貌取人”的人,要做一个像波迪老师“不以貌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