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这个假期的空余时间,我拜读了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边城》,感受着“安静得如同被时间遗忘的茶峒小城,却蓬勃着人性的率真与淳朴。”
沈从文是湘西人,20世纪最优秀的中国文学家之一。早年投身行伍,是白话文革命的重要践行者和代表作家,其作品满是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纯粹,其著作《边城》更是一部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叙述了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为我展示了一个宁静古朴的乡间景致,一幅优美的自然环境图。我也感受到了爷爷对翠翠的牵挂,放心不下的亲情。老船夫是作者在文中塑造出的一个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恪尽本分的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代表;也看到了三个年轻人对爱情守护守望的美,读出了邻里乡亲间相互关爱的美。
故事中拉船的爷爷为过路的人们热情服务了五十多年。他对着上岸的人们叮嘱到“慢点,慢点”。如有坐船的人想要给钱时,他便一一拾起,塞回那人手心里去,或买茶叶给过路人随意解渴。这不禁让我联想到生活中那些斤斤计较的人,以及我们现在有些隔膜的邻里关系。
日常生活中,有人因为买菜短斤少两与摊主争执一番,还非要人家补上那点菜,才愤愤不平地走开。回到家中还要与家人抱怨一番,说自己遇上这么小心眼的摊主,“今天啊就算是我倒霉遇上了你”“我以后可再也不来你这里买菜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缺乏换位思考,也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试问在他们了解了《边城》中爷爷这个淳朴善良的人物后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羞愧?爷爷在不得已收下他人的钱物后,都不会视为已有,而是泡作茶水馈赠过路。
面对别人的善意馈赠心存感激,向他人及时表达你的谢意,不要把别人的好心当作理所当然。认为这是“他应该给我的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向他人或生活传达自己收获的爱与感动。在陌生人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朋友寂寞时给予陪伴与关注,在长辈有烦恼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分担。
有时候我会不禁羡慕像茶峒为代表的那些风土人情淳朴善良的小镇,羡慕村里人那种邻里之间互相来往,互相帮助的一幕幕情节、一场场美好画面。那是一种“远亲不如近邻”的温馨。而城里的孩子却难得有这样的情感,他们之间的情感都被一栋栋高楼大厦给阻挡住了。
我曾在《地狱里的天堂》看到过这么一段话:人们在灾难后不会变得绝望自私。在黑暗的环境中会涌现出随机应变甚至幽默。有些人怀念灾难发生后跟邻居在一起时感受到的友爱与互助。真正的灾难是日常生活,使我们相互疏远。我觉得它深刻生动地描述了我内心的真实想法。
是什么阻碍了邻里之间关系发展呢?是触屏时代的到来还是家庭单位中的成员越来越少了?我认为两者都有理由。网络的快速发展,网购外卖也更加深入地普及了我们的生活。如果家里缺少什么急需物品,叫个外卖送货上门便可,这样就减少了邻里之间的互动。像外婆她们上一辈,她们常常聚在一起打牌亦或是聊天,所以她们之间就有很好的情感链接,连带着我们这群小朋友还会因为“老人”那一辈的关系常常一起嬉戏玩耍,这也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还有工作生活方式也影响了我们。从前在农村里头过日子,大家都要到地里劳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是祖辈们的习惯。但现在各行各业的作息都不可能相同,如医生护士他们需要倒夜班,所以邻里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边城》里描述那个淳朴善良,寂静和平的世界令人神往,使我无比怀念农村里头那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那里有着许多的人间烟火味。早餐打鸣的公鸡,傍晚升起的袅袅炊烟和扑鼻而来的饭菜香味,各家大人呼唤着孩子的小名“回家吃饭啦”这种生活却离我越来越遥远,换来的是回家后的寂静与冷清。
文章以“这个人也许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而作了结尾,给人留以无限想象空间,同时这也是一种留白的艺术。那么翠翠将会苦苦等待还是会认识新的人生伴侣?“人的一生如果把精力和希望放在等待上,那无疑就像一场无期徒刑,少了凌迟处死的痛苦却多了时间无情的吹打”尽管湘西小城的民风再淳朴,尽管翠翠美好得像一幅画,可现实终究会有不完美和遗憾,这才是生活,理想中的生活本应如此,但是既然是生活就注定不凡,总有一些有所谓无所谓的事情让我们一步步成长。
读完《边城》,掩卷而思,那如诗如画的景致在美与美的无痕交融中,我为之喜为之悲。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边城,那是美丽与伤感的存在,在浮躁的社会里是灵魂的栖息之处。它给了我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不忘身边亲人对我的关爱,让我内心温软,重温那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