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四大支柱之一,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必然要求。有人调侃说:“往后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文盲而是不会学习的文盲。”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该如何将学习能力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达到润物细无声,明日现本领的效果呢?很开心在暑假接触到《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
首先笔者向我们阐述了思维导图的重要性,思维导图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趣味学习以及持续学习的重要手段。它结合了人体大脑的认知特点,科学地帮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架起桥梁,让零散的知识形成一幅具有逻辑的思维导图,使之成为长时记忆,更久地保存于脑海里。接着向我们大体描写了其在英语书不同板块教学中的运用,例如语篇教学、词句教学、综合板块教学等,让我们更好地体会思维导图如何制作以及不同场景中的不同形式。最后描述思维导图与学生和学科间的联系。
接下来我将围绕书中描述的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聊一聊自己的所得。在书的第二章谈到语篇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通过一节作文课展开,老师以自己的爱好读书引出主题“habit”,然后借自己经常读海报同时展出和同学们生活相关的海报,引出生词“poster”。然后展示阅读材料三张海报,首先学生听一遍材料,明确主题“habit”,同时展现基本句式,问问题诱导学生运用句式回答问题。其次学生略读材料提炼框架,把握文章整体思路。接着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聚焦细节,此过程体现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此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思维导图,完成对语篇理解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学生交流体验,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达到操练句式的目的,也为下一个课堂活动判断麦克的习惯正确与否打下基础。语篇教学传统模式阅读前预测,教授新词,阅读中听说读,阅读后表达自己的相关看法,学生在学习时过于机械,学习效果停留在逐字逐句翻译,了解主题,很难进行输出,整个过程缺乏主动性。而思维导图结合图画、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合作完成思维导图,并能够做到复述与输出。由此可见思维导图能很好地激发主观能动性,帮助知识转化形成输出。
这本书从思维导图角度讲解小学英语课本不同板块如何教学,如何上好一节生动高效的英语课。让我从一个新的视角学习英语课如何展开。之前我拘泥于课堂模式,所有课基本按照1。歌曲热身2。游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3。导入新课,讲授新知4。学生自主对话进行运用5。表演课文,从这个模式可以看出最终的输出很单薄,止步于演课文,这不是语言输出。而将课文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现,学生通过学习文本,在老师指点下以及小组合作过程中逐步完善思维导图,最终能够形成自己对文本的认识,最终借助思维导图复述课文,甚至站在课文的高度上去谈一谈自己类似的体验,真正做到输出。在今后,我应该让出课堂给学生,相信他们,鼓励大胆表达,形成人人说,人人评,最终人人进的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