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1张居正在历史上以铁腕著名。黄仁宇先生认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依靠自己的勤奋和人事关系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改革却远远超过了盘根错节的文官集团可以接受改革的范围,过大的威胁到了既得利益者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张居正的确很快,但是不见得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太快。只是现实没有给他放慢的机会。万历年幼尚有他改革的机会,一待万历成年,有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他的种种措施很有可能化为泡影。
他必须在短短十几年内获得成功。书中一章取名为“世上再无张居正”,倒是反映出作者对张居正的'些许惋惜之情。如果多那么几个张居正,前赴后继般努力进行变革,张居正也不需要那么急切,可以按部就班理清各种复杂交错的社会关系,将整个社会推上正轨。
只可惜,儒家的中和色彩排斥着这种人的存在。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2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扎扎实实地从史料走中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才会拥有独特的见解。在后记中他这样解释他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
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可见这本书不是一个仅局限于书本的'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经历和感受的作品。在书中,作者常常批评“道德代替法律”这一点。
明朝时,中央集权已经达到了高峰,废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团日益强大,但是军队建设却极其落后,依靠多次翻修的城墙巩固国防,待倭寇入侵才开始培训新兵。天下的奏折,评判的标准则仅仅依靠仁礼道德,没有强而有力的法制建设,文官集团越发强大,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最终走向灭亡。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以“礼”为尊的国度,从民风淳朴的先秦、百家争鸣的春秋、诗词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传统文化已失传的今天,传统道德的渗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表中的齿轮,在历经时光岁月的磨损之后,终于在运作中发出了不和谐的噪声。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3现在的历史书籍,因为大都太单调、太教条、太格式化。而《万历十五年》简直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这样的书让学生乐于走进历史,走进文化,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底蕴,去思考一些过去和未来。
明代晚期和鼎革之际的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一些在当时社会上离经叛道的'思想。市民文化兴起,四大名著问世。
历史的悲剧源于我们的无知和少知,痛定思痛,从明朝到现在,有许多东西是变了,但也有许多是没有变的。礼为一切社会行为之规范,但道德却不能代替法律,与此同时也并不表示道德可以被抛弃。健全法制体系,提高道德修养中华民族才能走的更快更好,民族的未来将走向何方,答案掌握的我们自己手中。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4《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选取万历十五年作为一个分界线,介绍了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挖掘出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的悲剧,从中看出他们所处的大明王朝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关于明朝,说句惭愧的话,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写的万历年间的事情,我对它的理解最多也只是停留在万历是明朝的一个皇帝,明朝有段时间是万历年间而已。至于戚继光,李贽,海瑞,张居正这些人在看这本书之前也只是知道他们都是明朝的,但不知他们其实是一个时代的人物。更不清楚,其实中国古代对于社会机制的设计已经十分成熟,成熟到,就算皇帝徒有其名,不做任何动作。下面的文官机制也能基本上照常运行,它已经将自身内部的人训练成了它自己的齿轮,不会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不合作就乱了套,哪怕这个制度是封建皇帝制。
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是万历皇帝,书里虽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原因的分析,还是把万历个人的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他终其一生都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很多时候,他企图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但强大的阻力将他推回。
万历在十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张居正的协助。他曾经励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但得知张居正的真实面目之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最尊敬的老师蒙骗了这么久,他的世界观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在随后数次与朝廷文官的争斗中,也让他心灰意冷。他发现了自己虽贵为九五之尊,但实质上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为了保护其所有权而创造的符号象征。
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尚且如此,这个王朝还能走多远呢?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死,死后被大清算,家产抄了,儿子革职,所有的荣耀都被剥夺,甚至差点开棺戮尸。一个厉行改革的大官,一度掌握举国的重大决策的.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之前有多荣耀多尊贵,现在就有多卑微,多惨淡。
其实张居正所厉行的改革,总的来说,对明朝还是好的,但是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除之而后快,张居正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亲手为大明帝国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
读史思今,时至今日,凡有争议之事发生,道德就时常被人提起,而法律却是陌生的,我们很少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道德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舆论导向和判断是非的标准,由此观之,这和几百年前的万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却有教化之处。然而,受过教育的人应有独立之思想,能够明辨是非。愿你我能以史为鉴,审视自身和社会,不做随波逐流的跳蚤。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5我曾经以为《万历十五年》会是一幅宏篇巨构的历史,就算不满眼艰涩的文字,也该是难逃作者的主观臆断落了下乘(这也是我不喜欢读历史评论的原因,作者有所偏好,不够客观)。但显然,是我胡乱猜测了。
这本书初读显得琐碎,你甚至不觉得它多有文采,就平淡无奇的讲一个故事,甚至有点无聊。
但到了后面,你开始被它吸引,于平淡中跟着作者不慌不忙的`一路过去,竟有点欲罢不能。
看书喜欢窥探作者的三观,企图找出作者的狭隘和洋洋自得。然而这次只看到作者对历史的悲悯、清醒的目光以及高远的视野。这丝毫不夸张的文字,突然让我怀疑:是作者没有斐然的文采,还是不屑炫技,只想安安静静地讲好一个故事?
再说故事。
我们总宣扬人定胜天,认为这样才算英雄 ……此处隐藏4340个字……立内阁,到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明清政治达到专制顶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庆新政和张居正改革为后世治国者所称道。经济上,从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开始,到清代中期的摊丁入亩政策,农业人口激增,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耕文明达到极盛。
在江浙一带,则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制造业、纺织业等成为解决地方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军事上,统一多民族国家背景下的边防矛盾呈现由内向外转移的过程。制度得以完善,中国疆域空前辽阔。
北方诸镇的边防措施万里长城得以修复,火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装在镇压内部起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学高度统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选拔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钳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下部书准备看看《彩色欧洲史》。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11明史有“税重民穷”之说。如果意在说明当日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百姓被摊派的赋役过重,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言之成理。要是认为全国税收总额过高而导致百姓贫困,则与事实有所出入。同期英国税收约银二千余万两,和人口为三十倍的中国大体相等。“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中国幅员辽阔,情形复杂。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类似“潜水艇肉夹面包”——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此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的组织,此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其中三个基本的组织原则,此即尊卑男女老幼,没有一个涉及经济、法制和人权,也没有一个可以改造利用。
张居正精明能干试图经济改革,申时行中庸诚信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奉行儒家传统道德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戚继光实干主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李贽清高矛盾试图打破儒家的一元宇宙观,结果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或身败名裂。就连九五之尊的万历皇帝,本有中兴之愿,但张居正死后被清算的形象反转,天子家事又屡被臣下干预,眼看死后都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并肩长眠,早已厌倦在各种典礼上充当木偶的他也终于心灰意冷,怠政三十多年。
帝国的官僚们一意保持传统与稳定,从而丧失了主动性,甚至不惜行事不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其意识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从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意识形态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计较个人私利,讲求奉献和牺牲,鄙夷物质利益。这样,官员们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成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补助着体制上的欠周全。
单一意识形态体制所造成的困局还表现在,它不能承认自己自己存在问题,因为怀疑终极价值,就等于怀疑一切的基础。如此往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执行者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必然是掩盖之。在这个体制之下,因为终极价值理论上的不可怀疑和体制事实上的漏洞百出,整个体制事实上已经沦为一个形式:人人都在用阳的一面,也就是终极价值来掩盖自己的阴的一面,也就是个人私利。当社会日趋参差多态之时,体制所要求的单一化,同质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集体开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已经进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当现实基础严重脱离体制时,体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强行将现实拉回原初的设定状态。但是构成体制本身的官僚阶层自身已经发生了改变,其行为也有所偏差,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体制的分崩离析。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既无资本主义发展的组织能力,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
万历十五年公元为1587年,距鸦片战争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权,技术不能展开,财政无法核实,军备职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做标准,则前后想通。1840年的鸦片战争,其情形仍与1587年相去无几。
中国传统社会无法局部改造。过去政府与民间的联系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纯考科举制度做主。1905年停止科举之后,上层机构与下层机构更为脱节,满清之覆亡,更无可避免。
民国肇造后,军阀割据,也是当然趋势。新的力量还没有产生,过渡期间,只能由私人军事势力撑持。这私人军事势力,限于交通通信等等条件的'束缚,也只能在一两个省去里有效。省区外的竞争,更酿成混战局面。
国民党专政期间,创造了一个高层机构,总算技术了军阀混战,但是全靠城市经济维持。
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在农村中创造了一个新的底层机构。现在中国当前的任务,则是在高层机构和底层机构间敷设有制度性的联系,才能从上至下,能够以经济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离官僚政治的垄断。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而潜水艇夹肉面包的结构,也有其根源,主要原因还是受亚洲大陆天气地理关系的影响。
自小读史,常有中国不如别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内就凡事做得头头是道,而中国似乎越做越糟。现在才看的明白,中国文化是亚洲大陆地理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物质文明有他们海洋性国家的经验;况且每个国家发展,也有他们先后程序,而其中最大的差别,则是现代先进的国家以商业的法律作为高层机构及低层机构的联系,落后的国家以旧式农村的习惯及机构作为行政基础。
传统日本好像很受中国儒家学说及佛教的影响,但是因为它国家低处重洋,对外安全,无须中央集权,与中国的结构相差至大。它在德川幕府的末期,国内组织已经商业化。所以,表面上好像是短期突进,其实则是长时间的演变,最后出头露面而已。
因为世界工商业技术的进步,所有国家都要从以前闭关自守的形势,将社会生活方法作彻底额改造,以期适应新的世界金融经济,中外无可避免。西方的民主与自由,以“市民特权”为基点,和日本的大名政权,授权于藏元的情形类似,所以改造比较容易。中国立国以来以贫民及小自耕农的经济立场作基础,农村内部复杂的情形不可爬梳。
今日中国所称“一国两制”,骤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宣传工具,但是荷兰初成的联邦制也实际上是“一国两制”的表现。英国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为司法的基础,利用司法制度不声不响地使社会融合,也是渐渐由“一国两制”造成一国一制。但是“一国两制”不是没有危险的,美国开国时以保障人权为前提,却又因联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隶制度,终发生内战。
在技术方面讲,这一国两制的实行在中国必有很多困难,但是不是不可能的。中国过去在汉朝以儒家笼括发夹、到家及阴阳家的思想,在隋唐时代又笼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统一。可见时势需要,即不成能亦成为可能。
总体而言,《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可分割,也不变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