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读后感

2023-05-04 08:48:18
关于论语的读后感12篇

关于论语的读后感12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论语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论语的读后感 篇1

戊戌年二月初二,紫筠于紫筠居组织了若木读书会,有来自商业、教育、法律等领域的参与者七人。初会略记。从《论语·学而》启读。朱子定分章句,以为“书之首篇,所记多务本之意”,深以为然;而众人对此篇首章之所以为首章的解读也多作思考,私以为,大抵与朱子之意近。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文意解读并不难,当然了,千年以前的字、词的内涵可能要比它现在的内涵要丰富得多,以致于我们对它的解读可能有种种不同但又能自洽的通路。比如说,印象深刻的是紫筠说起她弟弟提的一个观点:“有朋自远方来,为何乐呢?古人拜访都带着礼物,而当时的礼物大多是肉,以前肉品少,朋友带着肉来了,自然是快乐的。”我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但又无法证伪,若以吃货的心态来看,这的确是件快乐的事情呀!而且我印象里的孔夫子,从来都不是完完全全“一本正经”的。

但我们若一本正经地从字面来看,首章之意大概就是学以致用不正是愉悦的嘛,相隔甚远的朋、友来访不正是让人感觉快乐的嘛,别人对我不了解我却不恼,不正是君子行径嘛。

我认为,这三个短句分别描述了为学、与朋友交、对待外部评价这三个方面,似乎涵括了人生的大部分场景。七戒提出,这或许正对应人生的少年、青年、成年三个阶段,让我觉得十分有趣,亦是我不曾想到的。

抛开文意解读,我想说的是其中都用到的反问句式——“不亦XX?”细细玩味一番,这似乎强调了一种不证自明的自然而然,也就是说,人生里的大部分场景都处于“说”“乐”“君子”这样的.状态下,那么孔子的理想人格——君子,似乎并非艰难之事,难的反而是如何正确看待他人的评价,特别是遭受误解、不被肯定的时候,不愠可真难呀,可见第三句所带来的场景就要比前两个复杂得多。

在这里,朱子引程子曰:“乐由说而后得,非乐不足以语君子。”也就是说,这三种状态是层层铺开的,内心充盈着愉悦,发散而成就快乐,最后的君子之态是有前两者作为必要条件的。这样一来,再联系首章之“务本”,莫非整部《论语》的关键字要换成“乐”了?

最后再写一下感受吧。离开中国哲学的专业学习也快两年了,毕业后自愧没有再对某本书沉潜玩味,多是饶有兴致地打开、不知不觉地荒废。此番借由读书会重开《论语》以及其他经典古籍,既是复习,又能向同学请教,所谓“温故而知新”也。

所幸第一次读书会收获颇丰,至少很久没有敲过这样的文字了。杨师多次提点执事敬,我想既然加入了,就力求谨而信吧。此记。

  关于论语的读后感 篇2

百善孝为先,这是儒家的思想观点,那么儒家为何要把“孝”字捧到这么高的位置,人又如何尽孝道呢?翻看儒家最经典的典籍《论语》,我们便能从中找到答案。

先看看《论语》里是怎样对孝定义的。

鲁国的孟武伯向孔子怎样尽孝道。孔子答了一句:“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说要象父母担心孩子的病一样。为人父母的都应有这样的'体会,孩子有了病或者多少拉了点肚子、受了点伤、着了点凉,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是不是担心、掂念、疼惜,恨不得这病疾转到自己的身上,让孩子免受其苦,快快乐乐?

孔子这个回答是十分智慧的,他不去做一大通应该如何如何的说教,只抛下这句半拉子话让孟武伯自己去理解、体会。父母在你小时是怎样疼惜你的,你现在也去怎样疼惜父母,这就是孝。孝顺父母的心情,也要象“父母唯其疾之忧一样”,是从内心到行动,都切切实实的展现出来。做父母的,又有哪个对孩子病疾的疼爱、惦念不是发自于心、油然而生,而需要别人来规定如何做才算尽礼呢?

孔子认为孝要发自内心,不能走形式。在子游向孔子问孝时,他就回答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这里严厉地说,不要以为给父母供吃供喝,养着父母这就叫孝了。养狗、养马,也是这样养。不从心底里敬爱父母,养父母和养犬马有什么区别!

孔子还认为尽孝要始终如一,他提出了一个词“色难”。“色”就是脸色、神色。一个人尽一次孝并不难,难得是始终孝字当先、不厌其烦。朱熹对“色难”一词有精辟的见解:“盖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故事亲之际,惟色为难尔,服劳奉养未足为孝也……”无论伺奉父母的活多脏、多累,无论父母有多唠叨,在父母面前,始终不改色,和悦如一,这才是真正的孝。正如孔子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又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后一句是说,父母的年龄生日不可不记得,父母每过生日,既为生辰而喜,又为增岁而惧。

孝还表现在自个好好做人,不辱没先人。这是孔子对尽孝的另一个要求。他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那么孔子为何要彰扬孝道呢?

《论语》里孔子的弟子有子说了句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的弟子曾子也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孝是人性之根本,人不孝敬父母,则与犬马无别。孝是人性善与恶之间的一道堤坝,彰扬孝道,就是彰扬人性,彰扬社会道德。孝顺父母的人,充满人性,心中有德,很少会干出犯上作乱、作奸犯科的事。相反,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能孝顺的人,已无人性和廉耻之心,什么样的坏事干不出来呢?

  关于论语的读后感 篇3

近日拜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后,感触颇深……

我想《论语》给予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就在于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之下圆润地融合成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的生命在智慧光芒的照耀下,让我们每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论语心得》讲述了七道,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地人之道”。

天地人之道是《论语心得》中的第一道,读这一道时,我的感触也是最大的。

我们现在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隆、事业成功的基础。但人的力量如此强大的原因,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达到完美结合的程度,结成一个整体,所以,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的内心的时候,他的强大,无坚不摧。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就是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的共同成长,仅此简单而已。读到这里,我想,在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只要你的胸怀无限大,许多事情就小了,原来如此,就是“忠恕”二字啊!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 ……此处隐藏7435个字……无人喝彩,甚至被否定和批评,还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在学习上自得其乐,这就是真正的君子之风。

学思结合才能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智慧的光芒。有知识,但没有疑问,没有对于疑问的深思,没有深思后的顿悟,知识永远是知识,不是学识,学习也变得索然无味。相反,有思想火花者耽于空想,一切想当然,不能踏实为学,没有丰盈的积累和有益的参照,就只能处于虚无缥缈中。“学”是求乎外,在于知物;“思”是求乎内,在于明理。两者是生命开发中相辅相成的事,如果偏废就会劳而无功,甚至危及身心。

真诚坦白是学习的最佳态度。承认自己在学习中的疑惑和困难与表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益和收获同样重要。强不知以为知只能欲盖弥彰,显得更加愚蠢和可笑。勇敢地说“没听懂”“不明白”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点拨和教导,从而化不知为知。不懂时伪装懂,是耍小聪明;不懂时马上提问尽快弄懂,才是大智慧。因真诚坦白而不断进步的好学者,就是真正的智者。

乐在其中是学习的理想境界。“知之”是初级境界,客观知晓而已,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可能知之不多,也可能知之不少,但都没有投入,是理智的学习。“好之”是中级境界,有了兴趣,自然想知之甚多,在兴趣的引导下会不断获得新知,是愉快的学习。“乐之”是高级境界,把学习视为人生的享受,心灵的寓所,在其中悠然自得,物我两忘,是陶醉的学习。

  关于论语的读后感 篇11

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我懂得了: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与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

是这个时代的召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教师不朽的追求。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因此,在这条道路上,我愿将青春融化在教育的沃土中,和在座的同仁们一起肩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将一只只凝聚着师爱的手高高擎起,搭建一片教育的蓝天!

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让你不顺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会失去心理平衡。

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经遭遇贫穷,当他走到郑国的时候,粮食都断了,他的学生不高兴的问他,怎么君子也会穷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于贫穷,而小人则会因为穷而作乱。

这份安于贫穷的心境至为难得,而他之所以能够安于贫穷,正是因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够在贫穷中找到心灵的支点,才不至于失去平和心态。

孔子并不掩饰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坦诚的说:“如果能够发财,那么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愿意。”但他也并不强求:“如果发不了财,那么我就去做我所喜爱的工作。”达致幸福的路径有很多,金钱并非唯一途径,关键在于内心的`快乐。

他赞赏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观贯彻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够在物质的清贫之外,找到自己心灵的安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喜怒并不依赖于外物,而存在于内心的安详与平和。

在《侍坐》一篇中,他让几个徒弟各述其志,对那些看似远大的抱负,他置之一笑,而当曾点淡然说出自己的人生愿望只是在春风中与童子嬉戏时,他却赞许的点头。

可见孔子在内心并不真的认为君子必须治国平天下,人生最终的追求,仍然是要归结到内心的平静,要能够体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这些,其实都取决于心境。

《论语》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

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关于论语的读后感 篇12

这个暑假,我仔细阅读过了《论语》,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孔子是我国最早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几千年来,他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所谓的圣人,贤者。他的《论语》让我知道了做人的真谛,也让我明白了学习的奥秘。

“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是“礼”的根本内容,是道德伦理观念的基础。仁者,爱人也,为人处事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能以关爱他人的.心态面对生活。《论语》中记载,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刃,则以学文。”只是孔子在教导学生们说:“同学们,任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平易近人,做事要谨慎。”其次,做人诚信十分重要。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丢了诚信,他还有什么值得可信的地方呢?人没有了诚信,将寸步难行,所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这样,我们才将会成为一个有诚信的人。

“礼”是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周礼”是西周以来上层建筑的集中体现,它是用来维护上下尊卑关系的。因此,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礼坏乐崩”抱着惋惜的态度,把破坏礼的行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所以“礼”就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礼”也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则,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是我们的长辈,我们应尊敬她们,对她们的教育,我们应认真聆听,保持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习惯。

“知”是孔子思想的精华,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他提出反复学习可以使人们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从中我也明白了,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用于开阔出新的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更加丰富孔夫子的教育思想中还包括学习态度的问题。他认为学习的态度就应该是老老实实的,不懂就说不懂,努力学习,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自己就是这样,不耻下问,由于孔子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他的知识在当时就比别人丰富。再有,孔子教学也比较注意“因材施教”。《论语·述而篇》记载,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不到他用心思考弄明白而不得其义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想说而口里不想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交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免、能由此推出其他三个方面,就让它自己去想。孔子就是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去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

从《论语》中,可以学到许多做人学习的道理。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做一个正直,谦逊,与人为善的人。《论语》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感悟,感悟孔子精深的大智慧。

《关于论语的读后感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