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晚年时回想小时候的事情,当初的点点滴滴,满溢着青春烂漫,想必是别有一番风趣吧。清晨盛开的花朵傍晚才去摘取,虽然开放时的娇艳已经退去,但夕阳的映照更为它平填了一份神秘与美丽,我的神思随着文字飘向那份年幼童真的时光。
童年的美好与回忆
长妈妈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睡姿像“大”字般直铺在那床上,还有那些无趣的礼节,甚至害死了迅哥可爱的隐鼠,而又诬陷是猫做的等等,让人心生厌恶。迅哥心心念念想要一部《山海经》,他跟长妈妈说过,本不带任何奢望,却不曾想阿长竟为迅哥买回来了,“哥儿,这是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这让迅哥非常震撼,我也很震惊,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去买书,该遭到多大的奚落嘲讽?是什么给了阿长这偌大的勇气呢?是她骨子里的善良与爱,让一个本讨厌她的孩子竟开始由衷地敬她、爱她。“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多么深情的怀念和感激啊!可见她给鲁迅的童年带来了多少温暖与关怀。
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的乐园,那里有叫天子、何首乌、覆盆子,还有蟋蟀,玩累了也可以去听长妈妈讲神奇的故事;三味书屋也没有多么乏味,可以折腊梅,捉了蚯蚓喂蚂蚁。所以,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满满的怀念与不舍。
成长中的恩师益友
三味书屋里的老先生,看上去严厉,手中一把大戒尺,但是不常用,虽然和百草园里生活相比有点无聊,但是这是鲁迅先生最早受到启蒙的地方,童年的恩师寿镜吾老先生,虽然严厉、古板,但也有慈爱的一面。
再就是鲁迅去日本留学时遇到的老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让人很敬佩的师长,他平等待人,关心来自弱国的学生的学业,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治学严谨、和蔼可亲,虽然最终鲁迅放弃了医学,但是藤野先生的讲义他依然留着,先生赠的肖像一直陪伴着他,可见这位先生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
范爱农是鲁迅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促膝长谈,两个热血青年在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努力找寻着光明,怀着对黑暗的不满、对革命的期待及失望,最终在生活的窘迫与社会的迫害中陷入绝境,让人扼腕叹息。
永远的批判与揭露
回忆童年温馨美好的生活,表现童真童趣是此书的一大主题,书中也不乏讽刺与批判,所以,文章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对封建迷信以及当时中国现状的揭露。
衍太太这样的小市民,自私自利,教唆别人家的孩子犯错,又到处传播谣言,令人深恶痛疾,这也正是当时中国小市民猥琐形象的缩影。
《父亲的病》里讲了一个庸医误人的故事,是对既迂腐又故弄玄虚的中医的嘲讽。
《二十四孝图》“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怒斥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五猖会》孩子兴高采烈地要去看庙会的时候,父亲突然叫他去背书,真是让人扫兴、痛苦又无奈,这是对封建教育压制儿童天性的不满。
《朝花夕拾》将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巨大热情。如今,虽世易时移,而鲁迅的作品以及作品中的批判精神仍能激荡我们的热血、唤起我们改造旧世界、迎接新世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