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1
这两天看了一本书,周勇博士的《跟孔子学当老师》。题目很吸引人,是华师大出版社大厦书系其中的一本,以前看过其中的几本,所以印象很好,所以读得很快很轻松。周博的这本书写法很自由,因此也就很动情地抒发自己对孔子和与后世孔子般的老师或研究者的赞赏。这种笔法很容易阅读,本身不是考据式的评点,很自由,很个性化地解读,也很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历。这种写法就是把孔子“人化”而非“神话”。走近孔子、走进孔子的生活和思想,跟随孔子学当老师才成为可能。
书的封面印着一行小字: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还没有机会与作者周勇博士进行本书的交流,而且读了这本书之后,的确很想和他进行一次读书的.交流。他把本书的写作当成一次旅程,一次纵观古今、横贯中外的关于教育大家的思想的旅行。从他们的酸甜苦辣中印发自己的酸甜苦辣,从他们的教育思想中生发自己关于教育的思考。《论语》是一本后书,可惜我们知道的只有简短的几句,也很少像作者一样能拥有无限的感动而潸然泪下,读书读《论语》读到这个份上,不要说距离我们20xx多年前的古文突然如此生动起来,就是随便哪一本现代白话文也很少有人读到潸然泪下。不过,观看肥皂剧倒是有不少人被编剧赚取了眼泪。单冲这一点,我们就有许多不足。无论什么事情,当你投入了真情,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净化,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把教学当成恋爱来谈,可见对教育的深情。
这本书并没有严格的体例,自由本身就是思想的乐园。如同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有这方面的大气。这其实是作者的自信,不循规蹈矩,不耿耿于怀于考据,活读《论语》,妙解孔子。循规蹈矩难有真情,更难有激情;不耿耿于怀于考据和历史的真实,才给我们自由解读的无限空间和个性的张扬,从而完成了孔子和自我的思想对接。所以,这本书与其说在写孔子等,不如说是写如何从孔子思想中汲取营养,丰厚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跟孔子学当老师》的题目太好了!
写这样的文章需要才气,需要自信。敢于把自己和孔子等名人扯上关系的更需要自信甚至张狂的个性。本书中记录了梁启超、陈寅恪、章太炎、金岳霖等无论是教育名家还是文化巨人,他们身上多少都具有一些自我张扬的个性,崇尚真理、摈弃世俗的傲气。今天这样的教师太少了,可见报道的也就是被称为“民间教改第一人”的王泽钊、南师大附属中学著名杂文家吴非(王栋生)、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而已。教育可以供个性张扬的教师生存的空间太少了,而个性张扬的老师大多“有一把刷子”,陈寅恪先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因为教育的缺乏宽容,窒息了这些有生命力的教师的教育生存环境,实在太可惜了,又怎能渴望教出有个性的学生!
梁启超第一次做研究生的导师,上课时,他走进教室,望着天花板,然后突然说:“兄弟我是没有什么学问的。”之后,才慢悠悠地补充了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章太炎先生的开场白比梁启超自信的多:“你们来听我的课是你们的幸运。”但是国学大师不能没有学生,所以他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也是我的幸运。”
敢这样说话的老师不多,有这样能力这样说话的老师更少。我突然问自己:“兄弟”凭什么当老师?作为语文教师,读了这本书,我实在汗颜,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把《论语》认真读一遍,更不要说读懂,读到潸然泪下!马上要补上《论语》这一课。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后感2
这几天认真的翻阅了下《跟孔子学当老师》,感觉这篇文章有点天马行空,很多地方不是很理解,既然领导推荐这本书,应该自有他的道理,或者说书中肯定有作为老师的我学习和深思的地方,依着这一想法,努力的将其看完。
正如书中所说“我们有的,孔子没有”我们有一份工作和薪水以及保卫这份工作于薪水的国家法律,我们靠这份工作于薪水养活了一家人,并因此能与家人一起享受朝夕相处的天伦之乐,而这些都是孔子没有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懂得知足,不要整天怨这怨那,事情多,应尽心的去做好本职工作。
再如,“学第一,教第二”,一直以来教育界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看做是针对学生学习而言的,其实,对于教师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还要时长反思自我、反思课堂,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还有孔子一生能“诲人不倦”,用心于他的教育事业,其主要因为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作为新教师的我们只有认识到事业的重要性,才能积极投身于这一事业,才能主动积极的去应对各项事情,才能尽力去做好本职工作。目前,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被关注,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也将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所以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的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进度表,提前两三天备好课,写好教案。力求吃透教材、克服重难点。比如在备教材:做到多琢磨教材,多参考相应书籍分析教材,使得自己对教材的编排、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在备学生:分析各班学生特点、知识基础,对不同的班级进行针对性教学。在备教法:上网查找优秀教案,进行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2、上课
做好课前准备,比如1、检查电脑的状态,及时进行维修;2、将本课中的素材以文件夹形式发到学生机上;3、上课时认真讲课,做到语言生动活泼,点评新颖;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得知识点能更好的落实。由于我校的外来学生占的比例很重,而这些学生相对来说比本地学生“弱”,再加上我校硬件设备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形成了二个学生合用一台电脑,甚至是三个学生合用一台电脑的局面。及大的影响了信息技术完整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我采取了,将有的一课时内容分为两课时,尽量从学生的实情水平出发来设计整课的教学,在同时我还采用了分小组,形成班级互帮互助的好习惯,遇到问题尽量自己来解决,培养学生爱动脑的习惯。有时也会采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3、课后
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听课,评课中我都非常认真的在做听课笔记,经常在反思:“他的这个环节用的真好,我可否用到我的教学中,为什么我在上课时,没有这样的效果,信息技术相对来说课堂记录不是很好把握,我能用怎样的方法来应对呢,作为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我应该怎样去培养他们的习惯,作为三四五年级的学生我又能用怎样的语调,方法来有效控制整个课堂。”期间加上开学的检查课,各为领导的精细点评下,我坚持每天做简短的教学反思,每月教育反思一篇;一年内完成新教材、新课标的研读,对三到五年级教材的知识体系有完整、系统的把握;两学期开校级公开课一节,争取1到2年内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