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2023-11-15 09:48:19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14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14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

儿行千里父母忧,忧到何时是尽头。寒假伴随女儿粗略读了《傅雷家书》,刚开始就被感动了,家书里,“车一开动,大家都变了泪人儿,呆呆地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儿子远行,看着渐行渐远的身影,傅雷夫妇会失落,会哭泣,他们像极了普通的父母,临别前依依不舍,一转身已是泪满衣襟。他们会为着儿子难得的短期归国开心很久,并加倍珍惜这难得的亲人团聚之幸福。“孩子,我真恨不得天天在你旁边,做个监护的好天使,随时勉励你,安慰你,劝告你,帮你铺平将来的路,准备将来的学业和人格。”呵护孩子的成长,这是父母的真切心声啊!“我们历来问你讨家信,就像讨情一般。”父母对于孩子的来信是多么的渴盼!

我不由得感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不管他是普通百姓,还是著名翻译家;不论他的孩子驰名中外,还是露宿街头。这份浓浓的爱,都是一样的.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份担忧没尽头。

作为母亲的我,想到儿子上学时的不舍。儿子刚上大学时,第一次上学走,特别晕车的我执意要去送,在送的路上,竟然没晕,回来就难受一路。临走前几天就开始,千叮咛万嘱咐:多打电话多发短信,保证最少一周一次,衣服要勤洗,有病了不要撑要及时看医生,没钱了就说.....我絮絮地千叮咛万嘱咐,从安全、生活、学习、交际等等,事无巨细地叮嘱。说的儿子都嫌我啰嗦。我希望,能够对他有一些帮助。从儿子走,就开始盼望着短信电话。刚开始一周总能接到电话收到几次微信,后来就成了一个月两次,一个月一次......问其原因,总说学习太忙。还说高中老师说考上大学就不紧张了之类的话都是骗人的',只不过没早自习晚自习课,但要去图书馆查资料。我只好说学习要紧,没事就不用打电话发短信了,其实心里还是很渴望有电话和短信的。他爸开玩笑劝我说,要想孩子有成就,你就得忍受冷清,孩子上学工作不在家,过节时候,就简单吃两口饭菜,看看电视节目,出去转转的了,别羡慕人家一到过年过节就带着孩子们来,一家人吃着家常饭菜,热热闹闹的,非常开心的场景。说的我心里不是滋味。既盼着孩子有出息,又想着孩子不要飞得太远。唉,这份纠结,很难轻松解开的啊。

现在想开了,不论儿子还是女儿,终有一天,他们都会因为求学、工作、生活,渐行渐远,只留给我一个背影,几条短信,再有的就是无尽的思念了,只要孩子一切都好好的,自己就欣慰了。

看到傅雷先生与远在异国的儿子谈音乐,谈美术,谈戏剧,谈建筑,并且是自己亲自查资料提供参考。我在想:我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吗?我能这样去引领我的孩子吗?想想儿子的成长过程,我给他的帮助又有多少,儿子一到三年级时,晚上陪他看书学习,把他书上的字词提写,背的课文检查,我认为重要的题抄在本上让他重写,当天任务当天清,当时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学习不费力轻松在前就可以,也许是我的要求低吧,儿子的闲暇时间很充分,在村里疯跑,玩男孩子玩的:弹玻璃球,扇四角,拍画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细想我给他的帮助有多少?就是好的习惯,自觉上进,自律,坚持不懈。(喜欢上哪种游戏哪类运动,我非学会不可、小时候玩拍画片,手掌能肿了)

他初三时我来到这里工作,现在想起,在孩子关键时候不能陪伴,不能时刻关注,很觉得愧疚。一次回家他奶奶告诉我,孩子晚上回家吃过饭就走了,(我和我婆婆不在一个院)到我家一看,不像往常一样玩电脑了,在学习。问后得知月考成绩下降,心里不甘。电脑不再碰了,潜心学习。若果当时我多问问,多帮助,多鼓励,情况也许会更好。

儿子高中时,就给他说,你没有有钱的家庭,你没关系没靠山,要想改变,只能靠自己,捷径就是好好上学,高中时他的确成了我的骄傲,成绩一直保持全校前几,在高考前两个月,班主任打电话约谈,我赶紧去呀,老师问,你儿子谈恋爱了,我说没有,老师笑了笑,我就知道有问题,当时感觉()我对孩子的关心少了,他有些事不再说了,当时我怕,说多了怕影响他心情,不说吧影响他学习,只能说路靠自己走。现在大三了,寒假里说要接着考研,改专业。说实话我帮不上忙,我相信以他的学习力,只要认定的事一定能成功。再说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他随口说,你该多看看,多学习学习了,你out了。确实,该多读书、多学习了!对于我们,读书真是一个迫不及待的问题了。再不读书就不知道该和孩子怎样交流了。所以,我觉得自己要一直在学习与成长的路上奔跑。

我想,他将来一定能够懂我的心情。我希望他能成为优秀的人,越是优秀的人,越能够明白亲人的苦心,越能够自律。

子女远行,犹如一个风筝,随风飘摇,渐行渐远,终会消失在父母的视线里。尽管父母手中捏着一根思念的线,可是线那头的风筝已经飘摇在九霄云外了。父母望眼欲穿,却又能如何?只盼望孩子好就行。儿行千里,梦想在更远处;父母担忧,永远在原地守候。这份担忧无尽头。

将来,我也会像傅雷夫妇一样,不论孩子走得多远,牵挂的线永远缠绕我心。只希望孩子能够越来越好!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2

一口气,看完了《傅雷家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傅雷作为一名敬业的翻译家,工作忙碌,自不必说。可工作就是再忙,也不能挤占对儿子的爱,更不能动摇他做父亲的责任。

1、傅雷对孩子的关爱很细、很柔,一如慈祥的母亲。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面对即将奔赴波兰深造的儿子傅聪,作为父亲的他自然千般不舍,“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朵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分别让他“胸口抽痛,胃里难过”。透过信,我们仿佛看到了火车站里挤满了人,列车呼啸而过,一位满脸沧桑、老泪横流的父亲,边飞快地奔跑,边用力挥舞着他那宽大的手掌,口中不住念叨着:儿子,保重!儿子,保重!

“看照片你并不胖,是太用功,睡眠不足?还是室内拍的照片,对比之下,你显得消瘦?”因傅聪有大量的演出,傅雷担心儿子身体吃不消,便谆谆教导儿子要注意营养与休息,“每天的工作与休息时间都要安排妥当,避免一切突击性的工作……事后又极好筋疲力尽,仿佛人要瘫下来似的。”

傅聪恋爱时,傅雷又告诫儿子:婚姻非同小可,一定要冷静,恋人不可求完美,但要看清她的优点与缺点,哪些缺点不影响人品,哪些缺点可以不断改正。婚后,傅聪又教诲儿子要学会反省自己,多与爱人交流,以共同进步。

小到日常备用品,傅雷也会在信中时时提醒。俨然慈母!

2、傅雷对孩子的坦率、真诚,一如让人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知己。

傅聪意志消沉时,傅雷总能设身处境地为他着想。他说:“孩子,我们是过来人,你的苦闷我们理解。你也不必为此担心, ……此处隐藏20561个字……的人都有感染力。”

论及对艺术品的理解, 傅雷先生认为就是与艺术家思想的沟通。“一切伟大的艺术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我们只要能发掘自己心中的人间性,就找到了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再若能细心揣摩,把他独特的个性也体味出来,那就能把一件艺术品整个儿了解了”;“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自己的悲欢喜怒,使原作者每一根神经的震颤都在你的神经上引起反响。……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同样的,在谈及儿子钢琴演奏的时候,他仍是看重感情的升华,境界的超越。他说:“在一切艺术中,音乐的流动性最为突出,一则是时间的艺术,二则是刺激感官与情绪最剧烈的艺术,故与个人的MOOD关系特别密切”;“弹琴不能徒恃感觉,感受。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要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的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音乐主要是用你的脑子,把你朦朦胧胧的感情分辨清楚,弄明白你的感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等到你弄明白了,你的境界明确了,然后你的技巧自会跟踪而来的”;“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

傅雷先生也是文化的大家,青年时代,他在西方的经历,使他了解了西方的文化和历史,更让他了解了萧邦、莫扎特、赫斯特的思想和风格。同时,他又是一个东方人,喜欢和了解东方的'传统文化。他不停地给儿子推荐中国的古代著作,如:《人间词话》、《元朝散曲选》、《古诗源解读》、《唐五代宋词》、《世说新语》等等,希望能从这些著作中,开发性灵,培养气节、胸襟。傅雷先生更能从文化的高度,解析民族的特性,去探寻艺术的发展。他说,中国人既没有欧洲的浪漫狂潮,民族性又有希腊的OLYMPIC(希腊艺术的最高理想)精神,同时据有不太过分的浪漫底克精神,较之西方人,极含蓄又讲究TASTE(品味、鉴赏力),所以我们中国人,先天的具备表达萧邦(按傅雷先生的意见,萧邦是半古典半浪漫的人)相当优越的条件。反之,由于缺少了雍容华贵与宫廷气味,与欧洲真正的古典,有时反倒隔离得远一些。他希望傅聪能用东方人的思想感情去表达西方音乐,而仍旧能为西方最严格的卫道者所接受,就表示的确对西方音乐有了一些新的贡献。

不仅如此,在书中,傅雷先生还对文化传统、新旧艺术、旧体诗词、一些哲学观点以及绘画等提出了自己的非常直率的意见。其中的多数,更令我叹为观止,佩服不已。

书只有300多页,可我越看越入迷,越看感想越多,仿佛正在聆听一位长者的谆谆教诲一般,心驰神往,如痴如醉。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信矣!

  《傅雷家书》读后感 篇14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到5月14日为止,花了一个月时间,利用晚上休息前或其他一些零碎时间完成了《傅雷家书》一读。 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 在我看来,这就是重视和强调“一般修养”的重要。在其他信中,这种思想都有出现,比如关于去博物馆、去森林等建议,便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养,而不是一味练琴、搞音乐。 对我的启发则是,读书只是修养途径之一,另外还应有其他。即使读书,也不应仅限某某学科。一般修养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诸领域都需阅读。因为,人生或生活绝不像大学学科分类那么规范齐整。各领域都只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侧面,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广泛阅读是有好处的。其实我早就受了毛泽东的影响而这么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关于感情(激情)和理智的关系,应当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际或宇宙的视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为真知灼见,无不闪耀着理性的灵光! 以上便是一读《傅雷家书》后的一些感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后感只能记录我的一部分收获,更多的则写不出来,而是要融入身体。本来读书笔记、读后感之类就是手段而已,理解并践行其中的道理才是最后目的。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