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作文7篇【热】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寒假里,我看完了《 稻草人和他的仆人》这本书,它让我记忆深刻。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稻草人屹立在风雨中。突然,一道闪电划过,稻草人眨了眨眼睛,竟然活了。后来,它与男孩杰克相识,杰克成了他忠实的仆人,两人起程前往泉水谷,一路上经历了数不清的惊险。他们凭着勇气和信心,团结一致,战胜了困难。
是啊,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智慧多,人多力量大,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做任何事都会成功。如果不团结,就会一事无成。
就拿我们班来说吧。上个学期,我校举行了“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为了统一的'服装,我班40个同学、家长一起购买了漂亮的演出服。训练时,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按照老师的指导,尽力做到最好,让声音达到和谐一致。比赛时,我们专注地盯着指挥,唱好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完全沉浸到歌曲的优美意境中去了。整齐神气的服装,优美动听的声音,陶醉投入的神情让我们获得了全校一等奖。如果我们不这样团结,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吗?
这本书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团结一心。我一定会把这个道理铭刻在心。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草房子》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对桑桑、陆鹤、纸月、杜小康等少年性格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习生活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之间那毫无瑕疵的真情。
书中的内容让人目不转睛,一个个有趣感人的故事,都蕴含着不同的感情,每一种感情都包含着寓意,让我受益匪浅:秃鹤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做出了反常之举,结果事与愿违,使油麻地小学丢失了连续两年的会操第一。但在文艺汇演需要一个秃头演员时,他毅然承担起了这个重要角色,并演得活灵活现。从中让我明白一个人必须要有集体荣誉感,为集体多做好事,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杜小康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他从全村首富的儿子成为一个辍学儿童,但是他还是勇敢地站起来,并负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在逆境中,他成长了……读过此书后,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孩子们那颗纯洁的.心和真挚的情感。它们或多或少使一些大人的人性经历了“二次成长”。在桑桑和其他孩子“奶奶——”的深情呼喊中,垂老的秦大奶奶坚硬顽固的心被唤醒了,使她奋不顾身地去解救落水的女孩。渐渐地,她受到了油麻地小学师生的尊敬和爱戴,而她为了油麻地小学也自觉放弃了曾经的梦想,搬出了草房子。再比如桑乔和他的儿子桑桑在一起对抗病魔时,他的人格提升了。他成功地解开了自己身世低贱的郁结,放弃了对荣誉的汲汲追求……有时大人会对我们说:“小孩子,懂什么!大人的事你们管不了!”其实,我们心中的远方,高挂着一些大人们想象中也没有的彩虹;我们心中的明天,变幻着一些大人们从未见过的风景;我们内心的纯真和真挚的情感,也正是大人们所渐渐失去的。是的,大人可以教育孩子,但正如《草房子》所告诉我们的一样,孩子反过来也可以教育、影响大人。
一部好书,一个故事,一段真情,一片哲理。细细品味《草房子》这本书,我们每个人都将在书中渐渐成长……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这本书生动地描写了艾早、艾好、艾晚三个孩子的不同成长。其中的艾好是个神童,珠心算超乎寻常的好,他还是个书迷,书中的点点滴滴都刻在了他的脑子里。艾早也是个优等生,她非常聪明,样样都很好。他们的爸妈把希望都寄托给了俩个“天才”孩子身上。艾晚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上小学,成绩一般,与哥哥姐姐相比艾晚是家里最没有天资的孩子。妈妈经常拿她跟她的哥哥姐姐比。在妈妈的眼里,艾晚就是一个没有什么希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孩子,她还经常对艾晚说些丧气的话,连姐姐艾早也常常欺负她。然而心地善良的艾晚并没有放在心上,她依然活泼开朗。在家里只有爸爸喜欢艾晚,爸爸还给她买了水仙球。
文章读到这里,我的心情是不愉快的。艾晚的妈妈这样做,对艾晚是不公平的,她忽略了艾晚的感受,如果是性格内向的孩子,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孩子变得自卑,不阳光,不乐观。做父母的应该平等的对待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并不是天资好的孩子就一定会有出息,而普通的孩子在其它方面也会很优秀,说不定在这些普通的孩子身上也会有发光点。
文章的最后出人意料的发生了变化,被妈妈一直看好的艾早在一次高考时意外落榜,而艾好在进入大学少年班时竟突然失踪。这时的妈妈才意识到弱小的`,一直不被她看好的艾晚同样也需要关爱。文章的结局让我觉得,做父母的不光是要关心注重孩子的学习,同时孩子的心理方面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这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它的名字是《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从中我知道了我国河流数量众多,纵横交错就像“大地的动脉”流淌在中华大地。
我们的祖国有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长江三峡。唐朝大诗人李白经过这里的时候留下了优美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的长江水光接天,湖光山色,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图画,可美了!我要自豪地告诉你,我的家住在长江边,这里江面开阔,我脚下的这片肥沃的'土地就是长江冲击而成。
我和爸爸、妈妈经常一起顺着长江骑自行车观光。可是我们看到的是另外一幅景象,江面上全是大船,有的穿梭来往,有的停在岸边装卸货物,好一派繁忙景象,可从大船烟囱里冒出的浓烟却让人皱眉,江面上垃圾在随波逐流。我心想:“我们的生活看起来变得更美好了,可是我们环境却变不好了,不也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吗?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危害生命呢!”
如果在每条船上装一个空气净化器,把浓烟变成纯净的空气,如果船上的人们不会乱扔垃圾,并且废物利用,我们的家乡不就更干净了吗。
我们应该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这样我们中国的山会更绿,水会更清,天会更蓝,我们的生活就会一天比一天美好,加油吧,每一个中国人,向更美好的明天进发吧!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以后,我深受启发,我感觉以前的我多么的不“文明”。我要深深地检讨一下自己······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分为五个单元,第一个单元是“文明的历程”,第二个单元是“文明的内涵”,第三个单元是“文明的外延”,第四个单元是“践行美德”,第五个单元是“复兴中华”。每个单元都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名人伟迹和一些小故事,当然还有关于我们应该做的事。
唉,真为以前的行为举止感到愧疚,我怎么会做那样的事?做那样的事的真的是我吗?仔细想想,问题的原因还是出于自己;不积极和别人交流,不善于表达,遇到事情缩手缩脚,不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不主动和别人问好······这些都是我的不足,那么我应该怎么去改变呢?这些问题常常使我烦恼!
现在,我终于懂得了。我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抱有乐观的态度,遇到问题,挫折不消观对待,不去应付,不草草了事,而是努力克服;和同学,老师常常交流,不懂就问······总之,一句话,每天都要朝气蓬勃,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拿出来,不胡思乱想,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我认为“良好的态度是成功的一半”。因为一个人只有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才会认真去做每一件事,才会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丰收”。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也讲到了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不过,我一看,我做到的根本没有几点,微乎其微,真为自己感到悲哀;第三单元“文明的外延”说到了尊重;尊重老师,尊重同学······说到这些,我真的感慨万分,以前,一见到老师就把头一低,出了校门以后,见到同学也不打招呼。对于这种行为,我决定,我一定要努力改正,做一个文明,尊重别人的`人。
第五单元“复兴中华”的“传承文明”使我感同深受,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做一个有文明懂礼貌的人,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如果以后有机会出国,一定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国,也不要丢中国人的脸。
总之,我一定要改掉我所有的毛病,长大以后做一个栋梁之材,好好报效祖国,虽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么伟大,但是至少我们不会后悔,不会让自己的良心受谴责。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老师在班上推荐同学们读一本叫《小屁孩日记一一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书。于是,我上当当网购买了。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杰夫金尼。主人公格雷调皮搞蛋又可爱,又有些许小聪明,总会有许多奇怪的小计谋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书中讲述了主人公与他的亲戚朋友之间发生一系列的事情。我觉得格外雷有一大堆缺点,例如:有点自私、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撒谎;但是,他也有很多优点,例如:善良、幽默、仗义、想象力丰富。在他身上有着我们大多数普通孩子的优、缺点。虽然他很调皮,可是让我们感受到很真实。他在日记本中所记录的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也在我们身边和自身上发生过,这种真实让我与格雷有些共鸣。这本书很特别,上一半是中文版,下一半是英文版,让我们在积累课外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英语水平,一举两得,真好!
一口气把书读完,却没有一丁点以前的'乏味,脑海里反而不断呈现出一个个片段,真是意犹未尽。在我烦恼时、无聊时,它就像一个魔术师,把烦恼和无聊都变成小溪里的水,流走了。如果你读过这本书,你定当会开怀大笑,而且这种快乐不会随着时间而流逝,反而会历久常新。
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惊喜。伙伴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吧!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我觉得,在道德方面,东方更重视实践而不是理论。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道德更多的不是用来讲的,也讲不出来。
所以论语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见(《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志刚,序P3),但却通篇没有定论。孔子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总是言传身教,因材之异而施教。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弟子体会到什么是“仁”。或许后来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传弟子为了能让后人能够受到如师在侧般的指导,才从师的生活中截出一个个片断,整理出一部《论语》。
(当然,这纯属我的想象,没有什么依据)正是因为《论语》来自生活,是生活鲜活的再现,所以我们才应该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去读它。个人认为,与其风格比较像的一部书是晋代的《世说新语》。我们怎样读《世说新语》的?我想大多数人如果不是出于学术目的(例如需要写一篇论文或读书报道什么的),一定不会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话是多么曲折地表达了一个多么深刻的学术理论——我们大都会把它当成一种生活的纪录,以一种闲心来读它。我觉得,其实闲谈的心境才是最适合读这样的.书的。读到会意处,拊掌一笑,自然就理解了他要表达什么。或许比条条框框地分析加分解来得好一些。
当然,这是读书的高境界。我做不到。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读教人做人的书,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读而不是仅仅在纸上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疑问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