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后感的作文合集七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后感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我阅览过许多关于顽强的故事/书籍等,但唯一能令我泪下的就是《石缝间的生命》了。
石缝间的生命虽然没有玻璃棚中的花草生来茁壮,价格不菲,但他们却能经历风吹雨打却有比雍荣华贵更价值连城的顽强意志和沧桑雄姿。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在红军万里长征时,如果没有战士们的浴血奋斗会有我们幸福的今天吗?烈士的坚强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今天学习生活中坚强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使优秀者更加优秀;使失意者再获机遇;使低差者勇攀高峰。
如果优秀者失去坚强从此跌入深渊;失意者失去坚强则一蹶不振;低差者失去坚强则碌碌无为。所以,我们虽然不能在战场上驰骋,却要在学习中奋笔疾书钻研科学知识。
"坚强"两个普通的汉字,却让每个成功的人付出了多少的辛酸苦楚。让人们收获了胜利的喜悦。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我记得小时候我是很讨厌昆虫的,因为总觉得它们的样子很让我害怕。尤其是蜂,蜂的刺使我不敢接近它,因为我被刺过。但读了《昆虫记》后,我不再昆虫们那么反感了,反而觉得它们变得可爱了。
这本《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的亨利.法布尔。他写的《昆虫记》里面,有好多昆虫的名字,有很多是我连听都没听过的,尤其是蜂的名字,我以前只知道两种蜂的名字:竹蜂、马蜂,但没听说过什么采棉蜂、采脂蜂……
竹蜂和采脂蜂的居住之处颇为有趣,它们是住在遗弃的蜗牛壳里。那些爱捉弄蜗牛的朋友们可就要小心了,如果你倒霉的正好拿到的是已经居住了采脂蜂的蜗牛壳,那就只能怪自己了。采脂蜂往往选蜗牛壳中大小适宜的一节做它的巢,它们常常用细砂嵌在树胶上做成有图案的膜。在用树脂和沙粒做成的盖子下,还有第二道防线,用沙拉、细枝等做的壁垒。在第二道防线后面就有两间房间,一间大的给雄峰住,一间小的给雌蜂住,因为采脂蜂的雄峰比雌蜂大。
有时候,采脂蜂筑巢的时候,会因一个小疏忽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剧。如果采脂蜂在一个蜗牛壳中筑巢,但它却不知道蜗牛壳已经有主人了,等巢里的'蜂长大了,它们咬破了胶膜,冲破了防线,想解放自己。但是,它们的通路被一个陌生的家堵住了,因为这壳原本的主人的幼竹蜂还在孕育。就这样,可怜的幼采脂蜂就因母亲的一个小疏忽就结束了生命。
这一个小故事,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小小的错误是不可忽视的,它可能会酿成一个让自己终生后悔的结果。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有一本著作记载了他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那就是家喻户晓的《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撰的一部语录著作。本书涉及政治、文学、哲学、道德和教育的道理,是儒家经典作品之一。朱熹把《论语》连同《大学》、《中庸》、《孟子》称为“四书”。
《论语》这本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能告诉我一个道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我知道如何保持绅士风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理解“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知道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知道要向所有人学习,要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这句话说明了孔子认为人可以终身遵循“恕”这个字。
宽恕是润滑剂,它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摩擦;宽恕是镇定剂,它可以使人在诸多干扰中平静下来;宽恕阳光,它可以融化人们之间的怀疑之雪;宽恕桥梁;它可以连接人们彼此的心灵。
宽恕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宽恕,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非常沉重,我们的包袱也会变得越来越重,总有一天它会摧毁我们。
《论语》的句子并不长,但每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大家都可以去看看这部著作,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的。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五三班的坏小子》是著名女作家杨红樱阿姨写的,这本书风靡我们班,大家连说话也学起了书中人物的腔调。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趣,它给我一种亲切感,读起来很真实,就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的故事。书中坏小子们被女生制服的情形,又好笑又有点儿可悲。我发现了书中的坏小子们还是有很多优点的:肥猫帮豆芽儿洗床单;兔八哥跑步快……
这本书中讲述了很多人物,那个最好玩的就是肥猫了。肥猫和同桌夏雪儿发生冲突,想尽一切办法让对方下不了台,这样在我看来其实是不好的。在我们班也经常出现女生欺负男生的现象,当然大家都是善意的,并没有真正的大吵大闹,在关键时刻大家是很团结的。书中的肥猫虽然很调皮的,但也是善良的,下雨天他能慷慨地把伞让给夏雪儿,而他自己淋着雨。当读到这个情节的时候,让我深受感动:坏小子并非真的如此不可救药。每个人都会有缺陷,所以请你们不要针对别人的缺陷开玩笑。每个人都有优点,所以请擦亮我们的眼睛,用心去发现他人的优点。
《五三班的坏小子》这本书带给我无穷的快乐,让我百读不厌。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自然之道》为我们讲述了“我”和七个同伴及向导到加拉巴哥岛观察幼龟离巢入海,而“我们”要求向导救一只幼龟,没想到却害了一群龟。是啊,人的力量再怎么大也大不过大自然的力量,如果你硬破坏自然规律,可能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在生活中也时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曾在电视上看见,有一个捕鸟人,某天出去打猎,正好遇见迁移的大雁,于是便打伤了一只大雁,带回家希望能生下小雁子,自己就可以小赚一笔,结果不到两天就死了。还有一次,我去外婆家玩,抓到一条鱼,放到鱼缸里拿回家去养,结果回家后,我拿出来一看,肚皮向上,已经死了。
人类虽有无穷的力量,但也不能强行改变大自然的规律,要让动物们无拘无束的生活在野外,遇见正在迁移的动物不要干涉,正巧遇到动物捕猎。不要出于可怜而救走它的猎物,要顺其自然,不然就有可能适得其反,最终导致这一物种的灭绝。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朴实,却触动人的情思。
时光荏苒,有多少人渐行渐远,有多少往事已被淡忘,唯有舌尖上的味道,久久难忘。这就是《故乡的食物》,所寄托的,是美食,更是怀念。
汪曾祺以他朴实却诙谐的文字,诉说着自己的怀念,从“端午的鸭蛋”对高邮的怀念和自豪,“故乡的食物”那最富浪漫主义的夜晚,“昆明的雨”那对昆明的喜爱……很多很多,但这些更让我们明白:美食,不仅仅是味蕾的满足,还有情。
民以食为天,文字与食物,最美的结合。食物之美诱惑的是味觉,文字之美是一种升级,让你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浑身舒服,美味由舌尖遍布全身,心要向往的地方,必定会实现。
汪曾祺的感受,从古至今,何人不有?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到余光中《乡愁》中乡愁如同“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乡愁四韵,对故乡的思念,人人皆有,异乡的食物,再鲜腴的食物,在无可方比的味道,和家乡思念的沉淀相比,着实微不足道。
故乡,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故乡的路上,同一片土地,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故乡,慰籍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故乡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故乡,美食中的回忆,永感激。
故乡,味蕾中的缠绵,永品鉴。
故乡,舌尖上的味道,永难忘。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当上完了“学写读后感”这堂作文课后,我没有半点兴奋和激动,听到同级组的老师说很好,我有些许欣慰。因为我所上的这节课是超常态的课,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课。
当我们六年级语文组确定了《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难对策的行动研究》作为本年级组研究的这个小课题后,我们就立即分工合作了。我很享受这个合作的过程,也非常乐意承担公开课的任务。
我之所以选择上“学写读后感”那是有原因(哈哈,根据需要而上吧)。开学初,学生们交上来的读后感,不是原文的缩写,就是满纸都是大道理,满肚子的大话、空话。概括一下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读”和“感”分离。有些同学写读后感,只写“读”而不写“感”,成了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内容简介”。也有同学写读后感,只写“感”而不写“读”,成为无根底无病呻吟。
第二、“读”和“感”在文章之中两分天下,前边的“读”实际上是写文章内容简介,后边发一通感慨就算了事。
第三、选不好感受点,不会结合实际,感想很空泛。
看来,学生们还没有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于是我便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就选择了教“学写读后感”。
为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我设计了这一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给“读后感”下定义(写读后感,就是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方向。然后通过范文《勤能补拙——〈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读后感》引路,让学生通过读、思、议等形式,老师作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领悟并归纳出写读后感的方法——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联系实际,有感而发;观点明确,叙议结合;格式正确,过渡自然。接着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美词汇,要求达到读准确,读流利;懂意思,快速记,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来,这里也是教会学生积累和运用。然后在学生掌握了写读后感的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让学生读《流沙岁月》这个故事,讨论并解决解决两个问题:
一,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二、你觉得自己是一只正在酝酿“珍珠”的河蚌,还是一只贪玩的河蚌?最后让学生拟题习作。
课上完了,我觉得自己能按预期的计划完成,如果接下来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动笔,老师能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作及时指导,并对作品进行及时点评,可能收效更大。
其实,学生要写好读后感,首先做到对给出的文章用心地读,用情地读;其次要选好“感受点”,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好书,可写的感受点很多,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或身边的实际选择一个自己最善于写的来写;最后要联系实际,有感而发,因为没有情感的读后感是苍白无力的,是不能感染人的。
总之,不管上什么课,一定要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确定学生掌握的知识就要落到实处,绝不能蜻蜓点水。若果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及内容的重难点后,能根据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思路清晰,突破重难点,过渡自然,随机应变,在善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同时,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中肯的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我看这节课就算成功了。记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