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土中国》有感

2021-09-13 16:17:16
读乡土中国有感1000字高中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提到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

对我们而言而当今的社会到底是怎样的呢?现代化无处不在,但是在文学书写当中,乡土书写仍然是文学书写的一个重要母题。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讨论的并不是中国社会的具体缩影,而是站在历史,社会发展的大角度上考虑的,其中特别耐人寻味的一个切口是“社会的演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的中国社会是由原始社会、农业社会演变而来的。人们沿河而居,以土为生,饱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从社会主体来看,以耕地劳作的农民为主,而城市则是由乡村孕育出来的。城市也不是社会创造的产物。

中国的社会基层是乡土的,处处散发着乡土气息。不论历史如何前进,社会如何发展,中国的社会根基是不会动摇的。但现在似乎一切都在改变中,基层性已被风沙掩埋,面目全非。现代社会给了我们一个面具,在现代性的面具之下,隐藏了许多人性的变化,社会的变迁。

中国的基层是乡村社会。世世代代生活在乡村的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土”是他们的命根子,也是他们的出路。在很长一段历史中,他们都仰赖土地生活下去,并且世世代代都在这条路上。土地,养活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不仅仅是乡村生活的人们,而且也包括城里的居民。他们诚然不必与土地为伴,但是如果没有土地,他们的粮食衣服就没有着落。

历史的演进往往是依托土地,而城市在土地的退化中也不断地在以现代文明淘洗着、冲击着乡村社会。

城市社会财富不断富裕,人们搬进高楼大厦。同时希望把乡村的绿水青山转换成为“金山银山”。乡村的土地面临着工业化的开垦。人类文明开始在古老的土地上肆意妄为。乡村开始出现了噪音的同时也开始萎缩,抽空。乡里人开始憧憬优渥的生活,开始背井离乡,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进城务工潮流。但城市社会有其先进之处,也有其冷酷之处。他们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却往往在城市难有一个落脚之地。异乡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以农民工的身份走进这个城市,而留在家乡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留在家乡的老人成为空巢老人。往往乡村就剩下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相依为命。进城务工的他们,在民工潮当中租着廉租房,并不能真正享受到城市完备的基础设施。他们廉价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成为这个城市的边缘人。

烈日当头,钢筋水泥的工地上,农民工们在不停地忙碌。这个城市有着先进的文明,先进的技术。这个城市不乏川流不息的街道,不乏来来往往的人流。这个城市有他的记忆,有他的进程,也有他的书写。但是这个城市的书写很少有这样一群劳动者的声音。他们又有多少机会被看见?他们建起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多少年来一次一次的在验证那句话“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每一块砖有六面,一双双粗糙的手可能将它每一个面都曾触碰。当这些钢筋水泥被包裹进靓丽整洁的瓷砖。那些经历日晒雨淋的面孔,也一同在这亮丽的城市外表下隐去了。那些面孔,他们曾经一层一层的往上累积砖块,却不敢奢望在这高楼大厦中停留片刻。或许有一天,他们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到自己曾经见过的房子,是周围远远望上一眼,然后告诉孩子:“看,那就是我们建的房子。”好像这样,那栋楼跟自己就有了一点点微妙的联系。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失去了土地,也失去了原乡。他们试图在城市扎根,用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努力换来在城市生活的经验和可能。但这种仰望本身就是卑微的。

城市离不开乡村,离不开土地。进城的乡里人,虽然离开了故土,离开了土地,但他们的一生始终在“离开土地”的尝试中。当他们开始融入城市,或许他们有一天回望,才会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土地。

现在有许多“返璞归真”的民宿工程,也试图还原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用干枯的芦苇,粗糙的原木去还原所谓的乡土生活。但对乡土生活的模仿从来不是真正的乡土生活。那是刻意营造粗糙质感的商业模式,只求形似,哪里又要“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梅雨季节淡淡的潮气呢?哪里又要“晨兴理荒秽”的艰辛呢?

或许哪一天,在疾驰而过的路上,会有远远的一缕炊烟,击中我们久在“城网”的心。让我们想起儿时祖父讲的故事,短短矮墙,点点炊烟,那是他的家。

《读乡土中国有感1000字高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