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乌云密布,天气闷热。窗外狂风大作,树叶发出刷刷的声音,接着便下起了倾盆大雨。此刻的我,并没有欣赏壮阔美景的闲情,而是被一篇文章深深吸引。
这篇文章名为《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讲述的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的求学经历以及他登上科学巅峰的成功原因。他的成功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师资力量强大、艰苦条件激发他的斗志等,但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他勤记笔记的学习方法。
杨振宁勤记笔记学习方法的养成主要受两位老师的影响,其中一位是他在西南联大上学时的老师王竹溪。杨振宁大学毕业后进入西南联大研究院,师从王竹溪教授,研究统计力学。平时善于观察的他很快发现,王竹溪教授讲义取材新颖、内容丰富、讲解透彻的秘诀是他每涉猎一个新领域时,总会把重要的成果、发现以及自己平时思考所得,整理成很厚又很工整的笔记。他的许多著名统计物理学著作、热力学著作以及和他人合著的特殊函数著作,都是根据平时积淀的笔记进一步加工、完善、提炼完成的。在西南联大以及后来的清华大学,一茬一茬的学生口口相传着一条“密不外传”的经验:谁要想深入学习理论物理,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借阅王竹溪教授的笔记。以至于他的各门课笔记,都成为他历代弟子“必读”内容。正是因为王竹溪教授这种治学严谨、工作刻苦、勤记笔记的精神影响,才将杨振宁带入统计力学这一引人入胜的领域,最终成就了杨振宁科学事业的辉煌。
第二位老师便是杨振宁赴美留学时,遇到的一代宗师费米。费米作为一代科学大师,不仅涉猎广泛,而且在日常的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详细地做笔记。他除了上课时间,总会抽出一两个晚上给几位研究生做不定时讲解。只要学生提出问题,他就会很快翻动他的笔记本,而后为学生答疑解惑。费米教授的笔记成为他科学研究领域的“百宝箱”。后来费米因事离开芝加哥,就把他讲授核物理课的任务交给了杨振宁,临行前费米把自己的笔记本交给了他,并和他一起把要讲的内容和推导作了详细的解释。费米的笔记本,写满了每堂课的准备细节。费米刻苦治学、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杨振宁,这本笔记也成为了杨振宁的终身财富,为他日后迈上成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章学成在《章氏遗书》中说:“读书如不及时做笔记,犹如雨落大海,没有踪迹,我就用此意把自己的笔记薄取名‘掬沤录’。”这段话讲的就是勤做笔记的重要性。一代伟人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故事人尽皆知。青年毛泽东在求学期间留下了许多笔记,包括听课的、自学的、随感等,如《讲堂录》全文约一万字,是他上国学课和修身课所做的笔记。《伦理学原理》是德国哲学家、伦理学家泡尔生的主要代表作《伦理学体系》的一部分,全文约十万字。毛泽东非常喜欢这本书,便在阅读时做了大量的批注,约有一万五千字,这些批注有的是提要,有的表示见解,它们记录下了毛泽东思考世界的踪迹。
勤做笔记不只是几句空洞的说教,而是许多成功人士取得成就的制胜法宝。据说,爱迪生总是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一想到什么见解,便记在里面,他的笔记成为后世的珍宝。还有许多大师,他们都是“笔记迷”,如列夫•托尔斯泰的观察日记、达•芬奇的腰带笔记、黑格尔的活页笔记等。这些笔记已经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个人修养。爱因斯坦去世后,留下了数万份学术笔记和研究手稿,完整地记录了他毕生研究探索的学术过程。这些大师们记的不仅仅是笔记,更是一种经验,一种精神。
进入高中,各科老师都要求我们准备笔记本。班主任王老师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记性再好,也不能将课堂上的重要知识点全部记下来。”语文老师让我们准备了两个笔记本,一个积累基础知识,一个积累写作素材,每到早读便要求我们读背笔记上的重要知识点。数学老师让我们准备一个又大又厚的笔记本,要求我们将典型题目、错题都整理在笔记本上。物理老师也要求我们做详细的课堂笔记,并不定时在班级进行笔记大展览。如今的学霸笔记是真正的校园“网红笔记”,在同学中广为流传。学霸笔记工整清晰,记录知识点详实认真,借助笔记复习应考,必将事半功倍。
但也有个别同学不重视做笔记,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了,做笔记纯粹多此一举。如果你也这样想,那可是大错特错了。在学校你也许会发现仔细、认真、做事高效的人手中总拿个小本子。作为一名准高三学生,做好各科笔记格外重要,因为做笔记可以让我们保持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对问题有系统化立体化的梳理、对各个学科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信大家只要勤做笔记、会做笔记,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并把这种习惯内化成坚忍不拔的品质,那么必将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