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非圣人,焉能不犯错?吾非教育家,此处之教育,唯日常教学矣。虽力所不及,但亦可借《墨菲定律》为镜,察吾之教学。这是我读《墨菲定律》最深的感触,致行进在教育路上的教育者们。
一、简单?不简单。
在2019年9月我刚刚来到方埠小学时,感觉自己一定能轻松驾驭教学任务,整个人充满了一种自信、乐观的精神,相信我一定可以教好学生。然而我接手班级之后,发现这里的孩子适应不了我,我在没有理清学情的情况下,教学节奏过快,导致同学们还没有把上一块内容搞清楚,就要进入下一课的学习,学习压力陡增。正是这样盲目的自信,让我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就像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工程师爱德华·墨菲上尉参与的测定人类对加速度承受极限的实验——MX981火箭减速超重实验中的表现一样,在传感器的安装上,过于自信的表现,结果导致接线全部装反。
很多的事情,看似简单,其实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如果我能一开始不过于自信,而是多作调查,充分备好学生备好课,结果或许就没那么糟了。另外,当一个孩子出现一个错误的时候,我又是否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孩子没有仔细看题目,或者不小心写错了?我想即使是一个字错了,原因也并没有那么简单,需要我去查找、分析,并有效解决。
二、周期?不会短。
当你得到一项任务,你按照这项任务定好时间,最终完成这项任务的周期往往会比我们设定的时间要长。上个学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学期,将近有23周,学期末足足有20天左右的时间可以复习。《语文期末分项复习21天》使我的复习有了参考,如果按照这本资料,21天时间,每天都有固定的任务来安排。随着复习的深入,我渐渐发现复习的节奏跟不上时间的推移,每天的任务总是无法及时完成。做题,批改,讲评,修改,复习,时间根本不够用,即使到了考试那天,依然还有几页资料没有复习到位。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呢?所有任务的完成周期都会比我预计的时间长,这是从墨菲定律中阐释出的一个内涵。联系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是否也是如此?备课的内容总是上不完,会拖堂,导致孩子有时候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作业批改的时间也会一拖再拖,有时候几天的作业累积到一天来批。
这些问题就像一面面小镜子,能映射出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需要我们及时去反思,去解决。
三、出错?大概率。
任何事情如果有出错的可能,那么就会有极大的概率出。只要有人参与,就不可能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犯错,环节越复杂,参与的人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大。可以说,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越高明,我们将要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事情永远会出错,最坏的情况永远会发生。
我为了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进行了一项“漂流日记”的活动,班级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每位同学分别在一个星期中的一天完成一篇日记,记录在小组的日记本上。有一次,我布置的任务是创编一则童话,一人编一则,故事要连续的。最后结果,只有两组是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了童话创编,而另外几组,总有那么一两位同学,写了别的故事,或写自己的事情。
尽管我在宣布任务的时候,强调过一定要按照之前同学创编的故事继续写,但依然出现这样的问题,这着实让我发愁。是我说得不够清楚吗?还是他们上课根本没有认真听呢?
四、定律?计划全。
墨菲定律简直就是悲观主义的论调:既然事情永远都不可能向最好的方向发展,而一旦可能变糟,就一定会变糟,那么,在墨菲定律面前是不是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呢?
幸好,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换一个角度看,墨菲定律恰恰是在提醒我们,要从细枝末节上重视出错的各种可能性,事先做好周全的预案,将尽可能多的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如果我先调查好学情,对教学计划及时作调整,是否就可以让学生学得更扎实?如果我对复习资料能提前部署,并分清重难点,对于特别容易错的部分着重讲,是否时间就来得及?如果我在布置任务之后,和每一位小组长确认一遍任务,并让小组长再和组员再确认一遍,是否就不会产生只有两组完成任务的情况了?所以定律虽然存在,但是只要我能在行动之前就定好具体可行的计划,结果就能发生转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做事之前,尽可能制定具体的计划,考虑充分。以定律为镜,做好教育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