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作者是林海音,本书讲了作者七岁至十三岁的童年生活,写到了许多小人物的命运。因为这本书的主旨主要是关于作者的童年,所以人们读这本书,往往只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有着兴趣。今天,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本书的历史事实。
一、关于教育
20世纪初,我国正经历着一个从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的过渡阶段。此时,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古代,只有富人家的孩子才有钱读书,普通平民几乎是上不了学的。不过,在当时,中国以农为本,读书人不需要太多。到了清末民初,坚船利炮轰开了我国闭锁的大门,大量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涌入我国,使人们渐渐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开始重视教育。但是,那时候的义务教育只有三至六年,上完小学就不用上了,而且学校还收学费;政府没钱,我国又处于军阀割据的状态。这些都使很多孩子无法上学。
在《我们看海去》中,主人公林英子认识了一个男人,去做了贼,但是,从故事情节来看,这人本性并不坏。他是因为没钱供他弟弟读书,又不忍心让弟弟辍学,才去偷东西的。他被逮住时,除了英子,大家都对他破口大骂。这反映了旧时社会孩子们要上学读书的不易,许多家长要供孩子读书的艰难。
如今,培养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义务和权利”。回想起先前读书之困难,我们是多么幸运。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所以,我们新时代的学生要努力学习,以后为国家作出贡献。
二、个人命运
古时候,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这段时间,人们自己的命运几乎不是由自己决定的。本来,封建社会崇拜的孔子讲究“父慈子孝”,用意是好的;宋代以后,随着君主专制强化,“父慈子孝”却变成“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这封建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使得人们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人们变得愚昧、麻木,任凭统治者剥削,自己也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在本书第一篇故事《惠安馆》中,秀贞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小桂子,变成了一个人们所谓的疯子。全北京城似乎只有英子跟她是朋友。秀贞一定要找到孩子,带着她去见丈夫,走向属于自己的命运。然而,母子俩最终却被压死在火车下。这暗示着过去人们对命运掌握的无力、困难。
现在,新中国的发展让旧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人们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过自己喜欢的日子。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多么幸福!
三、日本侵华战争
在本书中,英子管日本人叫“小日本儿”。《惠安馆》中,妈妈要请山本大夫看英子的病,英子大声反对:“不要!不要那个小日本儿!”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中,也有这么句话:“(我要把钱)交给柜台里的小日本儿!”可见,英子特别痛恨日本人。事实上,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1925年左右,这时虽然还没有开始抗日战争,但日本已经对中国的部分地区进行屠杀、破坏、侵略了。
19世纪下半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家变得强大,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本书作者林海音,原是台湾人。当时台湾被日本占领,日本人在台湾无恶不作,父亲不甘心在日寇铁蹄下生活,带领全家来到了北京。当时以及后来抗日战争期间,大部分中国人都仇恨日本人,英子也不例外。所以,英子称呼他们为“小日本儿”,是对他们的一种蔑视。
抗日战争已过了七十五年,我们必须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吸取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不能重蹈覆辙。但是,我们也不能记仇,要与外国合作,才能让中国进步。
四、总结
本书写的历史事实大概如此,20世纪初,学生上学困难,人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对外战争不断……虽说《城南旧事》的主旨是与童年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作者也通过描写小的人物,反映出当时中国的落后。我们必须要学会更多知识,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