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何谓文化》有感

2021-08-09 11:03:22
读《何谓文化》有感1000字

艾默生曾言:“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文化是什么?为何文化如此重要?读了余秋雨的《何谓文化》,你将找到这一答案。

全书分别从理性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和古典的回答四方面诠释了文化的精髓和蕴藏的含义,并且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以往的作品,对文化有着史诗般的深度解读。

文化到底是什么?即使从辞典、书籍中寻找“文化”的定义,也是毫无头绪的,但要知道“没有边界的国家不叫国家,没有边界的定义不叫定义。”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曾发出感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学来定义它,这就像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文化话语的烟雾迷茫就如同现在的中国就像一个巨人突然出现在世界的闹市区,周围的人都知道他走过很远的历史长途,也看到了他惊人的体量和腰围,却不知道他的性格和脾气,如果我们自己的阐释是错乱的,怎么能够期望别人获得正解?所以想要拨开层层云雾,就该在文化上对它作出思考。对此余秋雨放下一切职责,去探索这一问题,无论是历经风霜还是岁月的波折。

文化是一篇篇理性的结晶。学理的回答是本书中最为深奥但经反复阅读却颇有心境开阔之感,此部分主要是由余秋雨在海内外的学术演讲组成,由浅入深,一层一层揭示文化的真面目。

文化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时间的“积累”,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渐渐积淀成一种“集体人格”。在生命的回答中,谢家门孔带你看到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谢晋,在封闭的大门上寻找一个亮点,投出一份企盼;巴金百年引领你触摸到巴金在“深刻”和“普及”之间建立的一座桥梁;在佐临遗言中倾听黄佐临在国破家亡的巨大灾难中的呐喊。就像余秋雨在书中所说:“最高贵的艺术,未必出自巨额收入、官方重视、媒体操作,相反,往往是对恶劣环境的直接回答,艺术的最佳背景,不是金色,而是黑色。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一切文化的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不仅在国外,在中国,鲁迅也曾自觉地把文化看成是集体人格。《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事新编》等都在这方面作出了探索,从歌德到鲁迅都曾深刻的揭示过其中的负面成分。由于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因此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里它都具有归结性的意义。

文化虽然是一个极大的课题,又任意随风飘散,幸好,它也有可能把最坚实的印记留在大地上,那就是散布在各地的文化遗迹,大地的回答中是沉默的山、是孤寂的塔、是静穆的庙、是嶙峋的岸、是波涛的树诠释了文化的经典。还有古典的回答更是掘出古今文思之通。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是一个国家独特的精神标识。正如余秋雨在书中提到:“投入文化就是投入创造。”品读《何谓文化》,正如品读人生的精神价值,文化的精神在我心中放出异彩。

《读《何谓文化》有感1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