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晏婴,想必大家想到的都是"忠心","能言善辩","节俭"等词语吧,但在《梁父吟》中,晏婴的形象却和传言中的天差地别。于是,我便带着疑惑翻开了晏子春秋。在晏子春秋里,有一段记载了二桃杀三士的前因后果:晏婴去拜访公孙接,古冶子和田开疆时,因为三兄弟没有起身迎接,于是,晏婴便认为三兄弟是没有长率之论的莽夫,后来晏婴利用花言巧语迷惑齐景公,让齐景公同意杀害三兄弟。
其实令我感触最大的还是三兄弟。
三兄弟为什么最后全部都自刎呢?其实原因只有三个——重仁,重义,但不知礼让。
设想一下,如果他们三人都是不知悔改,不懂仁义,粗暴无礼的人,那结局还会是这样吗?也许他们还会反把晏子杀了。
再想:如果三人是团结的,会礼让的,而非只会争夺,那结局还会是三人皆亡吗?在我看来,更多的可能是不会。
在我的生活中,就有很多真实的例子。比如我们五年级下册那次拔河比赛。我们班的人本身就不如其他班的那么高,那么壮,但是比赛那天我们却赢得了比赛。
为什么?
因为我们班比其他班的同学更团结,比赛时。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尽了一份力:参加比赛的拼尽全力,旁边助威的齐声加油 。
你若是问我世界上什么力量很强大,那我一定会回答:团结。
所以说我们人不一定要做到舍生取义,大义灭亲,但我们一定要做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
“万众一心,方能成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