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先生给孩子的信,眼前总是浮现起那沉默坚实的背影,那信中的叮咛,是那样的亲切,或许天下父母都是如此吧。
我想傅先生对于孩子而言,是慈父,不住地牵挂;是严师,不倦地教诲;是益友,不时地交流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密切地关注者,却又懂得要放手。在这一收一放之间,那一封封家信,变成了孩子和父亲联系的那根线。
想当初,意气风发的孩子离开父母,只身前往异地求学。最初那几天傅雷先生精神波动很大,不时回想起孩子幼时的情景,又快乐有惆怅,在信中更是写出了“我从来没有爱你像现在这样爱的深切,而正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如此深情的话语。其对孩子浓浓的爱可见一斑。
而在孩子学习上,他却是一点也不含糊。要求孩子将计划详细地写出来,直截了当地指出孩子的问题,与老师直接沟通。在孩子面临抉择不知如何是好时,他也为孩子理智地分析,提供参考。在傅聪海外求学的时光里,傅雷用一封封信,教育培养着孩子。
傅雷先生曾说“我想时时刻刻,随时给你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他确实做到了,在他的注视下,孩子认清了自己的信念,顺利地扬起了人生的帆,向着未来启航。
父子之间分离的漫漫十多年,就靠这高精尖张张浸满爱的纸页,像一根线一样,连缀起来,不论孩子身在何处,拉一拉线,便知对方怎末样,仿佛从未分离。
在家信中,傅雷先生的一段话令我沉思,“我们做父母的,为了儿女,不怕艰苦,不辞劳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总尽量的给。希望你也能多告诉我们,你的忧,你的乐,就是我们的,让我们永远连接在一起。我们虽然年纪会老,可是不甘落后,永远也想追随在你们后面。”
每当我读着这段话时,总感觉有个东西在叩击着心底的门。最近几年,我朝着自以为好的方向赶路,对于父母的话也只是听听,从不把自己内心的快乐或悲哀告诉任何人,在自己的小天地中独自捉摸着。快乐自己体会,悲伤也一人承担,以自我为圆心画一个界限,与他人在心灵上隔绝。但这样真的很累,高兴之后便觉得索然无味,忧郁的时候便不知是痛心还是茫然。
一段话点醒了一直彷徨无措的心,重新连接起那根线,才感觉到我不是独自一人,父母一直在背后支持着我,紧紧跟随,一步不落,关注着我在成长路上跌跌撞撞的身影,不曾远离。我曾苦苦追寻的良师、知己,到头来教给我最多最细致最全面最细致的人,真正了解我,关心我,一心只为我着想的人,就是曾被我拒于千里之外的父母。
那根线,一头连着我,一头连着父母,用同样的血和深切的情组成,无论在何处,都能感受到一种令人升起斗志的力量。
可千万别断了那根线,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别忘了告知父母,牵起手,无畏地走向未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