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有感

2021-09-25 16:19:07
读昆虫记有感600字

以前,在我心中,说明是一种与其他四种表达方式分隔开的,说明似乎一直是用于阐述科学研究或哲学道理的工具,不必对语言美进行追求。但是,看了《昆虫记》这本书,我渐渐了解到,说明也无碍语言之美。像写这样研究昆虫的文章,也可以跳出论文的枯燥,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首先是科学性,科学在大多数人中,最重要的是科普。科普并不是将那些高深难懂的词汇堆积,而是把复杂的科学用简单的语言呈现在人们面前。《昆虫记》中,就将复杂的实验过程,变成了叙事。就像他写石峰的触角作用,就是这么写:

一只触须被剪掉了的石蜂,虽然可以回到蜂巢中,但是回到蜂巢以后它便终止了工作。在剪掉触须的第一天,它们依然会在还没有完成建设的蜂巢前飞舞。

这个在科学中称为对照实验,而法布尔就将它写成了对比。仔细想来,两者的确有相同之处的——两者都是通过对比,观察不同之处,进而得出结论。法布尔能够这样用,首先是基于他的写作意图,再者我们也能看出他在写作方面的娴熟与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也许是不经意间写下的一个片段,便能将科学实验写出精髓。

其次,文学性在科普作品中也必不可少,普罗大众对科学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在意的是故事是否好看,情节是否生动。从文字中可见,法布尔在这一部分下了很深的功夫。科学研究怎么可能生动呢?这就也许要归功于描写对象昆虫了。昆虫与我们一样都是有生命的物种,于是法布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或是一些如“拜访”,“干活”,“征程”一类的词,这样一方面让语言不枯燥,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深奥的词汇,体现其科普的本质。

也许《昆虫记》的语言文学性与科学性兼备,科普是次要的。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对科研的热爱成就了科学性;而法布尔本人的生活情趣,以及对每个微小生命的敬畏之心,成就了这本著作的文学性。而这两点相加,使《昆虫记》成了人人可读,人人爱读的经典。

《读昆虫记有感6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