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可以改变,却又难以改变。
祥子,一个原本淳朴善良、憨厚能干的男子,起初面对人生的三起三落,依旧不放弃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但越往后,希望越渺小,直到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宛如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也没了影子……祥子堕落了。
读到这里,不禁感慨:“到底是什么力量毁灭了这曾经生机勃勃的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悲剧的发生?”
祥子的悲剧命运,不是个人、家庭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从客观上来讲,极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旧社会的逼迫。祥子的愿望仅仅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然而就这么一个最简单,最纯真最不奢求的愿望,却硬是教他历经艰辛,迎来人生的三起三落,正是“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这一切都源自于旧时的那黑暗社会,假如没有战争,没有搜捕,祥子的命运可能会有改变……
说到战争,祥子的第一落就是因拉车前往危险地带而被宪兵抓去当壮丁。这也是造成悲剧的一种原因,这是祥子思想上存在局限的一种证明。也难怪,祥子作为一名个体劳动者,一个原农民,无法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从事拉车一行即是有力证明。
另外,就孙侦探一事来看,祥子根本没有认识到靠个人的奋斗根本不可能在那个社会中改变自身命运。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毕竟已经一次败在了这一点上了。明明有值得去信任的人—比如曹宅的各位,却不仅不听取高妈的意见存钱,又拒绝了与曹先生一起走的邀请。
祥子在个人的性格和心理方面存在弱点。而在我看来,造成祥子堕落的并非那三落,而无疑是那三起。人生是不缺挫折的,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你重获新生希望之时,一盆冷水泼下,你又重新回到了起点……这也是祥子对每一件好事抱有过大希望的后果。
总而言之,对祥子堕落起推动作用的,无非是祥子自身。
哪吒的座右铭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那是反抗者。若无力反抗,培根说过:“一个人的命运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这样的理想是需要有支撑点的。对祥子来说,他希望拥有自己的车,借此拉出一片天地。与其说拉车是他的理想,不如是他实现自由独立这一终极目标的唯一手段。就是如此卑微的理想,没有公正的社会环境,也不堪一破再破……而祥子从未认识到。
老舍的一位山东大学朋友谈起他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当时老舍觉得该题材可以写成一部小说。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他通过小说所表达的,结合了自身早年的经历,站在大众的立场上抒发了对他们的同情。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