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此为鲁迅先生对文木老人所著的《儒林外史》的评价,可见此书成就之高。我读罢全书,果然觉得回味无穷,其中王冕是最不得不说的人物,他是和陶渊明一样的真隐士自风流,让世人为之景仰。
“隐而不仕”四个大字可谓是高度概括了王冕一生的追求。但是既已成大器,又为何不从政呢?以他的才华,荣华富贵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这个萦绕在我心头的问题使我困惑不已,很是不解。但通读全书,答案便可显而易见了,贪官当权,小人得志,社会颠倒黑白,人民苦不堪言,为保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故隐而不仕。而这一行为便与之后粉墨登场的假儒士显得格格不入了,但优劣之分便呼之欲出了。假儒士们个个势利、贪婪、刻薄,而王冕淡泊名利,洁身自好,是一个真儒士、真读书人也。
再回望王冕的童年,便更为其能够成才而啧啧赞叹了。幼年丧父,母亲以针线活为生,而王冕读书的费用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不久后,王冕不得不辍学,为人放牛,王冕平庸的一生似乎已成定局。但王冕并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以节衣缩食省下钱财托人购得图书自已钻研。其好学的劲头令多少人自愧不如啊!
可是,真正让王冕名声赫赫的却并非读书,而是作画。
话说当天,乌云密布,须臾大雨倾盆,正值夏日,荷花正艳,分外妖娆。雨过天晴,露珠在荷叶上肆意滚动,红绿相袂,阳光照耀,美丽动人。王冕见了,好生喜爱,于是便心生留住之意,可又能奈何。思来想去,倏然间灵光乍现,何不以画定格此美景。
寒来暑往,持之以恒,画枝终成。所画之物,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抚掌叫绝。
渐渐,王冕名声大噪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画师。地主官僚都欲购其所画,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从心而作,不畏权贵,也不在意官爵,颇有陶公之风范。元灭明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慕名拜访,拟授王冕官职,但王冕并未接受。而那些假儒士与王冕是截然不同的,他们虚伪无立场,以隐博名,将钱财视为挚爱,抛弃尊严,真是可悲啊!
除此,王冕之孝也是感煞众人,亲奉汤药床前伺候母亲六年,又坟前守孝三年,且严遵母亲遗嘱:世不为官。他也成为世人举孝廉的楷模,被竞相效仿。
王冕的一生并非大富大贵,但他无惧权贵,忠守孝道,淡泊名利,自在洒脱,将自已的情感全部寄托于书画作品中,是一个真儒士。这也坐实了他在小说第一回的原因。而每当忆及此书,我都不得不想起王冕,他的一言一行,至今都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标杆啊。真的隐士无须荣华傍身也自成一代风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