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泥抹在世界的胸膛上——读《乌合之众》有感

2021-10-09 22:58:28
读《乌合之众》有感

从“星云之眼”的角度看,我们每个人就像一杯沸水,被倒入人群的海洋,海洋并不会因为一杯沸水而升高温度,可这杯水却永远消失了。

正是因为我们自身力量的渺小,我信更相信群众的力量,也笃定,这才是自身最好的栖息地。就在我们把这些奉为真理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大声喊道:“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弃是非,用智慧去换取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当然,这话说得过分偏激了,可是,不知你是否记起了一些事?

你是否记是,08年汶川地震震惊世界,危难之间中国社会各界掀起赈灾热潮。万科董事长王石得知此事后,当即做出捐款200万的决定,而此举却被认为是“抠门”,引来网络上一片骂声,王石在博客中回应认为,“万科捐出200万是合适的,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

平心而论,作为企业家,王石的做法是理性的,但在公众情绪处于高度敏感时,当感性成为公众情感的主流时,企业家的这些理性逻辑,刺痛了公众敏感又的心。他对自己财富的捍卫,在公众眼里就会显得那么可恶。可公众们不会理解,他们只认为灾难面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乃是天经地义,哪容得富人“吝啬”,竟不肯多捐些钱财。于是他们愤懑,不满,以强大的舆论力量压迫着王石,当公众情绪遭遇商业理性,王石触犯了众怒,可以说是彻底栽了跟头。公众这一庞大群体对这一事件的普遍恶评,其实是掩盖了中国社会的缺席缺陷。这一声音的出现,原应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可大多数的我们都只是参与到了指责王石的队列中去……我们都不知道,任何力量的过度放大,都会模糊其背后的真实。

你是否还记得,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文化知识的摧残,众人都道那是由中央领导错误发动的。可是,如若没有群众对毛主席极端的个人崇拜,也不会酿成如此恶果。

可即便有以上种种事件的发生,生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中,我们从小就深知群众的力量,无论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还是新世纪的孙志刚事件,“躲猫猫”事件,“70码”事件,“邓玉娇”事件……都在向我们展示,即使群体会偶尔步入歧途,但其积极影响不容争辩。

其实,归根结底,群众海洋是由我们这一杯杯水组成的,问题的来源也出自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深陷入工作、学习、家族所带来的烦恼之泥潭中,心中苦恼、烦闷无处排解。于是乎,当出现一件众人关心的大事后,不加以了解,不加以推理,不加以思考,便对当事人予以强烈的抨击,嘴上喊着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为了正义,殊不知,究竟这些是真,还是发泄心中的烦闷是真?

如若碰见的真是极其恶劣的社会现象,这倒也不失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若是你知道的只是一部分呢?不加以了解或是调查,便对其恶语相向,又会对他人,对社会造成多大伤害呢?而那些恶语,又究竟是对社会、他人的不满呢,还是对自己的不满呢?

勒庞是保守派精英分子的代表,他在书中强烈抨击了群体,强调个人精英的力量。纵然这是部经典之作,纵然其中有不容置疑的真理。可时代变了,世界变了,你,我,我们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而存在,我们也不可能真的凭借一己之力让世界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模样。而我们每个人都敏感而脆弱。纵然可以积聚成力量,但缺点也聚焦在了一起,就像被放大镜放大了一般。我们拥有了巨大的力量,却变得感性,缺乏思考,缺乏判断力。共同完成一件事时,若是正确,固然是好,可若错了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会不会积聚排山倒海之势将我们吞噬?我们能做什么呢?

对啊!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都陷入了泥潭之中,连自己都无法保全。

不,我们可以的。至少,我们可以不把泥抹在自己的胸膛上。没错!即使我们跪在泥潭中,我们也不要把抹在自己的胸膛,抹在世界的胸膛上。

如果你同我一样是名学生,那就不要因学业不顺而抨击教育缺席;如果你是名医生,那就要因病人情绪而改变态度;如果你是位工厂老板,那就不要生产次品,危害社会;如果你是名法官,那就不要因个人情感而偏袒任意一方;如果你是一位网民,那就不要跟风随大流,无端对他人恶语相向……

我们不要,不要把泥抹在世界的胸膛上。

《读《乌合之众》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