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我和江淮小记者们一起走进电影院,观看了《我的父亲焦裕禄》。电影讲述了焦裕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第一个篇章里,焦裕禄和同事们要制造2。5米的双筒车刀,使用的是德国人的图纸,可是,他们对做出来的车刀并不满意。
德国人却说:“等你们中国人自己造出来,才能说我设计得不好。”没过多久,德国人要回国,他说:“你们是不可能造出来的。”
后来焦裕禄的同事,给他介绍了一个被下放去喂猪的人,但他却是专业学机械的人才,焦裕禄邀请他加入制造组,最终在大家齐心协力下,自主制造出了2。5米双筒车刀。
后来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因为兰考的地像沙漠一样,有很多沙子,种不了农作物,当地人都吃不上饭,很多人都逃荒去了。怎样让这片贫瘠的沙地上种出能养活人的粮食?一位肖大爷告诉他一个办法——“扎针贴膏药”,因为兰考的地上面是沙子,但地底下有很多淤泥,可以把淤泥翻到沙子上面,盖住沙子,这样沙子就不会满天飞了。
说干就干,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全村的人把淤泥翻到沙子上面,然后把树种在上面。为了让老百姓吃上饭,有力气干活,焦裕禄想尽一切办法筹集粮食,他自己一天的食物只有二两,相当于一个小月饼的重量。
为了坚守岗位,焦裕禄已经十年没有回山东老家了。这一次,他带上全家人一起回家陪母亲过春节。可是,春节过完,当他们回到兰考不到两个月时,焦裕禄查出肝癌晚期,不久后病逝于郑州。临终前,他最大的愿望是将自己留在兰考,因为他曾说过一句话:“兰考如果不脱贫,我焦裕禄就不离开兰考。”他这是要“亲眼”看到兰考脱贫。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无私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