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21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
中国梦,我的梦
姚亭钰
驶向那浩瀚银河,是无数航天人的梦想,是人民的梦想,更是祖国母亲的愿望!自从中国的杨利伟登月成功后,我们无不期盼着再次登月,一位又一位航天员实现了我们这一期盼。而“神舟十三号”更让我们深入的了解了宇航员们的日常生活。
地球上有着美好生活的我们,可以正常愉悦的享受着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服务,而在太空生活的宇航员们就没这么好运了,他们不但承受着失重的压力,而且还带着一系列的任务来到太空。失去了家人陪伴的他们,在这毫无生机的宇宙中正慢慢探险着。
“动一出仓,感觉良好;动二出仓,还感觉良好;动三下次出仓,感觉良好。”三位老师组成的“感觉良好组”给太空带来了一丝生机。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出舱,也是见证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出舱的历史性时刻。尽管这次出舱异常艰难,但还是抵不住他们完成使命的决心,他们乐此不疲地介绍着自己,多么美好的一刻呀!
让我十分惊讶的就是王亚平老师做的实验与那不同寻常的日出了。据说三位老师在太空舱中每天可以看见16次日出,每90分钟就可以看一次!而且王亚平老师的双成像实验更是一枝独秀!是地球上无法见证的历史性时刻!只见她拿着一个水膜,慢慢的往水膜里挤水,水膜越来越大,正如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接着在叶光富老师的协助下,“水晶球”中央正嵌入一个大气泡。而后叶光富老师便“飞”入“水晶球”,我们便可以看到双成像这一令人惊奇的现象。
热爱各有不同,通过这次,也让我明白了他们所热爱的职业——宇航员。他们不惜历经重重坎坷、重重磨难。冲破那一道道封锁,只为成为他们理想的,为祖国做出贡献的宇航员。他们的崇高精神埋藏在我的心里。相信将来,他们那崇高品质将在我心中扎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指引着我乃至所有青年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增添一份力量,引领我们走向成功!走向幸福!走向胜利!
篇二:2021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
相信大家都看过天宫课堂了,我这次写这篇美篇就是想写一下我的观后感。
“大家好,我是航空研究员的一位学生,相信大家都知道宇航船吧!但是你们认识他吗?今天我就要给大家科普一下飞船的一些基本信息。”“呜呜”一个飞船来了。呜呜你们的快递到了!快递插在了飞船的后面,我走但我又不完全走我跑到你们前头去。呜,你们的快递记得签收,没错,又有一个快递来了。正是这一个个快递,让宇航员在天空中完成了一次次探险。
“好了,你们现在对宇航员的坐骑应该也有了一些认识,这回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宇航船吧!”
“大家好,我是宇航员。相信大家对宇航船的内部会有一些疑问,今天就让我带大家去看看吧!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卧室吧,这是洞一的卧室。这是洞二的卧室。这就是我的卧室了!我用了一些家人的照片和我喜欢的玩具做装饰。这就是卫生间了!”
你们知道吗?其实细胞是会跳动的,在很多人的认知中,细胞是不会动,但其实细胞是会跳动的!但是我们在宇宙调查宇宙中的细胞的时候才发现,细胞是会跳动的,这种真相,让我们也大吃一惊!
“请问你们能在不借助任何东西的情况下转头吗?”,这是一种学生问的问题。当然,他们也尝试了,可是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他们尝试了能快速转动手臂,没想到这个最看不起的方法,虽然是唯一一种不借助外力的,能在太空中转身的方法!
之后他们又给我们表演了一个水球。使用水模板,水袋里的水抽出来不可思议的地方来了,水晶形成了一个薄膜在空中漂浮着,仿佛一个蝴蝶轻轻一碰,都可以将它戳破。不仅如此,宇航员还给我们表演了移动魔术,竟然用注射器吸了点水,之后注射进了水膜里面,就让人不可置信,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旧设就射着,突然发现水磨变成了一个水球!
篇三:2021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
黄明曦
今天,我们随着三位航天员老师,“来到”了太空站内。
只见舱内布满了把手,航天员王老师说,太空是失重的,人会飘起来,抓住把手,才能做转身等动作。还有一个类似自行车的东西,王老师解释道:“这是自行车式的健身器,可以锻炼宇航员的大腿和手臂力量。”同时一边做示范,她倒立着飘起来,脚搭在一旁的架子上,手握住健身器的两个手柄,摇了起来。
王老师让我们第一次见识了人类在太空是如何运动的。又让岳老师展示了太空中的生物学,让我们看到了一闪一闪的、跳动的细胞,令我们大开眼界。
接下来,王老师指着一个白色长方形物体说:“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大家面面相觑。她解答道:“这是迷你冰箱。”打开冰箱门,她竟拿出了一个新鲜的苹果,真是不可思议,宇航员们在太空里也能吃到新鲜的蔬果。
更神秘的是,王老师又拿出一样宝贝:一个水袋和一支水膜器,微笑着说:“大家看好啦!”她一边将水膜器插入水袋,抽出来时已经装了满满一水膜器的水。此时,我们目瞪口呆地期待着、遐想着下一秒的精彩。
这会儿,王老师与岳老师合作,每人将一根注射器轻轻地刺入水膜,为其注水,慢慢的,慢慢的,只见水膜面轻轻荡漾,不一会儿,水膜变成了一个鼓鼓的水球。
我们在心里尖叫着,目不转睛地盯着。王老师接着给水球滴上色素,放入泡腾片。顷刻间,水球里先浮上来一群“小鱼”;紧接着是孔雀那华丽的羽毛,蓝绿交配,美丽炫奇,如梦幻一般;随后水球浮出了许多绿黄相间的“大陆”与深蓝“海洋”,俨然一个新地球!
观看这个直播,让我回想起了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我们只能造出桌子、凳子……造不了汽车、航母,更别提建立太空空间站了。现在已有多少艘飞船上天探月,拥抱群星并安全返回陆地呢!有多少艘核潜艇、战舰下海呢!有多少枚核弹威慑全球呢!这背后又有多少先辈人才呕心沥血呢!我们这一代少先队员应当接过前辈们辛苦经营的事业,更加努力地巩固并发展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篇四:2021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
追梦•筑梦•圆梦
黄熙杰
中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古人更是对月亮情有独钟,对茫茫宇宙充满无限好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脑海里渐渐有了太空的观念。从苏联加加林登上太空,到1969年美国人登上月球,再到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能满足3人长久驻留太空……可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自古就有航天梦。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至今已有51年,神舟,长征,嫦娥,天宫,天问,天舟……都是大国利器。中国的航天梦从刚破土的萌芽逐渐成长为一棵茁壮的树苗,那是几代人用辛勤的汗水所换来的成就。世人皆知,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从一穷二白到如今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大型武器依赖进口仿制,到如今尖端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在航天领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航天强国。
面对浩瀚宇 ……此处隐藏1601个字……它们就会分开。
航天员在舱外机械臂上,一口手拿小钢球,一手拿羽毛,双手用同样的力,向同一方向扔出,预定距离为两米,谁先抵达?答案是羽毛。在真空微重力下,质量小加速度大,所以羽毛先抵达。
之后,了解了一些航天的一些精彩瞬间。之后,又参观了一些航天员的“太空家园”使我了解到了太空中的些设备。
我还了解到,在地面上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而在太空中,乒乓球沉浸在了水中。在空间站中,浮力几乎消失了。一个水膜,并在水膜中加入水后,将一个人造的花放入水膜中,花在大空中变大了,就像绽开了一样。在水膜中继续注水后,水膜会变成一个水球。在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水球中形成了一正一反两像。将颜料注入到水球当中,之后将泡腾片放入水球之中,之后水球之中会产生大量气泡,水球看起来更漂亮。
这次实验之后,我从这次天空授课中学到了许多,我十分喜欢这次的天空授课,
篇八:2021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
杨逸飞
下午3点40分,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我们全国的青少年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太空公开课。在我们头顶400多公里的太空中,航天员王亚萍老师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失重世界。
今天,王亚平老师用了八年前的同一句开场白,“非常高兴能再次给大家开展太空授课活动,今天还有我们‘感觉良好乘组’”……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老师、王亚平老师、叶光富老师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一起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最让我难忘的是制作水球的过程,这其中的泡腾片实验令人惊叹!时隔八年,太空课堂里闪闪发亮的水球,再次出现在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里,而制作水球的,仍是我们的“太空教师”王亚平老师。
蓝球内气泡翻腾,蓝球迅速膨胀。失重环境下,泡腾片不断产生气泡,却始终不会离开水球。“接下来我要制作一个‘太空欢乐球’。”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在向水球内注入蓝色颜料后,她取出一颗泡腾片,放进了水球内。水球“沸腾”了!无数气泡在其中产生、但由于太空的失重环境,气泡没有离开水球,而是逐渐将水球充满,美轮美奂。
此次授课的航天员王亚平阿姨已是第二次担任老师了,今天的太空实验令我感到十分兴奋和与激动,也让我学到了很多自己在地球上做实验时无法看到的现象。回想2013年王亚萍老师第一次讲解太空知识时,课堂还是在天宫一号中进行的。当时才上幼儿园的自己也在仔细观看课程,我对航天知识的兴趣、对外太空充满了好奇心也许就从那时起……
西游记等中国神话故事中,在天宫里住着虚无缥缈、法力无边的各路神仙。现在的天宫,住着我们的航天员叔叔阿姨们,他们向我们青少年展示各类失重环境下的各类实验。“天宫课堂”向我们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知识,激发了我们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他们将在太空中继续探索、为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篇九:2021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
焦乐仪
关于宇宙,我了解得很少,而关于航天员的生活,我更一无所知。而今天,来自太空的航天员给我上了极重要的一课。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场直播,名为《天宫课堂》。坐在大厅里的我,脑中不断涌现一些疑惑:天宫不是传说么?怎么还能上课呢?很快,我的问题得到了解答。原来“天宫”指的是天和核心舱,而负责给我们授课的则是三名来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他们分别是王亚平、翟志刚和叶光富。
首先,他们向我们展示了核心舱的整体构造。然后就是最令人兴奋的实验环节了。这次的实验有两个项目,一项是演示太空中人体的运动方式,另一项则是关于水的实验。看完实验后,三位航天员又为全国各地的同学们解答了一些问题。
看完这场直播后,我久久无法平复内心的激动。通过三位航天员的讲解和演示,我学到了更多新奇的知识,甚至我开始对印象中极为枯燥的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我已经读过三遍《三体》而且对一些热门词汇如数家珍,虽然我也对太空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想要成为程心那样的科学家,但是这堂课,无疑给我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课堂上,同学们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惊叹不已。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虽然提出的问题还显得很天真,但我知道,大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向着神秘的宇宙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星空就像知识的沃土,每一颗星都代表着一粒科学之种,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现在,人类能够登上的星球屈指可数,而作为世界未来主人的我们,目标当然是星辰大海。我深知,只有我们脚踏实地的努力,才会距离在下一颗星球上留下人类的脚印的梦想更近一点,才会让科学之地开满鲜花,硕果累累。
篇十:2021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
董思远
一节有趣的“航天课”
周四下午,我们听到将要观看航天课程直播的消息,同学们顿时激动不己。欢呼声在耳边回荡,因为同学们对航天知识的渴望兴趣正浓。前不久的暑假期间,学校的大主题小项目儿童研究《壮哉!中国航天》,我们研究的正是关于航天这一内容,同学们都有迫切想深入了解中国天和核心舱相关知识的愿望。突然到来的课程,让大家的情绪瞬间点燃,棒极了!
下午3点40分,航天课程直播准时开讲。翟志刚叔叔、叶光富叔叔和王亚平阿姨通过来自太空的视频带同学们参观了神秘的天和核心舱,给大家讲解如何使用“太空跑步机”和“太空自行车”,还带我们做了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整个过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王亚平阿姨所说的16次日出的奇观和她所做的水泡实验。
王阿姨告诉我们,在太空的天和核心舱里,他们每天能看到16次日出。听到了16次的数字,我顿时疑问重重?为什么他们在太空每日能看到如此多次数的日出呢?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每天只能看到一次日出呢?16次的日出会有不同吗?有没有出现我们没见过的日出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仔细地聆听着王阿姨的介绍。原来,天和核心舱每90分钟就要绕地球一圈,一天24小时下来就要绕地球16圈,所以太空中的航天员就能看到16次日出了。听到了答案,我内心暗自惊叹道:太空也太神奇了吧!
接下来,“水泡”实验更加有意思。王阿姨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叶叔叔立刻在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图像,真特别!紧接着他们往水泡继续填充水,一会就成了一个大大的水泡,叶叔叔又拿出一个针管状的东西,往大大的水泡里加了一点儿色素,原本透明的泡泡马上变成了一个蓝色的“水晶球”,好漂亮芽!接下来,叶叔叔把泡腾片放进了水晶球里。突然,奇迹发生了,水晶球里面开始不停冒泡了!这一切太神奇了!太空中一切都有可能!
不知不觉,航天直播课程就要结束了。整个过程中,自己仿佛跟着三位航天员一起在太空做起了实验,一起感受着科学的奥秘。今天这堂“航天课”也让我大开眼界,未来我也想成为一名航天员,学好知识去探索更多宇宙的奥秘来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