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人随遇而安,所到之处都是故乡。
这句话形容克里斯父子,再合适不过了。
克里斯为维持生计,用全部积蓄投资了一大批昂贵的医疗器材,向各医院推销。可业绩并不乐观,克里斯四处碰壁,举步维艰。最终,克里斯的妻子向贫困投降——离家出走,留下儿子小克与克里斯相依为命。
屋漏偏逢连夜雨,克里斯被政府催税,被房东催房租,还得忍受一个个白眼,甚至有些疯狂地接受了一份实习还无薪的工作。即使他忙得不可开交,仍入不敷出。几乎身无分文时,克里斯和小克睡过地铁站的公共厕所,赶着排队在教堂过夜。但他们从未悲观过,从未丧气过,举手投足间始终洋溢着家的温暖。是的,是“家”。英语老师讲“home”和“house”区别:“‘home’是家的意思,重于对家的一种情感;‘house’是‘房子、屋子’的意思,就是指你和家人的住宅,那个无生命的建筑体。”
我觉得很有道理。克里斯和小克或许没有“house”,没有容纳两个人居住的两室一厅;但,“home”,克里斯和小克一直没有失去过。无论是睡客店,还是睡公厕,亦或和流浪汉一起睡教堂,浓浓的父子情总是在克里斯与小克之间荡漾。一次次的眼神交流,都在告诉彼此:“你在,家就在。”
大舅是外交官。身份显赫的背后,是漂泊不定的生活,大舅妈也一直带着小表弟,跟着大舅四处漂泊。我钦佩大舅妈的坚定与勇气——对她来说,本可以在原来的城市,守着大房子,过四平八稳的日子。可是她放不下,放不下那份情,那些家的温馨。何以为家?纵是漂泊,只要有爱在,四海皆为家。钱学森先生与夫人蒋英原在美留学,后因祖国有召,他毅然动身,可美方百般阻挠这位天才回国。但钱学森坚定不移,终于回到祖国,发射了我国第一个火箭。何以为家?钱先生看来,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再优越的条件也羁绊不住归“家”心切。钱学森先生的家国情怀,不仅诠释了我们心中“家”的定义,更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强国梦。
何以为家?当克里斯与小克睡在公厕时,克里斯对儿子流下愧疚的泪,小克却鼓励着爸爸——互相尊重、体谅,就是家;在教堂留宿时,小克深情地告诉克里斯,“你是个好爸爸”——彼此间有肯定,就有家;小克说过的每一句“我相信你,爸爸”——信任对方,爱就在,家就在。何以为家?每个人心中对家的定义都是不同的,但,又是相同的——丰富的爱,建起了家的堡垒。
巴金在《家》中说到:“无论什么时候,总有为你亮灯的地方。”何以为家?向着明亮那方,向着爱的那方,奔跑,追逐,那儿,就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