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玛丽医院,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带着无尽的怅恨离开了人世。
她在十九岁时离家出走,就再也没回头。尽管她有无与伦比的才华,但是她却从未找到自己的归宿,一直在流浪。她不甘,不甘一生就这样匆匆降下帷幕,不甘在死前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幸福。这一生,受尽了白眼,受尽了鄙夷。而每当幸福终于靠近她时,她想抓住,但那美好却那么不可信赖,转瞬即逝,留给她的是更深沉的悲伤。
胡风曾评价她说:“萧红是靠自己的感受还有天才在创作。这点是很难得的。”她会感受,善于从生活中取材,人物都是活生生的,读者对人物的是喜是悲能够身同感受。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细腻,导致萧红在处理问题时往往感情大于理智,也让她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她的一生都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从一地辗转到另一地,从未有过永远属于自己的家。给了她快乐的萧军,不久狠心离去;说愿意给予她平静生活的端木蕻良,胆小地离开,同样抛弃了她。她的要求不高,只是希望有人陪她简简单单,相濡以沫地度过一生。但即使是这样似乎触手可及的梦想,上天也不肯给她一点恩泽。
尽管她的一生孤独,悲苦,但是她也遇到了许多带给过她帮助的人,譬如鲁迅先生,那位为培育一朵文学奇葩而甘愿化作春泥的良师;还有丁玲,那位坚毅的女作家,女战士。那个时代,造就了许多时代悲剧,但也涌现出了许多自由、勇敢、独立的人们。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璀璨的明星。所以称之为“黄金时代”,确实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