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观后感

2021-09-06 20:36:14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观后感1000字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还原了叶嘉莹一生的本真样貌,随着叶先生走进人们的视野,古诗词文化又逐渐成为热门话题。然而,这倏忽而至的一点热度难以掩盖古诗词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的游离状态,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古诗词属于那个——杏花微雨、塞北长烟,人的步履被夕阳拉得很长,所谓“文酒风流”的古中国也。时代的改易使古诗词无处附着,因此成为一种记忆的形式。

但是,我想说的是,古诗词是很有生命力的,它灵活地调整了自己的生命形态,以碎片化的形式变形与重组,镶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点滴,变而成者依然为它。孤独的人在大地上行止,偶然间就会照见缝隙中的光,古诗词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与现代人重逢。

没有谁家的孩子在小时候没有背过几首唐诗宋词,那些我们自以为是机械记忆的文字和语素,或在人生的高光时刻无端闪耀,或是于人生的微光时刻蓦然浮现。古诗词在潜移默化地培养人的审美力,无论是与自然对话的能力,还是对生命的幽微感官,都能在几句萦回的诗句中被表达和牵引。对于一个人来说,他身上的古诗词往往是跟随他一起生长的。影片中的叶先生,在遭遇丧女之痛后受邀于席慕容,还乡于叶赫水,在途中登上一个苍凉的土台,半晌对友人说,这不正是“彼黍离离“吗?半生想念堕入空幻,时代动荡中陈杂生命流徙,我相信在那一刻,叶先生心头的黍离之悲断然又进行了一次新的生长。对于自称”蜗居“于城市的”蚁族“,对于自嘲为“社畜”的人们,也总会在某些人生的稀缺时刻,心头回响着那些首不必引述的古诗,曾经被漠视的词句意义复现,重新获得理解,成为缝隙中溢出的光,进而融入生命。

在现代人生活中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的古诗词,却有着成为心灵止息地的特质,为俗世生活中的人们提供着恒常的精神支持。那是“种种无常中的一点确凿,烈日和深渊间的一点清凉“,诗词为被生活缓慢消耗的我们提供了些许意义感和价值感,使我们得以在卑微而狼狈的生活挣扎间,重获人性的尊严。在现代文明中,人们在单向度的欲海里沉浮,所有可被视为坚实大地的价值往往随时摇摆,古诗词却能提供一种确凿可感的生命体验,成为重获固着的凭借。那也许是一个清晨,眼光触及,不禁想起“春路雨添花”,也许是百无聊赖,夜灯懒散,却蓦然“不知何事萦怀抱”,只好“瘦尽灯花又一宵”。也总有一些不成眠的长夜,只适合用来回想,“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诚然,这都是人生少有的时刻,可要知那些透过生活缝隙照见的生命微光,提供真正的生命体验,延续着灵魂复归的可能。

那如同万千萤火的古诗词碎片成为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选择了更灵活的生命形态与现代人重逢。它们散入笔记本的封皮,在指间被轻轻拾起,或称为广告语的元素,悄悄浸润进人的日常。它注定无法复现唐代的浩歌,以时代主旋律的身份参与筵席,便以春风化雨的姿态,成为缝隙中隐约的光,落于文化精神的微小处,栖于现实生活的无声处,却渗入民族精神的四肢百骸。不少人认为叶嘉莹先生在现今时世教授吟诵是“知其不可而为”,我却并不觉得这是注定悲壮的举措,被绵薄之力推举起的古诗词文化,正慢慢流淌在万千中国人的心头,不一定时时发声,却注定不会永久失语,只是它不会是洪流,仅仅是细水,可是细水往往长流。

现代社会中的古诗词是缝隙中光,作为无法摆脱孤独的我们,只要以些许耐心为代价,就能成功照见以另一种方式呈现的盛宴。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观后感10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