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感

2021-09-14 10:51:45
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感1500字

莫言在《红唇绿嘴》中塑造了一个网络“大咖”覃桂英,她滥用网络,投机取巧,将网络玩弄于鼓掌之中,以她的话来说,便是“在生活中,一万个人也成不了大气候,但网络上,一百个人便可以掀起滔天巨浪。”

网络的确是一个快速发展时代下的必然产物,它不断地被充实完善,甚至搭建了一个数字世界。大量的信息游荡在这个世界中,随刻捕捉,随刻爆发,置身于其中,飞快的运行速度不免使人“热血沸腾”。电影《网络迷踪》也恰恰给予了我们一个冷静的时期去思考“网络”,思考网络的意义。

电影中探员维克为了替儿子遮罪,制造了虚假的身份证信息提供给家属,顺水推舟,将这个案子归结于离家出走。网络中有着许许多多难以辨别的真相,信息汪汪如海,就在数字世界中搭建了信息海洋。信息并不需要一通无头脑的全盘否定,它自有其价值所在。丰富的信息给了我们多方面挖掘的机会,不同人的观点看法扩大了思维的宽度。可渐渐的,我们在这片大海里变得“自私”、“被动‘’,信息加上了碎片化的定语,真理被掩埋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假信息不知不觉兴起,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流于表面、以为知道了很多事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网络愈加智能化,它框选出我们各自偏爱的东西,完全沉浸于其中,乐此不彼地浏览,更有人选择用这种沉浸式的快乐麻痹生活中的痛楚。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女儿玛格自母亲病逝,与父亲日渐疏远,学校里孤单一人,跟着叔叔抽大麻,私自退了钢琴课但父亲皆不知。玛格的同学起初都说跟玛格不熟,事不关己,当玛格失踪的新闻逐渐发酵,他们又纷纷跳出来以玛格好朋友的身份表示对玛格的关心。不谙事实的网友纷纷点赞、鼓励,而从未相信“玛格只是离家出走了而已”这一定论的父亲成功锁定了玛格的车,号召更多志愿者在已定的区域中寻找玛格。父亲丧失理智的偏激行为被传到网络上,遭网友谴责,指定为幕后真凶。一个人的笔杆子果断地往那一指,就迎来了很多人无头脑的跟风。面对这爆炸的信息海洋,扑朔迷离的真相,驱使我们不得不快速对一个眼前的人事物做出判断。从“应永远留在神坛上”的运动员,到站在聚焦灯下的明星,乃至于一个被装上发大镜的普通人,都会被披着道德外衣的人无度地谩骂。语言是这个数字世界的通行证,匿名的网络空间,言论自由的网络环境,可总有人,哪怕只是一百个人,无底线地掀起了滔天巨浪。《乌合之众》中谈到:“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我们与恶的距离其实只隔毫厘,针对性的信息,无理性的思考,无克制的行为,一步一步成为“猎人”,或是“猎物”。不轻易评论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因为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的全部。玛格的父亲通过网络搜索渐渐了解了女儿过去所做的事,隐私的围墙在施暴者的面前脆弱不堪,一览无遗。

但是,网络,真的有这么“糟糕”吗?

网络的“弊”在电影中是一个集中的揭露与反思,我们仍能看到网络中存在的真理与温暖。当有人谴责父亲不冷静地在公共场所把他认为的嫌疑人打进了医院,当有人颁给父亲“最佳演员”的奖项,会有人在这些恶意揣测中提出他只是一位父亲啊。在网络上,会有人用理直气壮却粗俗的语言评判一样事物,这虽然是信息迅速传播不得不产生的“偏见行为”,可有人会以理性的思维慢条斯理地与他驳论。总会有陌生人将免费的知识上传到网上供他人学习;总会有陌生人在你倾诉难过的动态下给予鼓励而不是视作矫情的嘲讽……短片《总有人偷偷爱着你》中的男子拍下了喝得醉醺醺的女子照片放在群里说:“这大冷天的,你们赶紧过来吧。”女子本以为别人把她的悲剧当作笑话,可再次醒来入目的是陪她挂号的警察。这是网络的力量。

在数字世界中,我们与恶的距离,差的是“一念”。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一个牧羊人获得了隐形的戒指,发现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而不被发觉,他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责任。面对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需保持定力,有看透本质的眼力。我们身处其中,带上面具,可以在里面找到温暖的一瞬间,可以放纵自己好辩的天性,可以放纵自己无知的热情。但我们需尊重,需“抑制”,一个尊重他人名誉的人不会随意地泼脏水,一个完全自由的人最终会失去完全自由。

《我们与恶的距离观后感15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