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迷踪》是一部以电脑屏幕作为主要情景的悬疑片。看似简单的结构布局,却更为贴近平凡的日常生活,让观众从影片中获得一种难得的真实感,直观地地感受到互联网在现代社会中与人的行为和情感的紧密联系。
影片讲述了一位父亲如何通过网络寻找失踪爱女的故事,而这也恰恰体现出在极大部分的寻找过程中只有他一个人做着线索的整合和推进。那么为什么他会处于在一个看似孤立无援的处境之下?
善与恶的模糊界限
接手这起失踪案的是一位同样为人父母的警官,双重身份使她身上兼具着对受害者家属的人性的关怀、安抚和同理心,以及在处理案件时的冷静、专业和使命感。然而她一向对儿子的过分宠溺和袒护,使她在情急关头不理智选择为他掩盖事实而放弃拯救女孩的生命。
善与恶的难以区分,在于当事人在事件中“选择”的界限是模糊的。一种逐渐走向偏执和片面的母爱使她的心灵出现了漏洞和缺憾,导致了她在关键时刻无法用理智辨识善恶之间的模糊界限。她做出的选择使事件一步步朝着自己不希望的方向发展,最终招致了故意杀人的罪名。令人唏嘘的是直到她入狱时,她依旧希望自己能够承担所有的罪行而不使孩子受到任何牵连。
网络背后冷漠的旁观者
当这起失踪案受到媒体和大众关注的时候,网络舆论也纷然而至。原本对女孩的失踪漠不关心的同龄人也借着自己与女孩的关系获得网络上的更多关注。“她死了”“不要担心,她就在我身边”,一面是主人公争分夺秒地寻找着线索。另一面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虚假信息不断分散着他的注意力。当蹭热度超过了尺度,自然会丧失人性的温度。当人们觉察不到他人的痛苦,或因网络所产生的距离感而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时,便是人性黯淡的时刻。在互联网时代里,面对碎片化的信息,我们应当保持理性的思考而不是充满情绪化地主观臆断。而面对公共事件,我们也应当避免沉闷,犬儒和冷漠,对他人的苦难抱有着同理心。当你的同理心越丰富时,你对世界的认知就会越深刻。
孤独和爱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尝试寻找证据失败后的父亲从弟弟口中得知女儿因丧母而长期压抑的情绪从未得到排解。他疲惫且近乎奔溃地倒在沙发上发出沉重的感叹“I thought time fix itself。”这不禁让人浮想起电影《美女与野兽》中贝尔从茶壶太太口中得知野兽在幼年时母亲便因病去世时的吃惊和油然而生的悲悯之情。她想到从小由父亲抚养且从未感受过母爱的她心中尚且存在着一块无法填补的空白。而他呢,是得到后又失去的疼痛。
孤独和爱一样,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它在无数次的徘徊和失落中等待着一份被懂得,这些内心世界隐秘的情感需要你我的共同守护。
影片中最令人动容的是主人公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时的姿态。一个人平时就养成了理性思考的习惯,一旦日常生活被突然的灾难打断,这个习惯就会发挥积极的作用。理性思考帮助者主人公在千丝万缕的信息中寻找到线索,也使他不被个体的情绪所淹没。在他的身上散发着理性的光芒,也向我们诠释着人生中那困境当头的一刹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